溶析结晶法提纯卡前列甲酯的研究

来源 :辽宁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析结晶法对卡前列甲酯粗品进行提纯,考察了结晶溶剂、结晶温度、溶剂比例对提纯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溶析结晶法提纯后,卡前列甲酯纯度明显提高,且收率高.
其他文献
为保证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其可靠性,研究滑板的磨损特性并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利用滑动电接触实验机,以铜接触网导线和碳滑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条件下的载流摩擦实验.通过分析滑板形貌、热成像温度、电弧等实验,研究不同接触压力波动幅度下受电弓滑板的磨损特性;在稳定磨损阶段,建立基于可靠度的滑板寿命预测模型和寿命概率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滑板寿命预测模型预测寿命与计算寿命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滑板磨损特性实验验证了列车在实际运行时应该尽量减小弓网系统接触压力波动幅度,减少滑板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为确定补连塔矿综采工作面低氧事件主控因素,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综采工作面低氧事件模型.用FTA方法确定低氧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计算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并确定其对应的判别因子;用AHP方法将各类原因分类后作比构建矩阵,利用九元标度法对模型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个因素重新分配权值,最终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补连塔矿低氧事件发生主控因素中埋深浅、岩石坚固性差在总指标中排首位,煤具有较强自燃倾向性和工作面漏风在总指标中排第二.
针对传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与加权D-S证据理论相融合的故障诊断算法.利用DBN模型对两类证据体故障数据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完成各故障模式的初步分类;基于初步分类结果获取证据体,对各故障模式的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与加权系数;对BPA进行加权处理,完成基于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多信息融合,获得最终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BN的应用可以
针对寸草塔二矿31102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采用调整工作面供风量与尾巷埋管瓦斯抽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立流-化-热多场耦合数学方程,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瓦斯治理过程模拟,得出了采空区多场耦合的致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风量增加,采空区高瓦斯区域向采空区后方移动,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降低.将工作面风量1174 m3/min作为基础风量,当供风比增加到1.25时,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降低至0.24%.采空区高温度区域相对与氧化带范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埋管瓦斯抽采的流量增加,采
为降低利用多目标因果分析法进行因果规则提取的计算繁杂性,给出多目标因素条件下降维映射和钻入决定度降维的定义,对目标因素进行合取,根据选定目标因素的钻入决定度判断结果,进行目标因素的约简,得到了目标因素的降维算法;在目标因素的降维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目标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给出了关联指标定义,结合多目标因果分析法,提出多目标因果分析降维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因果分析降维算法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为多目标优化带来一些新空间.
为解决橡胶助剂废水处理难度大、投资高等问题,采用铁屑过滤-吸附再生法预处理橡胶助剂生产废水,在进水COD为9864 mg·L-1、铁屑过滤停留时间6 h的条件下,活性炭及树脂吸附后出水COD为1000 mg·L-1左右,去除率可达90%,具备生化进水条件.由此可见,铁屑过滤-吸附再生法预处理橡胶助剂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为解决在稀疏规则库条件下KH插值推理方法不能保证推理结果的正规性与凸性问题,基于模糊结构元理论,将模糊数的运算转换为单调函数的运算,定义一种新的模糊数距离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规则库插值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从单变量拓展到多变量的情况,提出一种多变量模糊插值推理方法.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推理结论正规性与凸性的基础上,避免了用α-截集的方法求得结果,简便了推理运算.
针对传统机器人避障实验流程繁琐、实验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改进的向量场直方图算法建立算法模型,再将算法模型与动态仿真(Simulink)模块下建立的物理仿真模型相耦合,实现耦合模型的机器人避障仿真.基于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耦合模型,控制相同机器人在同一障碍物环境下进行避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实现了未知环境下机器人系统对障碍物的及时预警和有效规避,缩短了路径;物理仿真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机器人避障性能得到优化,同时简化了机器人避障实验流程.
根据聚羧酸减水剂(PCE)分子结构可设计性的特点,以H2O2-E51/FeSO4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设计并合成了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KN-1.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n(AA):n(H2O2):n(SHP):n(TPEG)=3.25:0.175:0.25: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出的抗泥性聚羧酸减水剂KN-1具有优异的抗泥性和分散性.
针对磷霉素钙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原料以微粉化的方式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并以粉末直压的生产工艺方式生产磷霉素钙分散片.以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等一些列的关键质量参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稳定性存放的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