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哈利迪:做中国市场要坚持不懈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哈利迪(James Halliday)
  澳洲最具权威的葡萄酒鉴评大师,每年,这位曾经的律师和酿酒师都会推出《澳大利亚葡萄酒手册》(Australian Wine Companion),这是一本内容不断扩充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指南。
  
  
  Q:在这些年中,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哈利迪:在我们2000年的指南中,只有1000家酒厂。现在,指南中有2400家活跃的酒厂。这个行业在过去11年中几乎增长了1.5倍。即使在这版指南中,我们也已增加了105家新酒厂。
  Q:在澳大利亚,仍存在葡萄酒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然而还是有更多酒厂出现。请告诉我们您对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现状的看法。
  哈利迪:这很矛盾,不是吗?但葡萄酒湖(生产出的过量葡萄酒)是葡萄酒业急剧增长的副产品,究其原因在于出口商,而不是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的酒商。
  1995年时,我在一个智库小组,为葡萄酒行业做30年预测,当时我们预测到2025年时,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产值将达45亿澳元(45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5亿澳元,国内销售额为20亿澳元。但实际上,我们在2002年就达到了这些数字。我们预计,发生在30年后的情况实际上在7年后就发生了。
  此后,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我们连续迎来三个非常好的年景──天气条件很棒──而且三年的葡萄收获量都很多。这使得葡萄酒产量过多。自从那时起,葡萄酒行业削减葡萄种植量、合理调节葡萄酒产量的步子迈得一直不够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我们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在2002年时的水平,就不会出现葡萄酒湖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过剩问题,它也是出口需求下降的问题。需求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澳元走强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也更激烈了。一些澳大利亚酒商迁往欧洲各国,主要是法国南部。澳大利亚酿酒师到了那里,开始酿造更高质量的葡萄酒,并向他们显示如何酿造葡萄酒。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在澳大利亚生产的葡萄酒明显优于欧洲生产的同等价位葡萄酒。我们挤垮了法国。法国当时是向英国出口葡萄酒最多的国家,而我们把它的排名挤了下去。但现在,欧洲人的葡萄酒质量赶上来了。
  Q:澳大利亚是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
  哈利迪:靠坚持不懈。这要求我们用中国的角度看问题,并作出长期计划。
  澳大利亚已经拥有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20%的份额,紧随占40%中国市场份额的法国之后。中国是澳大利亚售价超过10美元的葡萄酒的最大市场。从销量上看,中国是继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之后,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的第四大市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当两个国家拥有紧密的贸易关系时―煤炭和铁矿石目前是澳中贸易关系的纽带―其他好事自然而然就来了。澳大利亚即使什么都不做,我们的葡萄酒对华出口也依然可以继续增长。当然,我们不会什么都不做。
其他文献
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首先我想代表大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对中国通天酒业集团与烟台白洋河酒业有限公司的谈判合作、对通化葡萄酒产区和烟台葡萄酒产区之间的产区合作表示祝贺。  中国的两个代表性产区通化产区、烟台产区中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通天酒业和烟台白洋河,这两者之间的合作对当前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葡萄酒行业需
期刊
白酒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那么多资本的眼球。  资本,尤其是业外资本,正虎视眈眈地盯着白酒行业,仿佛是一块还没有被探明储量的金矿,他们相信,只要能进场,分钱指日可待。  资本是逐利的。而白酒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无疑让逐利的资本眼红:一线白酒集体涨价带动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 2010年,股市发起“酒疯”,白酒高达30%的资产回报率位列上市公司各个行业之首,股价暴涨;2011年,名酒
期刊
3月22日,一场汇集了国内葡萄酒技术专家、国内优秀葡萄酒经销商的葡萄酒技术交流大会在成都糖酒会期间顺利举行。会议由全球领先的瓶塞企业诺玛科公司主办,共60余位业内人士出席了会议。  围绕着如何提升中国葡萄酒质量的主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等业内人士做了精彩演讲,王祖明认为:“中国葡萄酒质量的提升需要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生产酿造及后期存储,
期刊
尼尔森公司发布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葡萄酒正在慢慢抢占白酒市场份额,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近日, 作为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资讯和分析服务的提供者尼尔森公司,在成都索菲特万达酒店举行了中国消费增长论坛。会议主要为大家发布和解读了2011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把握数字化大潮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购时代的中国消费者、全民微博如何真正利用社交媒体的影
期刊
4月10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各省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工作会议在德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24个省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以及酒类生产企业、酒类优秀营销商、行业媒体等相关单位共计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范震主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惠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公微、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执行
期刊
发布时间:2012年3月21日  发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葡萄酒学院名誉院长李华  资本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意义  2011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达到了115.7万千升,增长13.0%,去年年底,我国规模以上葡萄酒工业企业达179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84.6亿元,同比增长21.14 %;实现利润总额达50.7亿元,同比增长13.96 %。  这个数据说明中国葡萄酒目前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
期刊
随着高端产品推广对团购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各大品牌,尤其是地产白酒高端品牌开展的品鉴活动逐渐增多,这对于产品迅速让目标消费人群认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高端产品撬开市场的重要法宝之一。  如何做好白酒品鉴?    1.强化品鉴活动现场的氛围  尽管品鉴活动的召开都是小规模的,一般都是以一桌为宜,但也要注意包厢内的氛围布置,主要以易拉宝、三角架展示牌、所品鉴的高端产品的助销品以及产品陈列为主。如果有一
期刊
10月15日,由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东疆湾繁星之夜红酒艺术会馆承办,天津港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青桐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秋水繁星,妙契无言”主题活动在东疆湾景区2号会所启动。意大利国酒西施佳雅(Sassicaia)隆重亮相,众多艺术家、各商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各大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品鉴西施佳雅带来的美妙体验。  很长时间以来,葡萄酒一直是艺术的灵感源泉。在绘画艺术中,从古代的瓦
期刊
2012年1月8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花桥国际商务城联合主办,中国国际酒饮交易中心联合举办的2012(首届)中国酒类行业流通暨投资年度峰会在昆山花桥隆重举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相关领导、国内供应链领袖企业、酒业界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主流新闻媒体,近400多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酒饮交易中心(以下简称CBC)举办的CBC金座万酒馆开业仪式同期举行。     政策催生中国最大综合交易服务
期刊
白酒业太过于依赖经验,不该有的经验太多,该有的经验又太少,只要你看看一家区域品牌的产品和营销,基本上就可以想到整个白酒行业现状。    原因之一:白酒价格增长过快   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白酒经历了最美好的十年光阴,就连在2008年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个时期中国的白酒行业依然是歌舞升平。虽然看着整个酒水行业红红火火,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白酒市场竞争之激烈,也唯有深处其中方能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