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是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但由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有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寻找新的二级预防手段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随着新型P2 Y12受体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近期与之相关的临床试验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拟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级预防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情志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情志干预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分级、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6min步行距离评估结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绞痛分级、SAS、SDS、PSQI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s Failure,CHF)患者采用代谢当量量表制定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8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代谢当量量表制定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NT-proBNP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目的 探讨体温维护干预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旁路手术患者细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旁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温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体温维护干预.比较两组各时间段体温变化情况、干预前后心功能水平、低温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T1、T2、T3、T4这4个时间点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RVSWI、LVSWI、LVS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用正反面抛掷硬币的方法将我院72例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多元化理可降低其血压水平,减轻腹水症状,提高肝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中应用PICCO技术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前组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后组实施PICCO监测联合护理方法.评估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观察组的心功能及血容量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及血容量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中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14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实施治疗且病情稳定出院的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72例开展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宣教、用药指导、心理安抚、饮食管理等;另外72例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实验组实施院后随访护理、行为干预、心理指导、认知教育、饮食干预等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在HAMA评分与HAMD评分上,实验组实验组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服务干预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纳入4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3)和干预组(n=24),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医护一体化服务干预.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干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低(P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展开早期康复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作为研究时段,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BMI)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 护理前,两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对比差异
目的 分析评估于高血压合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情绪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纳选对象共计110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情绪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法将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常规护理配以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排空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肿排空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较对照组高(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