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省时吃中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煮散其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煎药法,古代非常常用。它是随汤剂的出现而出现的,在《黄帝内经》中始见雏形,当时药材修治多为“?咀”——大颗粒入煎,即为原始的煮散。
  传统的“颗粒中药”
  东汉时期煮散剂虽未定名,但一些称为“汤、散”的方剂,其煎煮方法已与后世的煮散无异。《中药药剂学》载:“中药煮散是汤剂之一种,乃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可见煮散剂是一种汤剂剂型,但从药材入药形式看,它并非等同于汤剂,因为煮散剂药材需粉碎成颗粒状,而汤剂所用饮片一般加工成丝、段、片、块。
  所以有学者认为,从原药材的修治和用药剂量等方面考虑,可将煮散归为散剂;从药物与水“共煎”和服用形式考虑,可将煮散归入汤剂,煮散兼具汤剂和散剂的特点,具有两重性。故此,又将煮散定义为:将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粗末或细末状内服散剂,使用时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或带渣)服用。
  中药煮散省钱省时
  随着中药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中药面临着资源紧缺、价格上涨等困境。而中药煮散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有研究表明:中药煮散至少可节约1/3~1/2药材,不仅能避免药材浪费,而且能减轻医保负担。
  此外,中药煮散煎煮简便,与传统煎煮方式相比,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约能源。一般煮散只需10~30分钟,较传统煎煮可节约至少1/2以上的时间和能源。
  不过,煮散必须将中药饮片粉碎成粗颗粒状,但这会使传统的中药饮片失去原有的性状特征,给中药饮片的鉴别带来困难,与现行的中药标准不符。其次,对于中药煮散的临床适宜用量及煮散制备工艺,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中药煮散法目前并没有像免煎中药那样在全国普及,有缘读到此文的读者,可以自己饯行,优先享用。
  家庭操作九步法
  如家有中药粉碎机,可跳过第一至第四步,将中药饮片粉碎,从第五步开始。
  第一步 准备好制散和煎药用具:捣药罐、药碾(或中药粉碎机)、药筛、洁净的煎药锅、碗、筷等
  (如有中药粉碎机可直接粉碎为细末)第二步 打开药包,如果有单包服粉、烊化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挑出后再做处理。
  第三步 将药材倒入捣药罐后尽量捣碎为粗块,捣药罐宜用铜制或石制的,不宜用铁制的。
  第四步 将捣碎的粗块药材倒入药碾中,进行细碾,并反复重复第三步及第四步直到药材基本成细末。
  第五步 将粉碎后的细末倒入药筛中,过筛,筛出煮散用的药散,未过筛的细末重复以上步骤。
  第六步 将药散倒入煎药锅中,加入12~20倍药量的水。药锅最好为砂锅或陶瓷锅。
  第七步 开大火将药煮开,煮沸后,转为小火再煎煮10分钟左右。
  第八步 煮好后,倒入准备好的碗中,温服(或遵医嘱)。若有冲服或烊化的药物,此时一并服用。
  第九步 如果早晚各服一次,则一次喝一半,另一半放在冰箱中保存。但喝时需加热,或遵医嘱。
  把好两关药效最佳
  影响中药煮散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两个方面:粉碎工艺与煎煮工艺。
  粉碎:煮散的粒径并非越细越好,而应因根据所用药物的种类(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部位(根茎类、草茎类、果实类等)的不同,选用特定大小的粒径。
  我们在“煮散工艺共性技术示范性研究”中发现:根茎类宜制成0.18毫米~2毫米粒径的颗粒;果实类宜0.35毫米~2毫米;矿物类宜0.18毫米~0.85毫米;动物类宜0.35毫米~2毫米。
  煎煮: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一致,皆需经过煎煮而制成汤剂形式服用。明·李时珍曾谓:“凡服汤药,需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煎煮对中药汤剂质量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而影响煎煮的因素主要有药材浸泡时间、煎药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
  加水量:中药煮散加水量宜为药量的12~20倍。
  煎煮时间:中药煮散的煎煮时间一般以10~30分钟最佳。
  煎煮次数:我们知道传统饮片在煎煮时通常是煎煮两次。我们对煮散煎煮次数的研究表明:煎煮次数对有效成份的溶出有一定影响,有效成份随煎煮次数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第三届膳食脂肪酸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布数据: 国人ω-3脂肪酸摄入不到1/4标准,这与诸多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老年性认知能力退化密切相关。  “脑黄金”联手“清道夫”   ----血管清洁在行动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赵湘媛  国人ω-3脂肪酸摄入不到1/4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指出,按照营养学标准,俗称脑黄金的ω-3脂肪酸的正常摄入量应该维持在160毫克/每日以上,而我
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睡眠研究中心主持负责的一项覆盖中国8个省1046名4月~4岁健康儿童的研究显示,中国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率为70%,其中2岁以下为59%,而2岁以上儿童看电视率高达93%,4月龄婴儿电视暴露率竟达31%。研究人员指出,睡前看电视会使儿童神经兴奋性增高,同时电视屏幕发生的蓝光能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改变昼夜节律和觉醒,进而影响儿童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导致儿童就寝时间延迟、入睡潜伏期延长
西安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师建国#主任医师  师建国#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抑郁症有许多表现,比如对自我评价很低、对生活的体验很消极、对未来不抱希望,其核心是主观痛苦——如果没有严重到破坏社会功能,别人很难察觉。  抑郁就像感冒,是身体出问题导致的疾病;抑郁又不像感冒,它悄然发生、后果严重。目前,抑郁
医生手记  棘手闭经,中医调治显奇效  小雅今年23岁,11岁时月经初潮,起初半年月經尚准,伴痛经,继而月经稀发,2~4月一次,渐致闭经,近2年需用雌、孕激素进行人工周期治疗方能行经,停药后依旧。曾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亦无效。来就诊时,小雅停经将近三月,形体略胖,嗜睡乏力,夜寐梦扰,腰脊酸楚,脉细软,舌苔白腻质胖,边有齿印。西医诊断为继发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析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气血阻
中国人需养成“两次刷牙”的好习惯  近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 %, 85%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但是,国人每天两次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口腔健康行为仍有待于进一步形成。此次调查发现,我国5岁、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 %、32%,成人每
从20世纪90年代起,心血管疾病连续多年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医学家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心血管疾病与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心理问题促进了这些不健康因素的发生发展,心血管疾病常常伴发抑郁、焦虑等问题——  专家简介  王学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
外用药物疗法是皮肤病治疗中最常用的疗法之一,尤其对于轻症皮肤病患者,单独外用药物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在每次用药时,大多数患者都是用手直接涂抹,具体用药剂量一般取决于患者个人的认知和习惯,甚至有少数患者在外用药物时随意取量,致使药物剂量难以控制。如果药物只是薄薄涂一层,药物剂量不足,患者可能会因为用药后未达到预期疗效而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或认为医生治疗方案有误,乃至对疾病治疗信心下降。相反,若
我从事临床肿瘤学工作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我常常说,一个老医生最大的体会是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癌症这样严重威胁大家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尤其如此。就像汽车每年必须年检和各种机器都需要维修一样,我们每个人均需要有效地进行健康检查(包括防癌筛查)。研究证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俗称“三早”)癌症,可以使多数病人获得治愈,如果等到癌症发生后再治疗,不但费钱、费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得不到好的结局。  “
恭喜你,怀孕了!此刻,你的体内有个新生命正在孕育萌芽,这就意味着你的身体会有很多变化,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体重增长。那么,问题来了:孕期应该增加多少体重?对你和宝宝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是否应该有所控制?如何进行控制?  妊娠期生理性体重增长  怀孕后体重的生理性增长包括:增大的乳房0.5千克、胎盘0.7千克、羊水1.0千克、增大的子宫1.0千克、增加的血容量1.5千克、水肿2.5千克、额外
芬兰研究人员对12个月到3岁的儿童使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50%的父母报告孩子会为屏幕解锁,91%的孩子会滑动手势,64%的会在电脑(手机)中查找感兴趣的内容。掌握以上这三种技能的孩子平均年龄为24个月,而其中会使用触摸屏年龄最小的孩子为12个月。很多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这么小就使用平板电脑,会不会有负面影响?研究人员指出,适度使用触摸屏对孩子发展有好处,因为和传统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