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在老年双心病患者中的实践

来源 :医学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叙事疗法作用,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40名心血管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人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人文关怀,试验组20人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叙事治疗个案服务,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作为评估工具,旨在探索医务社工参与的“双心”医学多学科协作模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值均有下降,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和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P<0.05),叙事疗法对双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叙事疗法可有效缓解双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科室满意度、提升医疗团队专业能力、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文服务,具有可推广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制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对骨伤手术常用手术螺丝刀的功能检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与2020年7—12月在我院骨伤手术中使用的螺丝刀203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将2020年7—12月的1021例手术螺丝刀样本应用自制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测法作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的1015例手术螺丝刀样本应用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方法检测手术螺丝刀的功能完好率、检测时所耗费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螺丝刀功能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功能检测所耗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中国创新型药企快速追赶国际领先企业,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成长阶段,国际化之路遭遇各种坎坷.国内创新呈现出快速跟进特点,研发热点过于集中,存在高水平重复现象,加之创新药的医保谈判采用低定价策略,可能使创新型药企难以在合理的时间段内收回研发投入,后续研发难以为继.未来,应当差异化地鼓励原始创新和一般创新,建议改进国家基本医保对创新药的支付机制,减免税收、申请费等以降低研发成本,在实施数据保护和市场独占制度提高获利预期方面形成政策协同,助推中国企业国际化.
目的:探讨CLC-2氯离子通道靶向阻滞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HConF)纤维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ConF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2000(Lipo2000)组、无义小干扰RNA(siRNA)组和CLC-2 siRNA转染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各组分别采用含有相应转染试剂的培养基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LC-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ConF的增生能力,即吸光度(n A)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ConF凋亡比例;采用细胞划痕实
当下,医药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满足人民生命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科技强国、参与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关键.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医药创新环境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但仍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医药创新又到了再次转型的关键节点.大力发展医药创新需要的不仅是政府资金支持或单项政策出台,更是举国体制下清晰的顶层设计,融合全产业链条(基础/临床研究、监管、支付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政策机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中国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医药企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需尽快打破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的格局,向创新驱动转型.创新管理的理论观点对于创新型医药企业有借鉴意义,分析了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文化、组织和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参考创新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创新型医药企业可在不断追求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思考对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方面的变革,从而有效地推进创新战略实施.
临床医学教学研究课题常见的伦理问题包括混淆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混淆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自行做出“豁免知情同意”判断、混淆临床试验与教学研究、忽视“间接受试者”选择的公正性等.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发现主要包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与“爱伤”观念未有机结合、在课题设计阶段并未考虑风险控制的问题、对伦理学原则特别是知情同意原则理解不深.因此,研究项目主持者应该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伦理修养、自觉树立保护受试者利益的意识、认真履行知情同意程序.
通过参与观察研究和文献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如审查机构不明确、审查时间滞后、审查形式有缺陷、审查内容及标准不具体、审查监管不足等.依据人体器官捐献的伦理原则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针对谁来审查、何时审查、怎样审查、审查什么、如何监管5个问题提出规范伦理审查的建议,以期加强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和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建设,促进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小干扰RNA-特异性腺相关病毒(ILK-siRNA-AAV)对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通道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8~9周龄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ILK-siRNA-AAV组、NC-siRNA-AAV组和丝裂霉素C(MMC)组,每组12只。每只大鼠均取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不做特殊处理。采用前房植入引流管法建立大鼠青光眼滤过术球结膜滤过泡模型,空白对照组、ILK-siRNA-AAV组和NC-siRNA-AAV组术后1 d滤过泡内分别注入磷酸盐缓
“换脸”打破了面孔和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术后“身份主体”问题呢?具身性和故事叙事的方式是以身体作为理解世界的视角或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界定身份问题,然而具身性忽视了脸的双重维度的区分,故事叙事则有主观重置的嫌疑.一种可能的路径是将新面孔看作过渡客体,逐渐将异组织移植同化为受者的完全一体化,“脸”作为一种符号使用,其意义在于日常生活的互动.这种策略可使受者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作出区分,更易于重塑身份认同.虽然心理排异和“被侵占”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调整,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合理路径.
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动物实验伦理3R和5F原则,通过深入分析已有运动干预文献中的动物运动模型构建方法,分别就运动模型建立前实验动物的选取,运动模式、运动剂量的确定,模型建立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形式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实验动物安乐死等各个方面进行伦理分析,探讨伦理关怀在动物运动模型建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动模型的构建作为研究运动干预的关键环节是极其重要的,此建立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动物实验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