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伐方法对马尾松林下套种梅叶冬青生长的影响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kne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18年生马尾松林中进行间伐后,在林下套种梅叶冬青的生长状况。试验设间伐后保留马尾松株数300株/hm~2(KZ20)、450株/hm~2,单株状配置(KZ30)、450株/hm~2,单排状配置(KP30)、600株/hm~2(KZ40)及对照不间伐(现存株数1290~1755株/hm~2,CK)共5个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重复。分析了林下套种的5a生梅叶冬青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株高、冠面积及叶、茎、根鲜质量等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间伐后套种的梅叶冬青生长状况良好。马尾松间伐后保留300~600株/hm~2林下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株高均在3 m以下,与上层马尾松林冠层错位分布,层次明显。5 a生梅叶冬青冠面积均显著高于CK处理,叶、茎、根鲜质量极显著或显著大于CK处理。同样进行间伐后套种梅叶冬青,以保留300~450株/hm~2处理下套种梅叶冬青生长状况优于保留600株/hm~2处理。KZ20、KZ30、KP30与KZ40处理叶、茎鲜质量间存在显著差异,KZ20、KZ30、KP30与KZ40处理根鲜质量间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比KZ40处理分别提高16.1%、17.8%、23.1%,表明在林下套种梅叶冬青,采取间伐,适当释放空间后,可以套种梅叶冬青,以保留上层马尾松300~450株/hm~2,5 a间郁闭度在0.3~0.6间比较适宜,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造草坪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造草坪毯被广泛地应用于操场、绿化带等区域。目前企业中,人造草坪的生产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方式为主,生产工序相互独立,各工序之间依靠工人参与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因此,优化人造草坪毯的生产布局与设备从而减少用工与劳动强度,是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人造草坪自动化生产线,并开发了该生产线的虚拟仿真平台,对无芯络卷阶段进行了关键影响因
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腐蚀性环境,金属材料在此环境中极易发生腐蚀。有机涂层和阴极保护技术联合使用是当前对船舶、采油平台等海洋装备进行腐蚀控制的最经济、最有效措施。然而,阴极电流的长期存在会促进金属表面有机涂层阴极剥离,从而减少涂层服役寿命。本论文主要运用丝束电极(WBE)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结合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结构表征技术研究了阴极极化下人工破损有机涂层/碳
<正>一、尘肺病【典型案例】20世纪90年代,某村部分村民自发前往矿区务工,长期接触粉尘却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医疗专家组在普查和义诊中发现,当地农民对于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一无所知,得了病后认为"无法治疗",很多患者只是苦熬,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解读】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种,以硅肺、
期刊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整个医疗体系中比重最大,人员最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恪守医德、守护健康的重任。因此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关系到了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人民生活在相对紧张的医疗环镜中,就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治理体系,合理调动人力资源和运营资源,真正地落实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俨然已成为改革的难点和重点。绩效考核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
开展新课程、新教材与新高考改革,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优化育人实践,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国家教育目标为指导确定学校特色化的育人目标,其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术化成长。学校对现有课程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新增学术素养引领性课程,构建学术型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学校为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强化学科融合性课程建设,利用STEAM课程,推进课程融合常态化。学校为提升课程的育人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高校现有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这其中存在办学经费的筹集不易、来源单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制约失效、预算管理意识局限、缺乏战略性等问题。因此,针对高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等策略建议。
社会人口老龄化使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中医药在慢性病诊疗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中医四诊模式、依靠医生主观经验、只能采集静态数据等束缚了中医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产业势必要寻求新科技相结合发展。随着微纳技术、柔性电子、电子皮肤、可植入芯片、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可穿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实现了远程医疗。可穿戴技
<正>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可穿戴电子设备即直接佩戴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具有计算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它是集成了传感器、人机交互、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的高科技集成产业。虽然近几年可穿戴电子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但实际上可穿戴技术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雏形阶段:早在1955年麻省理工数学教授Edward O.Thorp提出了一个有关可穿戴电脑的想法,用于提高轮盘赌的胜率,
期刊
综合运输通道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承担区域主要客货运输需求,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区域综合交通网的服务质量和效能。本文结合宏观枢纽城市与综合运输通道的共生关系,提出城市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的总体思路,并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提出了"一轴五通道"的通道布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