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影响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8月~2020年10月10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PT、T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可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概率,优化神经运动功能,提高凝血功能水平,改善下肢股静脉血液循环.
其他文献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综合治疗在心肌梗塞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抽取某院自2018年8月~2020年7月所接收的112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综合组采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PTT、PAR指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研究Brunnstrom分期康复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良肢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Brunnstrom分期康复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runnstrom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探讨对热射病(HS)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后,患者各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3月~2019年10月的热射病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患者传统诊治流程治疗,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痊愈情况、体温降温至达标用时、发生并发症的状况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住院天数、恢复时间、体温降温时间均比常规组的用时更短;实验组电解质指标、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优于常规组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此次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某院收治的遗尿症患儿,入院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入选患者总数为4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针刺、推拿康复治疗与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遗尿症状评分、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遗尿症状评分和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遗尿症状评分均降低,血浆抗利尿激素均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遗尿症状
目的:研究多学科神经功能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在缺血性脑卒中(CIS)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4例CIS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S组各42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C+S组实施常规护理+多学科神经功能干预护理.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神经功能指标(血清NSE、S100β、NPY)和生活功能指标(FMA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后,C+S组患者血清NSE、S100β、NPY均低于C组(P<0.05),C+S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C组(P<0.05).结论:通过予以C
目的:研究血脂前馈控制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X组各60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C+X组实施常规护理+血脂前馈控制护理,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检测血脂指标(TC、TG、HDL-C、LDL-C)、血清动脉粥样硬化因子(Lp-PLA2、apoM)和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结果:护理后,C+X组患者TC、TG、LDL-C低于C组,HDL-C高于C组(P<0.05);C+X组患者血清Lp-PLA2低于C组,
目的:研究内分泌调节的干预方法及在产后抑郁症(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90例PD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N组各45例,产后护理中C组实施常规护理,C+N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分泌调节护理,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内分泌激素指标(E2、P)、血清神经递质指标(5-HT、NE、5-HIAA)和抑郁心理(HAMD量表).结果:护理后,C+N组患者E2低于C组,P高于C组(P<0.05);C+N组患者血清5-HT、NE、5-HIAA均高于C组(P<0.05);护理4周、8周后,C+
目的:研究低体温前馈控制的实施方法及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0例行T HR治疗的ONFH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Y组各40例,手术护理中分别开展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低体温前馈控制干预.统计两组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反应指标.结果:Y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为5%,低于C组的20%(P<0.05).术后12h,Y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C组(P<0.05),Y组患者血清CRP、
目的:分析综合性分期护理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 ~2019年1月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性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康复训练依从性、训练舒适度和生理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物质能力、生存能力和心理能力)、Oswestry腰腿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训练舒适度和生理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前馈控制的实施方法及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C+G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高热惊厥前馈控制护理.统计两组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情况,检测患儿血清指标(PaO2、PaCO2、P/F)和血清神经功能指标(NSE、S-100β蛋白).结果:C+G组患儿高热惊厥发生率、复发率依次为5%、0,均低于C组的15%、50%(P<0.05);且C+G组患儿高热惊厥持续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C组(P<0.05).护理后,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