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的思考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以关联交易披露为例,从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两个角度对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会計报表附注——关联交易披露可靠性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 可靠性 关联交易
  
  会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及主要项目的补充说明和具体解释。然而,我国会计报表附注的可靠性较差,既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也不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因此,增强会计报表附注的可靠性,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以关联交易披露为例进行论述。
  一、会计报表附注——关联交易披露可靠性较差
  可靠性要求上市公司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关联交易披露是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从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两个角度对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差进行分析。
  (一)关联方关系的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方关系作出了规定:公司在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将视其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不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内容: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法定代表人、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目前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来看,很多企业对关联方的理解并不到位,披露的关联方信息部全面,只披露了控股或持股股东,或上市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更有甚者连披露的关联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关系都未明确。
  (二)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在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中,要求关联交易的要素披露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方之间签订的交易协议或合同的当期和以后各期披露的主要内容、交易总额以及当期的交易数量及金额。对关联方交易要素的披露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虽然能够披露交易项目的金额或比例及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比例,但对定价政策的披露有所欠缺,有少数公司对定价政策未作任何说明,如上海民丰、四川林丰;有的尽管披露了,但披露太过笼统。这除了上市公司本身的原因外,部分原因应归咎于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准则关于定价政策的披露要求比较模糊,没有规定可供选择的定价政策范围或禁止采用的定价政策范围,而上市公司对定价政策的披露往往只有一句,形同虚设。定价的模糊性正好满足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心理需求。
  二、增强会计报表附注——关联交易披露可靠性的对策
  (一)上市公司应提高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意识
  上市公司作为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在完善报表附注披露、提高披露可靠性等方面发挥着根本的作用。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增强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意识。一方面,会计报表附注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简明扼要;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编制附注信息时应格外关注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二)关联交易披露应遵循的原则
  关联交易披露的原则是:当关联方之间存在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时,无论双方之间是否交易均应披露;当存在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时,在没有发生交易时,可以不披露关联方关系。对于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方面发生的关联交易,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关联交易方、关联交易的内容、定价原则、价格、金额、结算方式、占同类交易的比例等等。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异的,还应说明差异原因。对于在资产、股权转让方面发生的关联交易,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关联交易方、定价原则、交易内容、结算方式、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获得的收益等等。转让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还应说明差异原因。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应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公司还应对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及其对利润的影响作出详细说明。
  (三)改进会计报表附注——关联交易披露的方法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是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一个主要问题,以下是改进会计报表附注的方法:
  第一,改进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方式。准则应尽量具体规定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方交易应采用表格形式还是其他什么形式,表格中有哪些应披露的要素等,这样让附注编制者有据可依,并明确规定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可采用的次序。
  第二,明确规定关联方交易定价政策的披露程度。目前上市公司对定价政策的披露信息很少,因此,准则应该对交易的定价政策做出更具体的规定。如规定可供选择的定价政策范围或禁止采用的定价政策范围,上市公司应披露选择某一定价政策的依据,有市价可依时与市价相比的差异,以及采用这一政策对利润的影响等;或者是规定分行业选择定价方式,以便最大限度的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关联购销的定价政策操纵利润,隐瞒其交易的真实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艳.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指拙见[J].会计研究.2003,(3):16-17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7:483
  [3]李明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4]毕金玲.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26-27
  [5]陈济民.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问题[J].财会研究.2008, (3):84-85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新金融代表、普惠金融的践行者,蚂蚁金服拥有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4亿人,同时拥有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累计为用户盈利超过400亿元。在“人大老博士论坛”上,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向与会者作了精彩报告,《财经界》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在陈龙看来,普惠金融就是要做到“上善若水,无微不至”,这也是蚂蚁金服的发展愿景。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
产业政策的目的,主要还是通过克服“市场失灵”,帮助化解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政府是否应该采取产业政策、尤其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这是关注经济发展的学者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的提出,最初可能跟“市场失灵”问题有关。比如,创新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却无法完全内部化,所以发展新兴产业比较难。这样,如果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也许可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但这种干预到底是否有效,学界并无明确的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先后荣获 “中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称号。近年来,泽州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课题,按照山西省委提出的“七条路径”推进工业新型化进程,实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打造成在省、市有地位,在全国有名气的煤炭、煤化工、钢铁、机械制造“
人们普遍认为既得利益是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一点也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历史,许多成功的改革,甚至革命都是既得利益者推动甚至领导的。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够变成改革者,那我们的改革就有很大的阻力。  当既得利益者有可能变成改革者的时候我们的改革才有希望,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正面的。为什么既得利益者可能变成改革者?  第一,理念的力量。我们人的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所谓的物质利益支配的,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是
摘要:最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企业ERP资金管控的工作。2009年,国资委出台相关的文件重点强调:在中央企业要加大力度推进信息化工作。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当重要,而拥有ERP就是一种对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很有效的系统,另外它对实现当前企业集约化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有重大要意义。采用发
近期,中国股市跌跌不休,上海证券交易所继6月15至19日五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3%,创七年来最大单周跌幅后,6月26日又创出10多年来单日跌幅最多超过8%的“血色星期五”,市场一片恐慌,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  中国股市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上证指数从2000多点一路快速上涨,直至最近的5176高点。一年涨了3000点,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房地产的低迷、实体经济的低迷,股市
创业创新离不开资金这个“源头活水”,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环境还面临了不少的制约因素  前不久,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功举办。为期7天的活动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迅速掀起了一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众所周知,创业创新离不开资金这个“源头活水”,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环境还面临了不少的制约因素,如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不完善、监管体制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存在一些投资“泡沫化”现象以
1982年,北京公布《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关于北京与北京周边的地区的发展规划,引起周边地区的无限遐想。一面是想要户口入京,享受北京教育、医疗、养老等优惠政策……的欣喜;一面是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上下班的地铁、公交载不动“许多愁”的现实。时至今日,京津冀一体化历经30年,依然走在路上。然而,关于“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讨论也越来越充分。8月初,记者走访了国家发改委城
早春三月,中国北京,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大幕拉启。十三亿民众的共同心声,5000多名代表委员的智慧汇聚……全国两会,毫无疑问是一个凝聚智慧、集思广益的大舞台。  承载着十三亿中国民众的热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我们展示了“十二五”不平凡的开局之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
无须从周期性、需求侧着眼追求短期的V字形反弹,从供给侧认识新常态,才会看到中国经济政策定力之所在  中国在改革开放长达33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年均9.9%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当人们习惯于这个高速增长之后,对2012年以来中国增长减速,就容易产生疑惑。即使那些曾经高度赞誉中国经济成绩的观察者,也不免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产生悲观看法;一些长期唱衰中国经济,一次次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