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灭螺药在山丘型流行区应用效果与成本分析

来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50%和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及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山丘型流行区的应用效果与成本,为该类流行区选择灭螺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月选择江西省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一片荒田为实验区,分成5个区块,设4个实验组(A1、A2、B、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其中A1组和A2组分别喷洒1g/m2和1.5 g/m2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B组喷洒2 g/m2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C组喷洒4g/m2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悬浮剂进行灭螺,D组不施用任何灭螺药物.灭螺前及灭螺后1、3、7、15d,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观察药物灭螺效果;统计各项灭螺费用,计算每组1 m2灭螺成本及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结果 实验组施药7d内,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78.95%,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2388只/0.1 m2;7d后,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94.74%,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0580只/0.1 m2;施药后1、3d和15d,A1、A2、B组和C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d=2.250、x23d=1.779、x215d=2.286,P均> 0.05),施药后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d=7.990,P=0.046).A1组和A2组在施药后1、3、7、15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d=0.724、x23d=0.584、x27d=0.400、x215d=0.251,P均>0.05).A1、A2、B组和C组平均每1 m2灭螺成本分别为0.58、0.60、0.64元和0.73元,各组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分别为19.29、20.44、21.68元和23.53元.结论 在山丘型流行区使用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灭螺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移植中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院内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2020年首次行原位心脏移植的518例受者,并根据供心CIT将其分为<4 h组(n=225),4 h≤CIT<6 h组(n=171)及CIT≥6 h组(n=122),每组再根据供者年龄<40岁和≥40岁分为两个亚组.记录受者、供者基本资料与受者术中及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生存率.结果:供者平均年龄(35.5±
目的 了解云南省人体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全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10个县(市)共20个调查点.以各调查点1岁及以上本地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并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6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共粪检5067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950人,总感染率为18.75%,其中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7.52%、8.47%和9.02%.3~6岁儿童
目的 探究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模式,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结局等数据,比较分析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以及肥胖、一级亲属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和
目的 观察多房棘球蚴感染后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功能变化,为探索多房棘球蚴病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处理方法不同设培养组和对照组,其中培养组按照500:1比例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与2000个多房棘球蚴共培养,对照组RAW264.7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根据培养时间不同,将对照组和培养组分为24 h对照组、72 h对照组、24 h培养组、72 h培养组.采用MitoTracker(R) Deep Red FM线粒体深红色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并应用Cytation5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都、重庆双城为中心,旨在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虽然经济圈内四川省已有82.5%的流行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重庆市为非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但由于影响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尚未彻底消除,目前两地依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风险.本文基于川渝两地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武汉市城市建设项目控制钉螺效果,为制定城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0-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防治资料和有关长江大桥建设、江滩治理和公园建设等方面资料,比较上述项目建设前后周围环境钉螺面积和易感环境面积变化,评价城市建设项目控制钉螺效果.结果 1990-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人数下降97.35%,病牛数下降100%;有螺面积下降41.99%,其中垸内和垸外有螺面积分别下降94.97%和34.40%.1990-2020年,武汉市相继建成10座长江大桥,大桥周围有
目的 探讨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斑块纹理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8年08月至2020年08月江苏省中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院区(原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92例初诊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研究组(MACE组,n=48)和对照组(非MACE组,n=244).比较两组冠状动脉CTA斑块纹理参数,如平均值、方差、峰度、偏度、熵、角二阶矩、对比度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成功典范,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和经验已被纳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工作中.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偕同共进,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指导下、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整合各方面力量取得了重大成功.改革开放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正确认识现实情况,抓住一切机遇,解决所面临的问题,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控制标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积极参与到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0-2019年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学校艾滋病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历史回顾研究方法,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对2010-2019年新报告现住址为湖北省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湖北省按现住址新报告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1012例,其中男性1002例(占99.01%),18~<22岁年龄组830例(占82.02%),学历为大专及以上849例
目的 探讨肺超声联合超声心动图快速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急性呼吸困难收入院的患者162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Ⅰ组,79例)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Ⅱ组,83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治疗前进行肺超声检查,测量B线总数;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之比(E/E\');测定血浆N末端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