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日用金属器具特征初探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日用金属制品的打造与应用当属藏民族手工艺领域中的精华,亦是我国手工艺品的奇葩.金属器具在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总体来说具有做工细腻精巧、雕刻栩栩如生、纹饰别致玲珑等特点,其中两大类:一是金属日常饮食器具,如茶具、酒具等,被称之为食之以金,实载以文;二是金属配饰,如首饰、挂饰等,可以说配之以金,无绮不饰.藏族日用金属器具的全部文化内容几乎都是依托着藏民族的生活习尚以及宗教信仰诞生的.从器具的功用、造型到装饰纹样、使用方式都寄托了人们追求实用、期望平安、渴望幸福的朴素世界观.藏族金属器具包括饮食类和配饰类都长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纹饰上都带有浓厚、神秘的佛教色彩,这也是藏族日用金属器具的独有特色.
其他文献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当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志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话剧《深海》(广东省话剧院出品,执笔编剧:周振天,导演:黄定山,主演:鞠月斌、杨春荣)最后一个场面是主人公黄旭华的独白,说完他转身向后,像一个下班的老职工,扬起手臂摆摆手.焦点被灯光聚集在那慢慢摇摆的手臂上,这是一个隐姓埋名30年的普通人的背影.一瞬间,新中国的历史风云在观众的心头骤然涌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在耳边激荡,奔腾的黄河,滚滚的长江,雄伟的天安门,高耸的纪念碑,一个个画面在心头掠过——那个普通人擎起的手臂
期刊
话剧《三湾,那一夜》取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党史、军史,即“三湾改编”.在新时代重温并讲述这段历史,无疑具有崇高的历史目的和重大的时代内涵.如何用戏剧讲述这段历史,积极传递新时代的精神主旨,是每位戏剧工作者的时代担当.剧作家将时代责任化作陌生化的艺术眼光,在广为熟知的历史题材中开掘新颖的视角,以戏剧的方式赋予这段卓绝历史以时代的精神温度,开辟了戏剧艺术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新境界.该剧在惊险、悬疑、好奇、惊讶的观剧体验中,不但使观众充分领会到了毛泽东在严峻的历史关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勇气、使命担当、
期刊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二次掠夺剩余价值的工具,因此对它的批判必须置于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之下.消费主义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的问题,也成为资产阶级控制社会的精神鸦片.因此,对消费主义不能仅从单一角度静态地进行剖析,必须用马克思的科学思维方法,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其进行批判.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自我覆灭,而作为资本帮凶的消费主义也必然会被科学的消费价值理念所超越.
村庄合并是对传统村镇空间结构与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是村民生计方式与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合并新村建设初期因为居住环境、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脆弱性扰动、敏感性、适应力是抽象概念,不可直接观测.通过构建合并新村脆弱性结构方程模型对潜在变量对应的15个观测变量进行估计,有效排除了主观性判断影响,识别出5个重要影响因子.低保水平、政民互动因子是扰动的重要影响因子,养老保险、政策兑现因子是敏感性的重要影响因子,对外交通是适应力的重要影响因子.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克服了结构方程模型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旨在培育壮大城镇,乡村振兴目标是发展和建设农业农村,两者既有异质性,又具有天然耦合性和内在相通性,在现代化实践中能够协同共进.以陕西为例,分析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政策建议,即深化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在关于国际组织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大多站在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角度,两种流派的观点虽然有着显著的差别,但都强调物质或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将各国因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缘环境所产生的差异性放在关注的次要位置.将建构主义的“身份”概念引入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国际组织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各个行为体谋求合作的愿望,可以被看作一种集体身份或认同,这种身份或认同是在国际组织与其成员的互动中建构的,但共同的身份并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从“身份”概念出发对国际组织进行的解析是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
《勘玉钏》是荀慧生大师的代表作,于1934年由剧作家陈墨香先生根据古典小说《喻世明言》之《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回改编而成.由于这个故事曲折委婉,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很多京剧院团都学习搬演此剧,很多地方剧种也纷纷移植,还有些剧团以《诓妻嫁妹》为剧名排演此剧.
期刊
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理论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适合于帝国主义特点的新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回顾列宁主义的发展,早期在苏联党内“列宁主义”一词经历由“指责”性的意义到褒义词的发展,最终斯大林不仅提出了被世界各国共产党高度认同的定义还明确了列宁主义的理论贡献.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认为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俄国民主革命理论与策略、帝国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85年夏天,为撰写《十五贯》这个条目,《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辑部委派我与任显璋调查昆剧《十五贯》的诞生过程与成就.我俩先后拜访了黄源、陈静、周传瑛、王传淞等当事者.本文即据调查所得撰写而成,重点揭示这一壮举为什么会产生在浙江,这就不得不追溯100年前的“昆剧传习所”.
期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民族问题严重,为促进云南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滇部队充分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工作.驻滇部队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完善基层组织和工作队伍,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积极团结各族人民以及多方面促进云南发展.其民族团结工作的经验:(一)组织和队伍建设是根本前提;(二)和谐稳定的环境是根本保障;(三)加强各民族团结是必然要求;(四)各民族全面发展是应有之义.党中央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政策,是促使驻扎部队积极融入边疆民族地区共克时艰战胜困难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