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即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辩论和动手协作,以共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教学任务完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从旁引导和辅助。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两个意义:一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其二,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提出相应策略,以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最终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一、合作小组的建立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基础知识、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等),遵照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尽量做到小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具体有三点。其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例如,在小组中设置汇报人、记录员和检验者等,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其二,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也可实行角色轮换,既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较好地实现公平原则。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分工,在共同讨论了分数的概念、含义和应用等内容后,大家各司其职,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例如,通过合作解决的问题、展示记录和检验结果等),最后让教师作出相关评判和相应解答。其三,为了改善小组划分不利(不合理、较随意)造成的课堂纪律难以管理的状况,教师可在每个小组中选一个学生担任组长,让组长督促和管理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活动。
  二、学习问题的设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为目的。具体有三点:一是教师应选择解题方法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讨论的开放性问题,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二是教师要明晰学生的知识基础,设置具有创新元素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三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有12筐草,要平均分给懒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应该怎么分?”这样,将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作品中的角色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最终,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完善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实施发展性评价,即以质性评定为主,量性评价为辅,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评价,旨在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和矫正,既充分尊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又引导少数“学困生”逐步向教师要求的方向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倡导学生自我评价,以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总结,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评,它的好处有三个:一是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的评价更直接且易接受;二是学生在评价别人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从而提高比较和分析的能力;三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又是储备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可提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又可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既可完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节奏和课堂进度,又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既可不断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通过回顾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第29卷第5期发表的国内首例临床NOTES报道的策划、编发过程,总结医学期刊编辑策划首报性论文的经验及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调研了SCI近5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各项定量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与SCI同期收录的全部国际期刊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取得了明显进步,影响
本文介绍了荣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的主要学术成就,同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管理工作做了简要的评述.
“同课异构”是一种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即同一教材内容,安排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施教,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构建不同的教学形态,旨在比较不同的教学特征,总结共同的教学规律。针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一内容,由笔者和来自美国的两位数学教师分别施教,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其一,学生分析。学生
本文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分析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三层涵义,并以“电力内外线工程施工”课程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的思路,通过对本门课程
1 背景 具有重要应用功能的新体系和新研究方法,是当代电化学与其他学科实现交叉及电化学本身发展的二个主要研究方向。“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纳米结构电
我们的老校长、老部长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但他对我们的言传身教使我们终身受益,永志不忘.是他从政治上把我们从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锻炼成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
将基于问题学习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多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创造
摘要:文中介绍了微处理器系列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有效利用视频与动画,结合形象生动举例,拓宽思路进行教学,分析了单片机与DSP控制技术系列课程中联系与区别,叙述了利用Keil C软件演示定时器和I/O口综合应用等功能,对改革考试方式进行了说明,应用Proteus软件在课堂上没有接入实际硬件设备的条件下,演示数码管,键盘执行软硬件联调功能,并对课程设计和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对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