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外国记者眼中的袁世凯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信任他的爱国精神,信任他处事果断、驭人有方、铁腕治世,这对东方人而言尤其难得,使得他在如今这个各方势力分崩离析的特殊时刻,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各方注目的关键人物。
  本文1911年11月19日发表于《纽约时报》,摘自郑曦原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十年·政治篇》一书。该书为《帝国晚清观察记的回忆——<纽约时报>》的姊妹篇,系《纽约时报》1911年10月至1921年12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这10年间,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走向终结,共和制在动荡中初具形式,外国列强环伺的局面依旧,社会生活中西风东渐,中国被日渐引入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中,构成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危机与希望的时代。本书以西方人的眼光,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做了预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面。
  万众瞩目的袁世凯
  满清朝廷委任他为总理大臣,南方革命党人拥戴他为民国大总统,在这个东方大国的此次危机中,袁世凯左右逢源,步履轻快而平稳,成为了当前中国最具实权的人物。在过去3年中,袁世凯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从1898年起,他就已经是四万万中国人中最令人瞩目的人物。
  结合他以往的政治经历和目前来自中国各方面的声音判断,在这场动荡的革命结束后,整个世界将发现,无论袁世凯的头衔是总督、总理大臣或总统,这个人将成为他们处理对华事务时无法回避的大人物。
  为什么一定是这个人呢?他出身卑贱,所受教育有限,知识浅薄。他从未走出过国门一步,不会说母语之外的任何语言。那么,为什么是他成为了中国人中最具有革新思想、同时又在改革者中最具有传统思维的中国人?
  既获洋人尊重、又能统筹国内各派势力的唯一人物
  袁世凯十分推崇日本政治家儿玉源太郎,后者先任台湾总督,后供职于日本军部,死后被誉为新日本最杰出的治国能臣。袁世凯效仿他的学习吸收能力,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并拥有治国天禀。他们两人都未到国外游历,但又都为西方文明所折服。
  袁世凯无疑正在证明他是一个比李鸿章还伟大的人物,而后者常被西方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中国人。李鸿章深受慈禧太后宠信,他通过对慈禧太后阿谀奉承、向她恳求而达到政治目标,就像前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对维多利亚女王所做的一样。
  与当年李鸿章被慈禧太后提升为直隶总督一样,袁世凯也因慈禧太后的赏识而平步青云。过去,袁世凯曾被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实现满清统治的中兴大业。而此时此刻,幼年皇帝溥仪正通过皇亲贵族恳求他重新出掌内阁。毋庸置疑,回溯至1898年,在那个时候,袁世凯就是中国政坛上既能获得外国人尊重、又能统筹国内各派势力的唯一人物了。
  这里没人认为袁世凯重新出山是因为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这是西方政客惯用的伎俩。李鸿章是一个很有政治手腕的调停者,但袁世凯不是,他是一个独裁者,明智、稳健、自信,有政治魅力,但不追求个人权势的扩张。至少,他将个人权力野心成功地隐藏了起来,到目前为止,他的个人权欲没有显露。事实上,全国上下普遍相信他是一个爱国者。由此可见,他对他的同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国民信任他的爱国精神,信任他处事果断、驭人有方、铁腕治世,这对东方人而言尤其难得,使得他在如今这个各方势力分崩离析的特殊时刻,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各方注目的关键人物。
  保定秋操上的新军统帅
  我曾于1905年观看中国军队在保定举办的秋操,见到引领全军的袁世凯。他那时负责提领6万新军,颇为自豪,但与正规的日本陆军相比,他们的确显得寒酸。特别是这支军队的统帅更不敢恭维。袁世凯的佩剑在两腿之间不停地摇晃,让他行走起来十分艰难,似乎每走一步都可能被绊倒。他那个硕大的肚子相当可观,军裤也不合身,骑在马上十分滑稽可笑。当他终于可以下马时,看起来如释重负。
  随后,我们通过他军队的翻译、挪威人盖德科上校进行交谈。总督说,他知道新军操练还有许多欠缺,但他补充道,如果10年后再来,将会发现新军将焕然一新。提到他的军裤时,袁哈哈大笑,解释说除了军事场合,他是从来不会穿这种裤子的。
  当时,他正在帐篷中,仆人送上来一件长袍。他将长袍裹在身上,看起来明显轻松很多,就像一个刚刚穿着男装跳完化装舞会的女人,急于寻找一件舒适的外衣。随后,他取下军帽,换上一顶圆帽,帽顶插有蓝色的总督官穗。当他换帽子时,辫子顺着后背滑落了下来。
  “为什么不把辫子剪掉呢?”我想到一些新派的中国人已开始改革,就冒险询问他。
  “会的,时间到了就会的。”他迅速回答,脸上挂着微笑。
  这只是采访中的一个小插曲,却可从中看出他的个性。他完全明白,男人留辫子是多么荒唐,也知道时代发展的潮流。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在1908年到1911年的3年中,他被罢免了权力,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去世后,满清贵族的贝勒们终于找到机会报复他。慈禧太后曾将袁世凯强加给他们,压在他们头上,如同八国联军将袁世凯强加于她一样。袁世凯从未善待过他们,总是不断逼迫他们削减特权,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操练新军、改革教育。
  袁世凯之前的总督们习惯于以权谋私。不管袁世凯是否有政治野心,归根结底,他在心中或多或少在为国民谋福利。与各派打交道都游刃有余
  袁与皇族的矛盾最终导致1908年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海南欢乐节即将到来,作为海南文化艺术品拍卖的主力军泰达艺术品拍卖会也将在欢乐节开槌。泰达拍卖公司主要以挖掘和推广海南本土艺术家为主,力争把海南本土文化和
1978年北京植物园由日本引入一些生食葡萄品种,经初步观察和鉴评,现选出两个优良的品种简介如下,供各地引种时参考。 In 1978,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introduced some
江津盛产广柑,素有“广柑之乡”的称号。它以果形美观、色译鲜艳、细嫩化渣、酸甜适度而蜚声于世。每当初冬时节,长江沿岸、綦河之滨、笋河两旁的片片果林,千万个黄澄澄、金
南果梨一般在9月上旬采收,个别早的在8月下旬就开始采收。由于采的早,往往果个小,风味欠佳不能充分表现其固有的特点,我们通过多年观察看出,适当晚采有利果个增大,保持和提
  三模态分子影像探针是成像成功的关键,它的合成是分子影像学研究中最热门、最前沿的问题之一[1]。近红外荧光(NIR)成像技术/C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三模态分子影像技术是
摘要:最近几年,教育部门一直在对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我们倡导的不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服务生活。化学是文化课学习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很具有学习难度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不一致。分层教学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出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
朱铁志,1960年生,吉林省通化市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