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雨水回收系统设计探讨

来源 :电力勘测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i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全球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人们已认识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中,海绵城市设计通过积极探索应用各种措施,可以将降雨有效转化为可利用水资源,对于实现节约水资源、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越南某燃煤电厂雨水回收系统为例,探讨了雨水回用系统设计思路,创新设计了雨水消能井,对燃煤电厂雨水系统设计很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将2020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与2016版准则进行了对比,结合设计企业的特点,对其中几个关键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活动思路.同时对设计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经验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国内已建设投运的1000 MW机组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数据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对搁置式布置的淋水填料的阻风面积取值进行研究,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为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自主化设计提供参考.
针对在建的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防雷击水平提升设计,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思维方法,对2015年以前在役运行的4条±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击故障原因、故障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依据在役线路雷击管理的西格玛水平和改进提升空间,提出科学的预防性措施,各参与单位的无边界合作,适应恶劣环境的差异化设计,持续地质量改进活动以及追求”零故障”设计理念等过程控制,是特高压线路防雷击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努力通过低成本的管理突破和质量改进活动来实现最大幅度的质量提升.
为更好进行湿式冷却塔研究,依托某新建电厂的热源与场地,建立8.0 m×8.0 m的中型实塔测试平台,为国内首个具备热源条件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具备填料风速0.8~3.0 m/s、淋水密度7~20 t/(h.m2)、最大填料高度2.50 m的试验条件,可以针对湿式冷却塔,实现淋水填料性能、喷溅装置性能、集水装置及防溅装置等塔芯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该平台已完成填料性能修正关系、喷溅装置性能、机力塔分区热力性能等研究工作.
由于片式消声器往往被布置于距塔体较近的区域,则其阻力特性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非常敏感,而公开资料中缺乏对片式消声器阻力特性的系统研究,限制了片式消声器对冷却塔热力性能影响的定量研究.本文采用流体计算软件,通过对消声导流片间夹角、消声导流片厚度以及通流面积比对片式消声器阻力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片式消声器的阻力特性及消声器各关键因素对阻力特性影响的规律;获得了片式消声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为定量分析片式消声器对冷却塔热力性能影响奠定了基础.
期刊
运用MIDAS/GTS NX 3D三维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工程双线小直径电力盾构隧道对临近立交桥桩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桩基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及位移发展规律,为合理安排盾构隧道的推进次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盾构隧道侧穿立交桥桩基时,桩体的侧向变形在隧道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枣核状”的特征;双线隧道的不同施工次序对桩基水平位移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先发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后发施工较远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近后远)相较于先施工较远的隧道后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远后近)引起的桩基水平位移影响明显减小,因
在大容量燃煤电厂建设中,”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势而得以推广应用,但烟气处理设施布置于间接空冷塔内将影响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效果.本文以某2×1000 MW间接空冷机组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间接空冷塔内有、无烟气处理设施情况下间接空冷塔的运行特性,并对”烟塔合一”方案与常规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相比,”烟塔合一”方案由于塔内布置了烟气处理设施、烟道进塔减少了散热器面积,导致间接空
结合某职业技术学校工程,就《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与《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两套规范,对民用建筑与火电厂建筑关于水消防设计的不同点进行探讨,对两种规范体系下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水消防系统中就系统形式、运行压力及稳压系统设置分别进行比较.
我国北方地区建设的间接空冷机组普遍受到散热器冻害威胁,特别是在严寒地区面临的防冻压力更大.研究有效应对措施时,首先要对间接空冷塔散热器发生冰冻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冻措施.本文采用FLUENT软件,通过环境温度、风速、热负荷等因素对间接空冷塔散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的防冻措施,对北方严寒地区应用间接空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提高我国间接空冷系统防冻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