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关于文化问题的论争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代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讨论,是五四以后很有典型意义的一场文化问题的讨论,这里仅就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提出1934年,一批从事文化工作的国民党人,以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文化、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自然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是,在国土辽阔而学术文化信息传播手段还很原始的古代中国,如果没有提供各地文人学士直接进行学术交流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经常性场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气候,要想形成百家争鸣的蔚然大观,也是十分困难的。正是在齐国的原始民主和自由气息还相当活跃的社
元代进行"四海测验",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庚戌条称:"〔郭守敬〕抵南海测验晷景。"《元史·天文志·总序》又称:"东极高丽,西至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是亦古人之所未及为者也。"今天不少学者据此证明郭守敬南越过海南岛,当在今中、西沙群岛中观测日影;并据《元史·天文志》郭氏测得"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认为"应在西沙群岛上"或"应在今中沙群岛
科举制始于何时?早期说法有二:一日汉,二日隋。前者如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八《选举》:"科目肇于汉,兴于隋,著于唐而备于宋朝。"后者如五代杨九龄《蜀桂堂编事》:"科举起于隋开皇。"此后直至现代,诸家之说,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载籍中有一个现象是值得重视的:即隋唐人士,罕以科举为当时的创举,而常将其比
在墨西哥的历史上,大庄园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拉丁美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我国史学界对这一制度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就殖民地时期新西班牙总督区(今墨西哥)大庄园制的形成及其经济结构、特点和性质,做一初步探讨。
世纪之交的时代氛围,容易使人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社会历史及与之相应的各门科学的急剧发展和演变,产生出总结过往历史以利于认识当前发展趋势的要求。就西方史学而言,在上个世纪之交,居史坛主导地位的兰克式史学模式开始受到批判和挑战。直到20世纪中叶,试图建立"社会科学历史学"的新模式才缓慢赢得支配地
始于1915年的墨西哥土地改革,不仅是本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土地所有制变革,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上一场起步最早、影响最大、成果最明显的土地所有制变革。因此,研究墨西哥的土地改革(以下简称"土改"),有助于了解和认识墨西哥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及农业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曲折。本文拟就墨西哥土
一、本刊为专业性学术刊物,以反映代表我国史学界高水平的研究新成果为己任,尤其注意发现和扶植能在一定时期独领风骚的作品。凡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史学理论和中外历史研究论文,以及经过科学考证、鉴定的重要历史文献和资料,富有学术价值的史学新著评论、读史札记、史坛信息等,均为本刊所欢迎。
本文试图通过赫德与德璀琳争夺中法战争谈判这一简短而集中的事实,从中国海关所处的历史地位,阐述它在当时的历更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及其局限性,从而加深对中国近代海关实质的了解.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各不相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很晚,而且又是在不自觉的、被动的情况下进入近代社会的,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命运是被一手挟持"坚船利炮",一手传播科学技术的西方列强所主宰。因此,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步履维艰、曲折而又漫长。本文不准备就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仅想结合对中国海关的一个驻外机构——伦敦办事处的考察,谈点
对当前文学理论建设中出现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问题,除从文学理论本身寻找其原因外,还应该从文学理论外部对形成文学理论的理论环境加以审视,这才有可能更全面地揭示本质主义问题出现的理论原因。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文学理论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形成,就产生过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