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唱到上课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师范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被教音乐的曾老师极具磁性的声音吸引,立志跟他学唱歌,想要做个歌唱家。三年时光里,不知有多少个清晨黄昏,是在琴房里“咿呀咿”度过的。
  如今,几个同学谁也没当成歌唱家,不过,大家见了面都说不后悔。因为,经历就是财富。
  的确,我就从歌曲演唱的经验里悟到一些上课的窍门。
  曾老师教我们,要演唱好一首作品,首先你得充分理解它,要把握作品的主旨,要玩味每句歌词,要分析歌词里含着的韵味、情意。只有你自己理解作品了,才有可能让听众理解,让听众产生共鸣。这与我们上课何其相似!有些老师拿到教材,不老老实实地研读,一心只想鼓捣出新花样;你要是指导他上课,他劈头问的就是有什么妙招没。于永正老师说得好:“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别以为小学教材很简单,你不费些心思,就有可能读不懂,读不透,读不好。“慢慢走,欣赏啊”,这是我们研读教材应有的姿态,是我们上好课的第一前提。
  曾老师说,歌唱家应该做“情种”,“无情”的人不可能把歌唱好;上台前,你不要闲着,你得找个角落,好好酝酿情感;演唱不是卖弄歌喉,展示声音,而是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打动别人的演唱才是成功的演唱……这些也可以联想到教学。我们所教的语文是什么?她不是冰冷的工具,用即拿来,用完可弃。有人说,她是牵手的一瞬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那模糊的泪眼,“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艰难跋涉中的一声辛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这样的语文,我们岂能“无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也要在课前酝酿感情,酝酿文本所传递的感情,酝酿我们对母语的感情;到了语文的讲台,我们也要以情施教,以教传情,传递我们对文本的情,对方块汉字的情,对中华文化的情。“无情”的语文,行之不远。
  曾老师还说,你的演唱要做到“目中有人”;你要牢记歌词,因为站在舞台上,你得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与观众的交流上。课堂上,你“目中有人”吗?你看到孩子们脸上写着的迷惑、兴奋、厌倦和激动了吗?你是否忙着记教案、走流程、点课件呢?或者,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那几只高举的小手,看不到那些偏僻的角落里低垂的脸?你要知道,站在舞台上的歌者,最怕的就是零星的掌声,他需要的是整个会场的心灵交汇啊!
  有一段时间,我学唱《乌苏里船歌》。那是一首赫哲族民歌,第一部分序唱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就是这一段散板,我总卡不好节奏,不是抢了就是慢了。老师告诉我,唱歌与呼吸一样自然,你要从容,要自然,既不赶,也不拖。是啊,我们的课堂不也是呼吸之间的生活吗?我们应该有闲庭信步的从容,有云卷云舒的自然,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有收有放,有张有弛。只有我们从容了,学生才感觉 “安全”;只有我们自然了,学生才感觉“自在”。
  演唱,也是语言的艺术,要做到气息饱满贯通,吐字准确清晰,声音洪亮圆润,音色优美纯净,语气情真意切,要让美的声音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这些,当然不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全部要求,但是,我们上的毕竟是语文课——语文课堂的活动须臾离不开语言,离不开声音,如果气息虚浮,吐字含混,音色暗淡,课堂的效果当然要大打折扣,语文的魅力也将减损不少。所以,我们可以朝“语文好声音”的方向做些努力,向音乐老师、朗诵专家学习一些有关呼吸、吐字、发声的技巧,让美的声音为我们的教学增色。
  演唱艺术,从方法上讲有美声、民族、通俗等分类。我们那时学习的是偏严肃的美声和民族唱法。曾老师有一个特别的纪律,对于在大街小巷唱得很火的流行歌曲,我们既不能听,更不能唱。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老师的理由是,那些歌曲像一阵风一样,很快会过去的,没什么意思,听多了还会干扰你对声音的理解与把握。如今想想,老师是有道理的。萧伯纳说:“流行的就一定高尚吗?那流行感冒应该也是高尚的啦?”当年的那些流行歌曲早已无人问津,而我们所学习的那些经典歌曲至今仍被人传唱。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段时间,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风潮,大江南北的语文课全是声光电影交替上场,有些地方的赛课活动竟然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一项指标来打分。后来,大家又错解了课标精神,凡上课必须小组合作,必须自主探究,语文课一时热热闹闹,纷纷扰扰,不得安宁……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这种种潮流真的像流行歌曲一样,“风过无痕”。不对!也许有“痕”——孩子们语文学习的伤“痕”。我们不拒绝创新,但一定要警惕跟风。因为,教育,自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自有语文的特点。“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小心!小心!
  无论是上声乐课,还是上台表演,老师对我们的仪态、装束要求也极其严格。他说,演唱是高雅的艺术,一举手一投足,你都应该是个“艺术的人”,要有“文气”,不要吊儿郎当玩世不恭,这既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我一直很欣赏这句话。身教胜于言教。我固执地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有语文老师的样子,不管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一定不能缺的就是“书卷气”。语文老师应该是最爱读书的人,阅读应该成为语文老师最好的化妆品。一位真正热爱阅读、懂得阅读的语文老师,教学水平是不会差的。
  上课之余,唱歌仍是我的爱好。我想,曾老师当年给予我的诸多耳提面命里,还藏着无尽的教学启示,我还要继续努力去回顾,参悟。
  我感谢曾老师。
  (作者單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基于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理念,笔者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中,带领学生探究相关阅读策略,读懂故事内容,读透人物内心,读实语文能力。  一、探究序言,开启趣味阅读之旅  1.文题表现形式探寻  序言文题用两个间隔符把三个词语连接在一起,这种表现形式小学生第一次见。从题目表现形式入手,探寻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调动探究的欲望。  猜一猜:三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词语放在一起,  
【设计理念】  《猫》是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中年级以段落教学为主,此文在中年级正是总分构段的典范。周一贯老师在《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一书中,就如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散文的导学中提到:深入赏析散文之“言”,从词句表述中学语习文,发展语感。基于上述学情和学理,本课将教学内容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初步实践文言文的阅读,感受司马光的智者形象。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说解姓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司马光》。看老师写课题,“司”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外面的横折钩,再写里面的部分。(板书课题:司马光)  师:对于司马光,你有哪些了解?  生:司马光是个著名的文学家。  师:还有吗,你听过他的
作者简介:  王善常,黑龙江作协会员,作品见于《北方文学》《广西文学》《大地文学》《延河》《连云港文学》《辽河》《北方作家》《佛山文艺》《军事故事会》等。  那个夏天,安子萌发了杀人的念头。他要杀死对门的傻子。  傻子是杨树屯最快乐的人。他整天咧着嘴笑,对着在垃圾堆里刨食的芦花鸡笑,对着长在沟边的矮蒿子笑,对着任何从街上走过的人笑,当然,他也避免不了要对着安子笑。安子的心里盛满了忧愁和烦恼。在那个
[摘要]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社会与经济的改革,在电影文化上也带来了质的变化,电影中的音乐功能也发生了一些时代性的变化。《血沃中华》与《庐山恋》虽然在题材上截然不同,但是通过审美功能的分析,两部作品不论在非倾向性功能还是倾向性功能,甚至审美功能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对随着电影音乐功能的认识的深入,观众对影片的社会性认识与审美性认识也将提高一个层次。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电影音乐 功能  d
摘要 在微弱信号检测中,以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来获取有用信号。重点介绍ADC在微弱信号检测中提高检测手段的2种技术——抖动技术与过采样和平均技术,并做简单总结。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同步累加:ADC;抖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2-0098-03
此“天”非彼“天”。  彼“天”者,天空之“天”也;此“天”者,天道之“天”也。  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的“天”,不在他头上,只在他心中。这是信仰的“天”,神圣的“天”,“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天”。  课比天大,此之谓也。  课之天,指什么?  学习王冕的《墨梅》,我带着孩子们看见“家中梅”,看见“画中梅”,更不忘看见“心中梅”。  看见“心中梅”,难就难在“清气”的
摘要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套以DCS为核心的管道输送实验系统。该系统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组态灵活,可模拟长输管道运行工况,实现从泵到泵、从罐到罐、旁接油罐等多种输送工艺,具有丰富多样的实验功能;并可用于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研究生培养等,同时也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关键词 管道输送;DCS控制;实验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E832;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对外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  2017年3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审议会在北京召开,20多個学科分别提出了本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述如下:1.语言建构与运用;2.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
相信很多人都曾畅想过自己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穿越,数字几何就拥有这样的魔力,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物体进行采样,再利用计算机将采样后得到的三维几何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就可实现在数据转换、模型表示与场景绘制等不同场景中自由转换。可计算机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当建立了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模式后,计算机还可以对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甚至包括参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模仿。值得一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