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选择避孕措施和计划生育健康教育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由于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及行政制约的影响,尚有相当数量的已婚育龄夫妇不能知己知彼地、自由地选择避孕措施,限制了药具的充分利用,影响了生殖健康的质量。为此我区从1993年开始,一手抓联合社区力量,加强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保障生殖健康,另一手抓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试点,探索深化计划生育的新路子。 截止1995年底,全区共有52个单位,13862对夫妇采用了知情选择避孕措施,基层干部都比较满意。本文根据我区的做法,作一分析讨论。 1 步骤和方法 1.1 开发领导,统一思想。明确计划生育是做人的工作,为育龄人群提供生殖健康终生服务、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是深化计划生育改革的方向。1.2联合社区力量,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民政、计生协、工、团、妇等部门,共同参与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并以联席会议研讨工作。1.3区、镇、村、企业建立领导小组并确定负责人,指导社区开展工作。1.4建立咨询服务基地。在试点基础上,1994年区人民政府发文建立区、镇、村、企业的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服务站,并规定职责。截止1995年底,借用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全区已建立区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所,镇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8所,村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262所,企业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51所。1.5分层次培训骨?
其他文献
<正>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是一项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在农村,由于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的现行生育政策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素有“天下第一难”之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使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对策,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1 农村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体制的变革使现行计划生育法规约束力降低。随着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改变,农民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以行政、经济制约为主的计划生育法规(省级
<正>1 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主要根源 英山县1995年末人口数为39.4万人。从进入九十年代初开始,外出打工的人员逐年增加。据计划生育部门统计,英山1993年流出人口约3万人,1994年约4万人,1995年约5万人,1996年春流出约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给计划生育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原因在于:(1)流动人口中几乎100%的都是中、青年育龄人群。据登记查出,英山流出人口中未婚育龄人员约占55%,其中未婚女青年约占20%,已婚育龄人员约占45%,其中已婚妇女约占15%,流动人口的结
文章主要对1974年布加勒斯特会议以来的联合国人口会议文件中的计划生育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计划生育对夫妇和个人生育权利的肯定是历史的进步,也促进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下降;同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也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不利于一些国家解决给本国带来严重社会经济、环境困境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这一概念也过多地强调了个人权利,相对忽视了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之间的关系。文章还分析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指出中国在充分尊重个人权利的基础上,考虑个人权利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制定了符合国情的计划生育政
<正>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城区216名脑血管病康复期出院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揭示了该人群在躯体功能、心境情绪、社会残疾、社会支持、经济及居住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其存在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为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点及改善社会卫生服务提供了依据。
<正>1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人身保险部的统计,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西藏也已起步),其中独生子女保险的承保已达1500多万人,收取储金7亿多元;计划生育平安保险承保80多万人,收取储金1000多万元;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承保人数过百万人,收取储金达3亿多元。我国经济较富裕的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都是计划生育保险大户。江苏省自1989年大面积推广计划生育保险以来,共承保180多万人,约占全国承保总人数的1/10,储金占全国的1/7
<正>随着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宣传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生宣教工作在某些方面仍较为薄弱,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基层服务站宣教功能弱化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宣教方面问题进行一些浅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 宣教功能弱的原因 服务站是做好计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贯彻三为主工作方针中,具体承担着宣教、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和干部培训四大任务,而宣传教育又是服务站的首要功能。但在检查中,发现不少服务站宣教功能弱化比较明显,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宣
我国乡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就业压力也很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乡镇企业仍应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乡镇企业劳动力供求的特点,然后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接着分析了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地区差异与形成原因,最后对如何扩展乡镇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提出了四点建议与对策。
本文在对江苏妇女避孕节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节育方法选择模型对2000年前全省育龄妇女节育方法构成及其手术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这对指导当前江苏的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死亡漏报的一种新的估计方法”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用于计算分年龄组的死亡漏报估计。本文通过对四普死亡报告数据的计算,首次给出了四普死亡报告分三个半年的分年龄组死亡漏报估计值,数据显示婴幼儿组的死亡漏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且距普查时点越远漏报程度越大。对影响死亡漏报因素的分析表明,几种漏报原因在时间、性别和年龄方向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表明估计结果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