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利传奇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克利马拉松:吞噬年轻灵魂的赛事》影片海报。
比赛即将开始。

  对很多人而言,马拉松已经是他们耐力的极限所在。而对于另一群人,还有超级越野跑这样的存在,他们试着翻山越岭、不眠不休地跑上50公里、100公里、168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Hardrock 100是一场美国科罗拉多州圣胡安山脉举行的百英里越野赛,累计爬升超过10000米,赛道平均海拔3400米,它是美国最著名的高难度赛事。在世界范围内,UTMB是世界越野跑的明珠,选手们需要沿着西欧最高峰勃朗峰跑一圈,翻越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三国,总计170公里,累计爬升同样超过10000米。然后是巴克利马拉松,这场被多家媒体和精英运动员称作世界最难的越野跑比赛,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巴克利马拉松,是一场神秘到不知道如何报名的越野赛;
  一场三十多年来只有15名完赛选手的越野赛;
  一场没有路标、不沿小径的越野赛;
  一场试图隐藏所有打卡点的越野赛。
  或许,它又不是一场越野赛。
  而是一场艰难的越狱之旅。

神秘的报名流程


  “如果你属于这里,你就有办法来到这里。”曾经的某位参赛选手说。
  想要参加一场比赛,报名是一切的基础,从这里你便能感受到这场比赛的与众不同。巴克利马拉松没有官方网站和任何比赛信息公示,只有那些来自BBC、《纽约时报》和《户外》杂志等过往媒体的采访,以及选手们连篇累牍的赛记。想要获取巴克利马拉松的任何核心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如何报名参加,这个被赛事创始人Gary Cantrell和Karl Henn精心设计的流程,是天大的秘密。
  事实上对想要来到这里参赛的人而言,美国人Matt Mahoney给出了唯一可行的意见。这位曾15次站上巴克利马拉松起点却遗憾地从未完赛的跑者,建立了一个与自己同名的网站来记录美国的超级马拉松、FKT的各类信息,巴克利马拉松当之无愧是网站重点。Matt这样写道:“如果你想参加这场比赛,你必须找到曾经参加过这场比赛的人,并获得应该在哪天向赛事总监发送邮件的答案。除此之外,如果你是第一次提交报名申请,你还需要写一篇文章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被允许参赛。”
  如果作为一位新人被选中参赛,他需要缴纳1.60美元的报名费,并带上一块自己居住地的车牌。而对于那些有过参赛经验的人,他们的报名费则是一双袜子或者一件白衬衫,当然也可能是一件法兰绒衬衫或其他小物件。Gary在接受采访时说:“前几年我的白衬衫不够穿,所以报名费是白衬衫,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所以我又要袜子,现在我袜子也有了很多。因此,现在我要法兰绒衬衫外套。”
  而还有一类人是曾经的巴克利完赛选手,他们大多抱着刷新紀录、体验或各种关于自我实现的想法重新站上巴克利的舞台,他们的报名费是一包骆驼牌香烟。2019年,Jared Campbell和John Kelly两位曾经的完赛选手,都在各自的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他们的报名费——骆驼牌香烟。
Gary 在挂车牌号。

  曾有人想要私下出1000美元以求一个巴克利马拉松的参赛名额,而他的回答是:‘巴克利,你永远无法用钱买到。’
挂满树梢的车牌号。
号码簿上写道:此处膝盖易碎。

  对大多数人而言巴克利的参赛资格是遥不可及的,其中有人也想出了一些并不光彩办法。Gary表示,曾有人想要私下出1000美元以求一个巴克利马拉松的参赛名额,而他的回答是:“巴克利,你永远无法用钱买到。”

一条让人歇斯底里的赛道


  若无法身临其境,则永远难以感受巴克利的真实面貌与魅力。
  “去那里(Out There)。”是巴克利马拉松的一句口号。这两个词,和著名登山家George Mallory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一样简单深刻。这也是无数巴克利马拉松参赛选手愿意长途跋涉,以各种身份再次回到这里的重要原因。最初,这句话来自巴克利马拉松名宿Ed Furtaw的那本关于巴克利马拉松的书《Tales From Out There》。Ed Furtaw(更广为人知的称谓是Frozen Ed),他是巴克利历史上首位正式完赛选手,尽管那时候的赛程还不是100英里(当时为60英里)。   1996年,他在书里写道:“和其他比赛的组织者想尽一切办法为选手完赛提供便利不同的是,巴克利马拉松却持续为完赛创造困难,以降低大家完成的可能性。”巴克利马拉松赛道所在的田纳西州冻头州立公园(Frozen Head State Park),本身就以其绵延不绝的丛林而著称。
  至于这场比赛的灵感来源,则又来自于另一个传奇故事。
  詹姆斯?厄尔?雷,这位成功刺杀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刺客,在1977年从冻头州立公园附近的Bushy Mountain州立监狱成功越狱。但他始料未及的是,虽能逃脱狱警的看管和高墙的封锁,但丛林才是这里真正令人恐惧的牢笼。雷在越狱55小时之后再度被捕,被狱警发现时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仅用树叶掩盖住自己瑟瑟发抖的身体。他被发现的地方,距离监狱只有区区8英里(约合13公里)。
  这则轰动全国的消息自然传到了Gary Cantrell的耳朵里,彼时虽然超级马拉松在美国还不甚流行,但他已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好者。年轻气盛的Gary表示:“当时我觉得自己最少能在55个小时里跑上100英里,而他居然才跑了8英里。”
  为了证明詹姆斯?厄尔?雷本可以走得更远,Gary和他的同伴Karl Henn决定在附近举办一场比赛。于是,以Gary的好友Barry Barkley名字命名的巴克利马拉松在1986年首次举办,赛程为55英里。1988年,当Ed Furtaw成为巴克利马拉松历史上的首位完赛选手之后,Gary开始决定将比赛扩展至100英里。
  巴克利马拉松的赛道是一条20英里环线,但其长度通常被认为有26英里(约42公里),单圈爬升3600米。选手必须在60小时之内完成5圈才能被视为完赛,赛道总长度约210公里,累计爬升超过18000米,大致相当于从海平面攀登珠峰,两次!另外,如果能够在40小时内完成3圈的选手,他将被视作短程组“Fun Run”的完成者。
  赛道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但几乎不变的是:大约1/3的赛道是公园内的已有小径。而余下的2/3,则都是无迹可寻、荆棘密布的荒野,大多数地方选手需要沿着陡峭的山岩、扒着树根四驱前进。曾在2016?2018年连续三次参赛的加拿大越野跑名将Gary Robbins在赛记中这样描述巴克利的残酷赛道:“在巴克利马拉松,你上下肢受伤的几率是等同的,只有在这里是如此。”
  除了艰难的地形之外,田納西的春天同样残酷。选手们可能将会遭遇冰雹、狂风、大雨和高温等各种天气。2017年的比赛遭遇了暴雨,那是Gary Robbins距完赛最近的一次,他书写了巴克利历史上最为悲情的故事——他在第五圈最后阶段错过转弯,最终只得强行趟过因大雨而暴涨的溪流,全身湿透地从相反方向回到终点。

不成文的规矩


  “不要在赛前谈论巴克利马拉松,如果你谈论它,你将无法参与其中。”这是巴克利马拉松最著名的不成文规定。
  2018年首次被选中参加巴克利马拉松的美国运动员Amelia Boone,她是斯巴达障碍赛的世界冠军得主。她表示:“这感觉就像我有个很酷的秘密,我正为它训练而且不能告诉其他人。我第一次独自享受自我提高的感觉。”
《巴克利马拉松:吞噬年轻灵魂的赛事》影片海报。。

  为了增加难度,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使用GPS和带海拔高度标识的设备——只能使用指南针、廉价手表(用于计时)以及地图。因此,在赛前自行练习使用指南针,成为了每位选手自觉的必修课。

  如果你导航错误或者无力继续,你都需要自行回到营地。接受巴克利马拉松最后庄严肃穆的‘打击’——演奏阵亡号。

  赛道上没有任何补给,仅仅为那些不愿意喝溪水的参赛者在两个高点提供两个水站。这意味着所有选手需要在背包里自行携带关于比赛的一切,包括:食物、饮水、头灯以及在比赛中所需要的一切。有时候赛道的天气还会跟选手们开个性命攸关的玩笑——2010年,由于比赛的气温低至零下12℃,山上放置的饮水杯冻成了坚硬的冰块。
  由于没有像正规比赛那样的参赛手册,很多选手并不知道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做什么。选手们对赛道一无所知,他们只被允许在公园内的成熟小径上训练,这对准备这场比赛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曾经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是各国最棒的超级越野跑者,他们大多失败了。

点燃那支骆驼牌香烟,出发


  比赛前一天,参赛选手会陆续抵达位于冻头州立公园的营地。签到之后,每位选手需要根据赛事总监Gary Cantrell画好的主地图,将关于赛道的重要信息抄到自己的空白地图上。主地图是巴克利马拉松的绝密,上面标有海拔点位、赛道转弯方向和相应的位置描述。比赛前一天是所有选手第一次了解他们将要跑过的赛道,当然也是仅有的机会。标记好的地图加指南针,是所有选手在比赛中辨识方向的“可怜”依靠。地图又有多少用处呢?诸如:“有三棵并排的枯树”、“有一个两米高的树洞”这些关于位置的描述,对那些从未有过体验的新人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一切就绪,选手开始了漫长的营地等待,等待吹响的海螺号声。
  比赛的出发时间,是由两位赛事创始人在一年前商定的。但直到号角声响起前,选手都毫不知情。出发时间范围从比赛当天凌晨到中午的任何时间点。当海螺号声响起,这意味着比赛将一个小时之后开始。等待的过程是充满折磨的,大多数选手会因为比赛出发时间而难以入眠,而这不过是比赛过程中更加严重的睡眠剥夺的前奏。2016年,首次参赛的Gary Robbins在赛前一晚几乎完全没有睡着。而当比赛进行到第五圈时,严重的睡眠剥夺让他遗憾地退出了比赛。   巴克利的起终点设置在冻头州立公园的黄色拦车杆处,这里也是巴克利马拉松每一圈的起终点所在地,它又被称作黄门。选手只有抵达这里,才能接受自己的后援团队的各种支持和补给。
  巴克利的起跑仪式是独一无二的——当Gary Cantrell在赛道起终点的黄门前,点燃一支骆驼牌香烟,这便是比赛官方的出发信号。随后四下掌声响起,三四十名跑者鱼贯而出。关于这场仪式,Gary说:“我想象中比赛出发,就应该是点燃一支香烟为信号。”于是,这成了比赛的起跑仪式。
  赛道上没有任何现代化计时工具。为保证参赛者们能够沿着规定路线行进并抵达正确的位置,Gary在赛道的各处藏上一定数目(通常为9?14本)的书籍,作为每一圈的打卡工具。书籍名称通常会像《我们要从这里去哪儿》、《处子献祭》和《你还可以跑》等带有强烈的暗讽意味,Gary本人则将这种精神折磨视作一种黑色幽默。每圈出发之前,选手会领到一张全新的号码布。当选手踏上赛道,他们需要撕下与当前号码布对应的书页,并将它全部带回营地。以此,作为完成一圈的凭证。
  寻找的过程是不友好的,尤其是对那些新人。尽可能跟住有比赛经验的人,这几乎是他们的唯一机会,而对于那些实力不足或落单的人来说,毫无希望可言。即便知道Gary惯常的藏书点的老鸟,寻找也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尤其是在糟糕的天气或者体能、精神状况之下。即便是在巴克利表现最棒的跑者也同样如此——Brett Maune在2012年刷新赛道纪录时,第五圈的第一本书,他花了两个小时来寻找。
  如果你导航错误或者无力继续,你都需要自行回到营地。接受巴克利马拉松最后庄严肃穆的“打击”——演奏阵亡号。每位结束比赛的参赛者,都将在起终点的黄色拱门处接受为他们而演奏的阵亡号角。届时,在场的全体人员,都会致以脱帽(或脱眼镜)来见证这庄严的最后时刻。吹号结束之后,意味着该名选手今年的巴克利之旅结束了。
Gary 點燃香烟,比赛即将开始。

  对于那些超级马拉松参赛者而言,他们最大的动力来源之一是挑战自身的极限。他们想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而在你真正尝试去做得更多之前,你都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比赛进行时。
变态的赛道坡度。

  比赛御用的号手是赛事的联合创办人Karl Henn的儿子Dave Henn,见证过无数次失败的他已经为巴克利吹奏了约15年,他也因此被称作“Danger”Dave Henn。对于巴克利马拉松的这一最后仪式,他说:“这也许是巴克利对于选手最后的惩罚。”
  有完成目标的轻松坦然,有遗憾退出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悔恨、失落和不甘的泪水,经过付出和刻苦训练的他们最终还是输了,比想象中输得更多、更彻底。Gary曾经说过:“来到这里参加比赛的人,大多数是那种学历较高,会设定目标并会为之刻苦奋斗的人。”这也让这场失败,对选手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并肩作战,而后各安天命


  完成五圈,方能成为巴克利马拉松的完赛选手,即“幸存者”。而关于行进方向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定。选手被要求在前两圈沿着顺时针方向前进,第三圈和第四圈则需要沿着逆时针方向前进。如此,选手可以在白天和黑夜分别体验正反两个方向的赛道。
  前面四圈,能力相近的选手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并肩作战。一旦超过一位选手有机会开始第五圈,一条残忍的规则开始发挥其效用。该圈第一位出发的选手有自由选择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出发的权利。但随后的每一位进入第五圈的选手,都必须与前面一人从相反方向出发。
  第五圈的规则是残酷而意义深刻的,它让原本并肩作战的战友踏上孤独的旅程。这让他们有机会与自己的身体独处,与赛道、时间顽强斗争。
  顶级选手之间,竞争无处不在。2012年,Brett Maune和Jared Campbell沿相反方向几乎同时出发第五圈。Brett直到抵达终点前都担心Jared会先他一步完成比赛,但最终的结果是他赢下了这场比赛并且创造了神奇的赛道纪录。在4个小时后抵达的Jared和Brett握手致意,他笑着说:“和你一起跑很开心。如果没有你,我肯定无法完成。”
  事实上,Brett和Jared的合作,在巴克利马拉松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赛事总监将这视作巴克利的一种传承——每一位全新的完赛者,通常在与老鸟并肩作战中获得更多的经验,然后凭借自身的强悍实力才得以完成。   此刻,传承的任务便落在了他们的肩上。2016年,带领John Kelly和Gary Robbins进入第五圈的Jared Campbell便是如此。前者,在随后那年成为了巴克利马拉松历史上的第15位完赛选手。

巴克利,找寻自我的旅程


  如果你准备面对一场挑战,那就必须是真正的挑战。如果没有失败的可能性,那你将一事无成。而被视为世界最难越野跑赛事的巴克利马拉松,正是这样一个挑战。
  当谈到世界上最难的比赛,Gary说:“你很难界定它。因为有些比赛在极度炎热、超高海拔的地带举行,所以我们从未想象它会成为世界上最艰难的越野跑比赛。我们只是想象,你需要付出一些东西在这里,这一切是在一个人抵达自身的极限边缘才滋长出来的产物。对于那些超级马拉松参赛者而言,他们最大的动力来源之一是挑战自身的极限。他们想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而在你真正尝试去做得更多之前,你都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6年的Gary Robbins显然是有资格给出答案的,他在自己的首次巴克利之旅中鏖战到第五圈最终失利。他在自己的赛记中写道:“在那55个小时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在那3天,我的世界除了巴克利之外,别无他物,而我爱这一切。在这场比赛中,我感觉脑海中打开了一扇大门,而我走进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崭新世界,在那里住着一个近乎完美的我,没有自我、没有判断、远离生活中的琐事、拥有坚定的目标,不被任何事情分心,带着开阔的胸怀接受阻碍我的障碍。我希望我能经常成为那样的人。”
  巴克利马拉松最独一无二的一点,不是毫无章法的比赛规则、不是难以驾驭的赛道或者超低的完赛可能,而在于它是真正意义上介于可能和不可能边界的比赛。它为人们提供最艰难的道路,而那些明白前方的旅途却敢于义无反顾承受折磨的人,他們的勇敢最终会得到回馈——全新的自己与从未抵达过的世界。
  1995年,英国人Mark Williams成为巴克利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幸存者。这一切最大的震撼在于——当有人完成,世界便看到了希望。而他就像是一束光,指引着巴克利的后来者,朝着炼狱的黑暗奋勇前行。
  幸存者的出现,意味着巴克利可以被战胜。因此,每当有人成为新的幸存者,来年的比赛难度都会被进一步提高。因为,这是一场完全为失败而设的比赛。
  你看,今年的那群“蠢蛋”,他们果然又失败了。
其他文献
英语用bird喻指人,可能与Birds of a feather flocktogether。同类鸟,聚一道;物以类聚。这条谚语有关。在莎士比亚的剧作《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自称:I am not ofthat feather to shake off/Myfriend when he must need me.‘我不是在朋友需要帮忙时抛弃朋友的那种人’(Timon of Athens,I.i
传奇从来不是用来膜拜的,是用来缔造和超越的。5020公里、30天穿行新西兰,挑战9项户外运动,完成纪录片《穿行新西兰》,这段把平凡变非凡,谱写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是演员窦骁,演员之外的另一个身份—— 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2016年10月,著名的户外功能面料GORE-TEX? 品牌与窦骁成功签约,聘请其担任该品牌的全球代言人。10月31日,竇骁就在GORE-TEX?品牌的支持下成功登顶非洲最高峰—— 乞
冬去春来,又到了收起羽绒服,换上春装的季节。而今在户外领域,睡袋、外穿型派克大衣、裤子、帽子、手套……羽绒制品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很多人只是拥有羽绒制品,并不懂得怎样保养。甚至“羽绒制品不能洗”的说法广为流传,从而一件用过的羽绒服上油腻的袖子和身上的污渍,成为了资深户外人身份的象征,它代表了一次次露营和野炊、一次次艰险的旅途。  羽绒制品的优势显而易见,重量轻、保暖好,也就是暖重比(CLO值)高。至
1988年,探洞考察队刚到达绥阳的时候,就向当地人打听区域内洞口的位置,但奇怪的是,人们知道这些洞的名字,却不知道具体的位置。正当考察队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推荐了一位熟悉附近地形的赵姓村民,在他的带领下,探险队员顺利地找到了双河洞系统中的麻黄洞、杉木洞、阴河洞、大风洞、皮硝洞、山王洞等众多洞口,在以后多年的日子里,这位赵姓村民成为了洞穴探险队最好的向导和朋友。  他叫赵中国。双河洞的活地图  这天早
2017年,全球眼镜领导品牌雷朋与著名法拉利集團携手合作,联袂推出为 F1 赛事专属打造的 Ray-Ban for Scuderia Ferrari Collection 雷朋和法拉利合作系列。随着雷朋徽标出现在法拉利赛车SF70H上,风驰电掣的 F1 赛道将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全新“镜”界。此次雷朋成功携手法拉利,将雷朋的“经典红”与法拉利的“赛车红”融为一体,在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的 F1 赛道上伴
单一维度的记录    照相机记录风景影像,计时表记录旅程耗时,GPS记录航路点(waypoint)……每一种元素都是相互独立的。十多年前我购买了一台手持GPS。有位山友讽刺地说,GPS如果不配有卫星电话,无法把你的经纬度方位传达出去,也就是一个砖头的作用了。虽然没有加载地图,但在迷路的时候,通过返航的功能可以让GPS按走过的路径把你带回出发点,我反驳道。的确,当时的GPS只能是定位和记录航迹,却无
為全面提升协作队户外技能,提供更加规范的安全保障,云南顶峰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对旗下高山协作队进行更加系统的规范培训,成云南省第一支体系化高山向导协作队。2月4~10日,顶峰户外联合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在香格里拉哈巴雪山举办高山协作培训。培训课程为期一周,由秦卓然等四位四川登协专业教练现场教学,23名具有丰富高海拔雪山攀登经验的向导参加,课程内容涉及绳结技术、修路、高山病判
OUTDOOR:你们觉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吗?  镜淳:有没有意义我真不好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想做的事。  OUTDOOR:你有没有想过放弃参加活动?  镜淳:没有,无论如何我也得参加。我特别想体验下-30℃划艇是什么感觉。  OUTDOOR:意凯,你作为领队这次活动的压力大吗?比如擔心队员技术或者体力不足。  意凯:还好,我们的团队一起玩了两年了,相互之间配合得比较默契。水上运动有一定的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在成都遥望雪山  提名理由  “在成都遥望雪山”成立于2012年,8年间,从最初几人发展为3000余人的社群。他们是雪山爱好者,通过拍摄大量雪山照片、视频,重现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他们是自然爱好者,多次自发组织捡拾垃圾的活动,以此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们持续进行观山记录,整理出四川地区最详尽的山峰资料,为户外爱好者提供重要指导,一些偏远山峰、未登峰开始为大众知
幺妹峰,在四姑娘山地区极其突出地伫立在那里,是每一位攀登者心中的梦想。我自己电脑的漂亮山峰文件夹中早就有一个子文件因它而立,用来收集自己无意看到或拍到的照片,可能是基于自己的攀登能力和经验的关系,在2017年之前从来没有一丝的欲望想要去尝试攀登它。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故事,没有那种第一眼见到就想要攀登的缘分,我承认这是一座漂亮的山峰,但可能真的是因为害怕,不敢靠近。第一座6000米  2017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