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修改与完善——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法》存在的滞后、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愈发突出,修改完善《体育法》成为体育界的共识.《体育法》应该如何修改,应该遵循何种原则,成为学界及体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体育法律政策的梳理,提出应该从实践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在保留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对已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内容作出修改,并提出相关修改建议.
其他文献
<正> 一、早期训练从耐力着手的新方法。在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间,东德的格罗普勒,蒂施和马德堡师范学院调研组以及后来的科勒和武斯特尔等,都使人信服地论证了几乎所有运动项目的新手都适合于优先安排耐力训练。当格罗普勒和蒂施在揭示8——14岁的少年儿童的体力和运动能力时,证明了体力和运动能力是相互在一定条件下的统一。他们还认为,除了快速力量的主导作用以外,耐力具有
<正> 1928年8月2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场,九名女运动员神情紧张地站在煤碴跑道上。十名身着黑衣白裤,头顶英式草帽的计时员,正在起跑线上准备计时——六名站在计时台上,其余四名在草坪上。女运动员互相紧紧拥抱,亲吻,然后各自走到起跑位置。她们知道,她们正在进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女子800米赛跑,但不知道这一项比赛再回到奥林匹克运动会
<正> 在推铅球技术中,经典的奥布莱茵式大概是最好的和应用得最广泛的技术了。而类似投铁饼的旋转推球法,作为一种优秀铅球技术类型又给运动员以选择的余地。那么第三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就是“退步推”了,这种优越的铅球技术的奥妙是动作连贯且能获得合理的出手角度。爆发力等于力乘以速度,所以在投掷圈中的移动速度是很重要的,应尽可能发挥出最大
《元史·哈剌?传》是研究元人哈剌的基本史料,但多有缺误,元人碑传资料可以补正《哈剌?传》的若干问题.一般认为元人碑传为《元史》列传的一个史源,但具体到《哈剌?传》,经比勘后发现本传史源并非《巩国公谥武惠合鲁公家传》及《巩国武惠公神道碑铭》,而有可能出自现已失传的元代《后妃功臣列传》.
<正> 怎样培养高级运动员?简单的回答是:应该发现有才能的运动员,向他提出最现代化的、最可靠的、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可是,问题还不这么简单。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很简单,然而,却要做许多工作。
我们正在见证和参与着一个多元文化混杂和不断解辖域化的新游牧时代.在比较美学的理论框架中,东方美学的当代会通研究聚焦于三个关键词:多样性、混杂性和间性论.人类文化与世界美学的多样性是混杂性生成的基础,当今混杂性隐然成为了全球化的文化逻辑和伞状概念,促使传统思想定式的二元论转向多元流变的间性论.当代世界美学的多样性和混杂性生成了万花筒式的交互文化视界,由此对惯常的比较研究模式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催生了"间性文化美学转向"(Intercultural Aesthetics Turn),促使东方美学研究迈向以
期刊
<正>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关怀下,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作为体育运动基础的田径运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每年在各省、市和基层甚至全国都要举办好几次田径运动大会,在运动会上一般都有女子4×200公尺接力和男子4×400公尺接力赛跑。这是一个集体的項目,也是最吸引观众的項目。但是,过去所采用的比賽方法是不够公平合理的。每一个田径裁判员和負責組織编排的同志都清楚地知道,这二个项目的比賽过程中,跑外道的运动队所跑的距离要長一
目的:探究跨项目运动员参与越野滑雪长期训练后一般运动机能和越野滑雪专项能力(即"运动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跨项目运动员参与越野滑雪专项训练的可行性和训练有效性;使用世界高水平越野滑雪运动生理机能评定体系对我国运动员进行系统测试,帮助我国在较短时间内选拔高潜力越野滑雪运动员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挪威梅尔克滑雪学校集训的24名跨项目运动员分别于2018年11月、2019年2月、2019年5月进行3次运动生理机能和越野滑雪专项运动能力评定测试,使用重复方差分
随着速度滑冰世界纪录的不断刷新,人类正逐渐逼近滑冰速度的极限,同时也促使人们对速度滑冰科学的进一步探索.从速度滑冰的技术、生理学、比赛和训练的角度对速度滑冰的运动生物学进行综述发现:低坐位的滑冰姿势节约了空气阻力,但由此造成的血流限制增加了生理学负荷;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体型与普通人差异不大,但是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下肢更为发达,体脂率更低;速度滑冰对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近年来对速度滑冰比赛能量供应特征的研究显示,以往的研究可能低估了速度滑冰比赛的有氧供能比例,同时训练领域也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