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太阳电池组件热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来源 :上海航天(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空间飞行器依靠搭载的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和储能电池组构成的能源系统,可在临近空间长期飞行和驻留,完成地面观测、无线通信、军事侦察等任务,因而成为各国航天航空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太阳电池组件能量转化效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太阳光能量吸收后转化为热.这部分热传导到高空气球内部,将造成内部气流紊乱,增加高空气球姿态控制难度,而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力甚至可能破坏柔性太阳电池组件.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太阳组件在高空气球蒙皮上的工作条件,建立组件结构模型及热传递数学模型,仿真得到电池组件实际工作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对高空气球供电组件的结构优化、工作状态的掌握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工业向来对能源消费需求较高,而工业能源消耗往往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随着上海市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选取2000—2019年的GDP总量和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所选取数据的关系做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表明,工业能源消费是上海市GDP总量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工业能源消费对上海市GDP总量的影响逐渐下降,说明上海市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工业领域的碳达峰是可行的.
针对空间太阳翼隔离二极管的应用,结合标准规范及太阳翼电路部分的工程设计约束与在轨应用经验,给出了空间太阳翼电路部分隔离二极管的设计方案;结合工程研制经验,给出了不同类型太阳翼电路部分隔离二极管的应用建议,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针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跟踪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复数域偏最小二乘法跟踪戴维南等值参数.该算法在传统偏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简化了算法回归模型,并适应等值系统发生多种类型扰动的情况,有效改善了参数漂移问题,在电力系统内部扰动时仍能准确跟踪戴维南等值参数.在DIgSILENT/PowerFactory 15.0中搭建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复数域偏最小二乘算法跟踪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针对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求解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混合蛙跳算法.在种群个体位置更新过程中,基于数学中二分法查找的思想,引入中间因子和加速因子.通过引入中间因子,调控青蛙个体在寻优过程中的步长,扩大算法的局部搜索范围,从而保持青蛙种群的多样性;引入加速因子,加快蛙的搜索速度.对6个测试函数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混合蛙跳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能力、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针对因卫星入境数据延迟,无法快速判断太阳能电池阵温度遥测数据是否发生异常问题,提出一种SE-TCN网络模型.首先借鉴SENet中的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时间卷积网络(TCN)进行改进,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SE-TCN做为特征提取网络,训练出网络模型;最后对温度遥测数据做中长期预测(约4轨).以某在轨卫星实际太阳能电池阵温度遥测数据作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E-TCN网络模型在评价指标上与传统TCN网络模型相比,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7.7%,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5.2%,相
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主要设备的故障严重影响风力发电效率与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为控制风电设备主要零部件故障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的神经网络故障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数据学习建模和在线数据监测两部分.通过预测风机齿轮箱的磨损故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且能较早预测出故障的发生.
随着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子显示设备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但由于激光投影显示设备中激光光源具有高度相干性,使得散斑的现象与其他显示设备相比表现得更为明显,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实际观感.由此设计一种基于XYZ滤光片的彩色散斑测量装置,利用计算机软件控制相机拍摄不同滤光片下的散斑图片,计算红绿蓝白色场的散斑对比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不同激光显示设备的散斑状况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从而评价激光显示设备的投影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知识网络是企业获取竞争的重要选择.运用理论研究方法,界定了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网络知识创新主体和角色认知,并探究了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内在机理,认为知识落差、位势差异、知识介质和运行模式的差异,造成了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溢出的可能.借鉴“产学研”三螺旋创新模型,构建出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模型,系统阐释了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积极推动知识创新和创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组织竞争优势的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空间站柔性太阳电池翼高稳定对日跟踪驱动控制,对于保障空间站长期在轨能源安全和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导柔性太阳电池翼动力学模型、柔性体模态分析和截断、Alpha对日定向装置机电系统模型、非线性传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空间站柔性太阳电池翼对日跟踪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采用Heaviside五次样条变速规划、位置和速度两级闭环、速度环陷阱滤波器柔性振动抑制的组合方案,实现空间站柔性太阳电池翼高稳定驱动控制.通过对典型工况的仿真校核,验证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实现跟踪精度优于0.3°、速度偏差±0.005(°)/s、
对于车载防空武器系统而言,往往需要随动系统快速、高精度地跟踪目标,跟踪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发挥.为提高随动装置的快速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将单神经元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位置随动控制策略,应用机理分析和实验结合的方法建立随动系统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随动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发射装置的静态、动态跟踪性能,验证了该随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