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报南海台风波浪的方法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选取重要预报因子,根据历史天气图、船舶报资料及台站实测资料,并把资料按台风进入南海后的不同移动路径划分为三种类型:西进型、北进型和变化型。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台风波浪和涌浪、周期计算公式。在公式的推导中,根据实际应用的方便,更多地考虑了气压场结构;对上述三种类型的台风都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形式的计算公式,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的台风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充分提高计算精确度。
其他文献
自然课的研究对象是大自然,自然课本1—6册教材中,有关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等内容很多。我校地处长涂岛,海岛地形有平地、丘陵、滩涂等不同的地理环境,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
<正> 为了提高渤海秋季(9~11月)渔场盐度预报精度,本文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渤海盐度变化的黄海径流量进行了初步分析。考虑到研究海区的环境特点,以下仅讨论黄河径流
“空气虽然很轻,但大气层厚了,它的重量也不小,据测定,压在像你的手指甲盖那么大面积上的空气的重量,大约有1公斤,所以你的手指甲盖就受到了大气层约1公斤的压力。”在这里,
我教义务教材第五册第一课——《找共同特征》备课时,由于能找到的螺丝钉数量和种类不多,远不能适应分组实验需要,我就找来各种瓶子,替换了螺丝钉,比如墨水瓶、胶水瓶、罐头
“光比声音跑得快”,是小学自然第六册第五课中的一个知识点。雷电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个事实,就是该知识点的说明。笔者在教学视导工作中发现我县的一些自
太原市小学自然教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年会1995年12月5日至7日在南郊小店镇召开。参加这次年会的有分会全体理事和论文作者50余人。会上观摩了七位自然教师的说课和做课活动,并
高校党建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导航、推动作用。两者在育人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方式方法上相互促进。本文从分析二者的关系入手探讨
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好比音乐中的序曲一样,是导引高潮部分的铺垫。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引入对课的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怎样设计好
细读了谢凤祥老师的“《水的压力》的课堂纪实”。感受颇深。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信息输入阶段:由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又弄不清原因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
小学《自然》课本第三册第十九课后,有一篇“科学小论文”——《给大自然记日记的观察报告》。我认为教师有必要用一课时给学生评讲一下。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把自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