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能源管理系统降低纺织厂能耗成本的实践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棉纺织厂能耗费用,利用能源管理系统获取的大数据,对棉纺织厂电价形成机制中的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节电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生产调度、改造设备和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等技术管理措施,年节约电度电费43.6万元,基本电费14万元,功率因数调节电费51.2万元,合计节约电费108.8万元.认为: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对于降低企业能耗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牛仔布品种的日趋多样化,用户对牛仔服装外观质量、视觉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节中节”竹节纱在牛仔布上应运而生.rn“节中节”竹节纱是在常规竹节纱的竹节上出现另外一种或几种竹节,其本身外观、参数的变化多样,再加上与普通纱在织物中的搭配使用,使织物面料最终风格变得丰富多彩,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牛仔布在生产设计时,为了突出特有的竹节效果及布面风格,对竹节纱的粗度和长度跨度要求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选择“节中节”这一特殊规格进行纺纱,以求达到特殊的布面要求.
期刊
探讨色纺交织环保面料的生产技术.利用传统棉纺织生产系统,以涤纶粘胶莫代尔混纺色纱为经纱,转杯纺色纱和涤纶长丝为纬纱,通过改造相关设备,优选器材,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和染整关键技术,形成了从原料预处理、纺纱、织造到染整的成熟工艺技术,顺利开发出免印染环保面料.结果表明:开发的产品不仅各项性能指标优异,而且成本较低,性价比高.认为:开发的色纺交织环保面料省去染整环节,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
为了解决短纤纱在高速经编机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归纳总结出短纤纱智能型高速经编机开发与应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柔性成圈运动曲线、经编电子横移系统优化、经纱张力调控系统、飞花清除以及疵点检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在高速经编机中的实际应用.得出结论:高速经编装备中运用这5类关键技术,可为短纤纱智能型经编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有利于推动短纤纱经编生产朝着高速化、清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了研究变化组织创新设计的新方法,提出了点放大、线面构图、包边、组织填充、叠合、拷贝等几种组织设计方法,并应用纹织CAD软件中的色号选择与保护、点线面绘制、色彩填充与替换、图形移动与拷贝、包边、组织库建设与选用以及铺组织等功能,以示例列举的方式,描述各种方法设计组织的过程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功能工具可以大大拓展变化组织的创新设计思路,也为新组织的快速生成和效果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以图形处理的方法可以设计开发千变万化的新组织,更多的新方法值得探索;研究开发组织设计专用软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解决常规并合工艺在生产高品质混纺纱时存在的混和不匀等问题,分析了常规并合工艺生产高品质混纺纱的优势及存在的局限性,以生产涤纶/雅赛尔纤维65/359.1 tex赛络集聚纱为例,采用一种双预并混和工艺并优化相应的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特性相差大的两种或多种纤维混纺纱出现条干不匀及成纱纱疵高等质量问题.实践结果表明:按优化的双预并混和工艺纺纱,布面小竹节由原来的90分/匹降低到30分/匹,络筒十万米切疵数由90个降低到45个.认为:针对纤维特性相差大的混纺纱线,采取双预并混和工艺,可以改善混纺纱的质量.
角蛋白具有与人体皮肤一样的氨基酸组成,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肤特性使其在织物整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废弃羊毛的利用率,同时改善羊毛织物的各项服用性能,文章采用聚乙二醇(PEG)改性角蛋白和水性聚氨酯共混制备涂层剂,对经过L-半胱氨酸还原处理的羊毛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对整理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EG改性角蛋白/水性聚氨酯涂层能够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可改善织物的毡缩性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毡缩率降到1%以下,抗起毛起球等级3级,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可达100以上,且使原本疏水的
以罗丹明6G、乙醇胺、2-溴乙醇等试剂为原料通过开环、酯化等多步反应合成具有反应性基团羟基的罗丹明力致变色染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之后用聚四氢呋喃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预聚体.采用合成的罗丹明基力致变色染料作为扩链剂与预聚体进行反应得到具有力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结果显示: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受力后颜色从无色变为红色,室温条件静置15 min后,聚氨酯的颜色会恢复到受力前的无色状态,且重复5次变色性能没有明显下降;同时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紫外线、温度等刺激均不能影响其变色
为响应绿色生态纺织品的号召,以低浓度碱液为预处理剂,采用果胶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复合酶体系进行工业大麻纤维的脱胶,以脱胶后纤维的失重率和残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酶工业大麻脱胶工艺,结果表明:工业大麻纤维碱预处理适宜的NaOH质量浓度为0.01g/mL,适宜预处理时间为20 min,复合酶脱胶体系适宜质量浓度为:果胶酶0.01 g/mL,木聚糖酶0.005 g/mL,漆酶0.002 g/mL,适宜pH值为4.2~5.0,脱胶后工业大麻纤维失重率和残胶率分别可达10.98%和4.82%
为了改善聚吡咯/羊毛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性,采用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以纯羊毛纱线为基材,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掺杂剂,制备了聚吡咯/羊毛复合导电纱线.根据羊毛纤维湿热条件的拉伸特性,采用机械拉伸和机械/化学试剂共同作用的方法,改变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和表面性质,增加吡咯与羊毛纤维的反应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性,采用多次负载的方法,增加聚吡咯在羊毛纱线上的负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的聚吡咯/羊毛复合导电纱线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较低的初始模量,其导电性能大大提升,
采用微波辐射和磷酸-磷酸氢二铵复合活化法,由废旧亚麻织物制备出亚麻基活性炭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的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活性炭纤维用于甲基橙染料模拟废水的吸附,探讨了时间、pH值、甲基橙染液初始质量浓度、亚麻基活性炭纤维的投加量等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较小的微晶结构,最大吸附量可达154.525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该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