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观赏竹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竹类植物是现代园林造园的主要材料之一,在环境绿化和造园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观赏竹的种类和应用形式两个方面,对观赏竹在乐山市内绿化建设中的竹类造景进行分析,结合应用现状,归纳其造景原则;指出观赏竹在乐山地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拓展应用范围,注重合理选材;融合竹文化特性,提升设计水平;关注竹的生长习性,增强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观赏竹;乐山市;绿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四川省乐山市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8.032
  随着对环境绿化及对观赏竹的重视,有关观赏竹的资源、经济、生态、美学价值及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2005年陈娟等对观赏竹在四川的应用现状做了调查,并提出了发展对策[1];2006年林栋根据观赏竹的观赏特性对其进行分类,并对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2];2007年邓海鑫对观赏竹种引种做了综合试验评定,并对园林配景应用进行研究[3];2015年蔡庆民对观赏竹种类选择及园林应用进行归纳[4];2020年陈鑫对川派古典園林造园手法对当代景观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5]。可见观赏竹在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实地调查了乐山市内观赏竹的应用现状,探索应用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今后观赏竹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
  1  乐山自然概况
  享有“海棠香国”之誉的乐山,古称“嘉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6.5~18.0 ℃,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乐山市的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十分适宜众多植物生长,亦蕴藏丰富的竹林资源。
  2  观赏竹资源
  据笔者实地调查,参考文献[6][7]报道和记载,发现乐山市观赏竹主要有13种,其特性列于表1。
  3  观赏竹应用现状
  3.1  观赏竹在公园绿化中的应用
  乐山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伴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发及市民和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乐山建设了较多的城市公园,其观赏竹的应用不少。
  置于街心、道路旁的点状公园绿地,如大曲口生活广场,将观音竹种植在矮梯两旁引导行人,同时与外界道路相隔,形成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与惬意休闲的生活广场之间的绿色屏障;将观赏竹列植在其他高楼建筑与广场之间同样也起到隔离的作用,营造出只属于生活广场的舒适悠闲的小气候环境,且把竹子与其他材料结合,将“嘉定府简介”撰于石碑之上,与观音竹一同组成古朴的小场景[8],创造别具风格的艺术感,形成独特的生活空间,展现美与艺术(见图1)。
  被各式各样网红美食店环抱其间的乐山老公园,将观赏竹依傍在假山旁,形成了一个园林景观,以纤细的小琴丝竹与假山相互映衬,小琴丝竹作为孝顺竹的栽培型,其秆节间色呈现出黄底绿纹的秀丽的秆色,秆丛生,枝梢微微向下弯曲,整体形态也十分美丽,化解了假山的生硬线条[9],同时融入竹婀娜的姿态,小桥流水与红色的亭廊,通过这一景观便足以让人感受到乐山的古韵与闲适(见图2)。坐拥乐山最繁华的地段,为年轻人所喜爱的集购物、休闲、锻炼于一身的乐山广场,将竹种植于湖边,与湖水交相辉映,增添空间层次感,同时给湖水画上一抹灵动的绿;又把小琴丝竹种植于凉亭旁,并用怪石倚挡于竹根前,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感[10]。
  有乐山“城市之肺”美誉的嘉州绿心公园,面积较大,其中有大量观赏竹用于景观建设。其中白岩竹溪公园段有大片的孝顺竹林同其他高大的树木一起种植在山坡之上,因孝顺竹本身竹秆较为纤细,与高大的乔木群相搭配,有刚柔并济的氛围感,并体现出造景的层次美;而就在这片竹林对面的沿河绿化带,又用娇小、姿态更为娇俏的凤尾竹与彩叶灌木的红花檵木相搭配,使得相互的颜色更加鲜明。在绿心湖周围同样也将观赏竹种植于小道旁,但选用的是竹秆纤细的丛生型竹种,没有沿路一直列植到小道深处,而是在一个拐弯处浅浅种植了几株,竹秆上部稍柔软下弯并向小径伸展[3],弯成半个拱门,在弯道处形成一个天然的分界线,同时又避免直接将前方的绿心湖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韵;曲水植竹自古就广受文人称赞,绿心湖旁选用大中型竹种进行片植,将竹的青翠墨绿和绿心湖的清亮幽深结合在一起,总是会令人将其与白居易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的意境相匹配。
  3.2  观赏竹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
  正如“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誉竹之清高自立;又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誉竹之坚劲不折;再如“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誉竹之凛凛刚正,无数文人墨客爱竹的坚贞不屈,为它的凛凛气节所折服,竹中所蕴含的文化与学校相辅相成,种植于校园之中最是适宜不过了。
  在乐山师范学院校园内有大面积的植物绿化,其中也应用了大量的观赏竹。乐山师范学院地势起伏较大,具有多处山坡,在道路旁的坡地上,选用慈竹、粉单竹等秆粗长的竹种片植于山坡,其中丛植有竹枝向外展开的较为小型的孝顺竹,并配以一丛丛小株的阔叶竹,将观秆、观叶、观形态三类竹种混合搭配,形成一大片层次分明的竹林。在百步梯两侧分别片植两种不同的观赏竹,两种竹的秆高相当,竹秆上稍都向下微弯,恰好在百步梯上端尽头形成拱门,又因其两边秆色各异,一边是秆呈黄色的金镶玉竹,另一边是绿色的慈竹,两边秆色形成差异,当对称美与不对称美在一个景观中相结合,既有一致性又保持着个性化,极具冲击感但又令人舒适(见图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校园内多是将小琴丝竹等富有特色的中小型观赏竹列植于道路边界美化环境,将粉单竹等较为高大的竹类种植在石梯沿路,这类秆色观赏竹种,长势十分茂盛,秆高且粗,非常适宜种植于校园内,作为校园景观的同时也能起到引导行人的作用。   3.3  观赏竹在小区绿化中的应用
  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竹的清芬歌颂风雅高节。竹不仅气质清新,其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环境、改善小气候等方面也具有极高的效应价值,故十分适合作为绿植种植在小区内,是庭院绿化的重要植物材料。
  在乐山供电公司的住宅区下面,将观赏竹和其他植物与假山相搭配置于小池塘内,用花圃将池塘围起来,整个设计呈现出自然优美的景观,将水竹与假山一起置于水体之中,既彼此点缀又相互融合,层次丰富(见图4)。
  很多造景方式都是将观赏竹作为绿篱,对于一些需要遮挡或是禁止行人进入的地方,形成一个自然的阻隔。例如龙湾庄园将高大的毛竹列植于小区门口的门牌后,与门牌前低矮的绿篱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大气磅礴之势(见图5)。
  3.4  观赏竹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竹属于浅根性植物,竹鞭即其地下茎是横向生长的[6],对于城市中的地下系统一般不会造成影响。且竹子生长迅速,种植在道路旁,不仅能够起到降噪、抗污的作用,还能进行防护隔离,所以十分适宜用作城市绿化的种植材料。
  人民南路路口,在道路拐角處隔出一个空间,将假山与观赏竹和其他植物种类搭配起来形成一个街道口的特色景观,较为高大的孝顺竹与低矮的红花檵木等灌木再搭配以形状奇异的怪石,独立成景,使得行人能够在路口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感受到自然的活力。但是乐山的道路中所能用于造景的绿地面积较小,更多的还是将金镶玉竹、小琴丝竹等观秆色的竹种列植于街边,将道路与建筑相分隔,形成建筑内的气候,而不被繁杂的街道所影响。
  3.5  观赏竹在寺观园林中的应用
  寺观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分支[11],正如赵抃诗中所写:“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寺观园林因其坐拥优美的自然景色,又有其独特的环境景观,天然和人工景观高度融合,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园林中的氛围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5]。
  提到乐山,便会想起位于乐山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无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还是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的那尊独具中国特色的弥勒佛,佛教文化构成了这两处景观的主体,而与这有着浓郁历史沉淀的宗教文化气息相共存的自然景观,便也有着别样的气息。峨眉山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繁多,也有着丰富的竹类植物资源,其中峨眉玉山竹、抱鸡竹、斑苦竹、冷箭竹、箬叶竹、峨眉箬竹等都是在市区的绿化建设中难以见到的观赏竹种。其中在报国寺旁,毛竹、箭竹等体型高大的竹种一片片矗立在山坡,放眼于整个山体,更显气势(见图6)。与峨眉山上大片的竹林不同,乐山大佛景区内对观赏竹的应用多是与红砖瓦亭等相映相衬。红砖灰瓦的碑林与秆尾稍弯、竹韵优美的孝顺竹对望,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几何构图,它们一同构筑园林的形象,通过色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构建成了艺术形式与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12]。在大佛景区的入口处,通过对观音竹列植,利用观音竹的枝叶细密,秆尾略微向下弯曲,姿态优雅的特性,使两侧相互交错形成拱门。在景区的入口处应用这样一造景形式,形成一条绿道,从入口一直延伸到景区内,使得进出的游客都能够感受到园外与园内空间的过渡,且虽然“小圆拱”可以一眼望到尽头,但走出绿道,还会发现右边有一个大广场,不能一目而窥之,可以增添游客的游园乐趣。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应用种类较少
  乐山市的观赏竹资源丰富,但是应用于城市绿化的种类较为有限,应用的竹种类与所拥有的竹类资源不成正比[13]。菲白竹、佛肚竹、龟甲竹、紫竹等具有独特观赏性品种少见于乐山的绿地之中[14]。在不同地点建设的观赏竹景观都基本类似,且有些绿地内会出现多处重复景观,缺乏特色和变化,容易使观赏的游客产生审美疲惫。
  4.1.2  应用形式简单
  在乐山市内的竹类景观中,虽然有大量应用竹径、竹篱等造景形式,但从整体来看形式还是稍显单调,对于将多种竹和其他植物,以及竹搭配山、石、水等元素的应用不够广泛[1]。在乐山市的绿化景观设计中,对于竹文化的表现力较弱。观赏竹更多的只是供于游客观赏景观的一个背景植物,很少有竹石搭配或根据地形变化的景观,且竹与竹或竹与其他植物之间的搭配较少,在色彩和层次上不丰富,从而使景观效果不理想。
  4.1.3  缺乏养护管理
  调查发现,在乐山市内的观赏竹景观中常常出现枝叶枯黄、残败、枯叶掉落等现象。由于缺乏对观赏竹的养护管理或是对所种植的观赏竹类的生长特性不甚了解,会导致景观退化,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白岩竹溪公园段那大片竹林坡,远看有恢弘磅礴之势,但近看便只能看到竹林的杂乱与破败,不仅使其本身的观赏价值降低,且对所处的整体景观及周围道路的美化程度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如对黄金间碧竹这类观秆色型竹种,没有进行定期修剪枝干,导致其竹枝过于向外延伸,不仅会显得整个视野范围占据得过满,形成杂乱的感觉,还遮盖住了其本身秆色秀丽的特点。
  4.2  发展对策
  4.2.1  拓展应用范围,注重合理选材
  将观赏竹景观从公园中广泛应用延伸到校园、道路绿地,甚至屋顶花园等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选用道路绿化所用的观赏竹时,根据道路绿化带的宽窄程度,而选择不同的观赏竹种以及造景方式。在较窄的绿化带上,选用矮小且易成型的观赏竹类,以不妨碍行人的行走及视线安全;而在较宽的绿化带上,可以选择中小型的观赏竹种,列植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作为马路与人行道之间的阻隔。随着绿化带宽度的增大,绿化带上可种植的植物和造景方式也就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片植成林,也可以搭配其他灌木草坪,形成较好的具有层次感的绿化带景观。   在乐山现有观赏竹资源的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乐山本土的竹种,如抱鸡竹、冷箭竹等特色竹种进行大力发展。并且对于其他地区的观赏竹种,选用适宜乐山水土生长的,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的种类进行引进栽植。再根据所需造景的绿地环境择取符合生长特性的竹种,或者根据造景的要求,选用不同体型、形态和观赏部位的竹类,将不同种类的观赏竹广泛、优质地应用于绿地建设当中[15]。
  4.2.2  融合竹文化特性,提升设计水平
  观赏竹在绿化中的应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做到以人为本、是否能凸显景观效果及文化特色等各方面的问题,都与景观的规划设计密不可分[15]。选用观赏竹时,根据不同竹种的特点进行色彩、层次和其他各种元素的搭配,突破传统的用单一性植物修饰绿地的局限性。可借鉴古典园林中移竹当窗、竹影粉墙、深竹寻幽、竹石结合4种观赏竹造景手法[2],或是采取片植、丛植等形式,达到单侧为屏、双侧成荫、转弯点景和坡边遮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深入考虑竹本身特殊的文化特性,将与竹有关的历史典故或诗画书印与竹相结合,形成以竹为主体的特有景观,以引发游人由景及情,增强感染力。
  4.2.3  关注竹的生长习性,增强管理水平
  观赏竹与其他植物相比较,优点在于生长十分迅速,应用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其竹叶本就易于掉落,如果养护不当,更是极易有枯黄的枝叶出现,其枯枝残叶会影响到整体景观效果,不仅不美观,甚至还会对周围的道路造成不整洁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其后期的养护管理力度,投入专人进行观赏竹景观的管理和养护,需要提高对观赏竹养护管理的意识,还要熟悉了解各类观赏竹的生长习性,只有了解不同种属的观赏竹,才能将其特点展露在游人眼中,懂得扬长避短,适时地对其进行修剪、去残,并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维持观赏竹原本的姿态和整个景观的整洁度和完整度,形成该处景观设计理念原本所想要呈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娟,陈其兵.观赏竹在四川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竹子研究汇刊,2005(1):54-58.
  [2] 林栋.观赏竹的特色分类与园林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6(4):36-37.
  [3] 邓海鑫.观赏竹种引种试验及园林配景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 蔡庆民.观赏竹种选择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114-115.
  [5] 陈鑫.川派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对当代景观的启示[J].建材与装饰,2020(4):63-64.
  [6] 陈其兵.利用四川竹林资源大力发展园林观赏竹种[J].四川林业科技,1999,20(1):68-72.
  [7] 史军义.中国观赏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 张成明.观赏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1):79-80.
  [9] 程昌锦,蔡春菊,漆良华,等.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7,30(6):29-33.
  [10] 郭丽,严文丽.西蜀园林主要观赏竹资源及造景应用[J].现代园艺,2017(21):56-58.
  [11] 李冬梅,胡海燕,李娟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寺庙园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67-2468,2470.
  [12] (瑞典)喜龍仁.西洋镜 中国园林[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
  [13] 孙振,刘洪勤.竹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4):87-88.
  [14] 杨雪俪,曾滢,方琼梅,等.四川省乐山市观赏竹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20,43(9):53-54.
  [15] 王奥奇.观赏竹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责任编辑:丁志祥)
其他文献
李子娟.园林景观设计中光影的应用实践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70.  摘 要 从绘画到文学、从建筑到园林,光影一直被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和借鉴。植物是景观中最为自然的素材,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其与光影结合形成的景观更能够烘托出风景变幻,营造富有意境的园林环境。光影能够对人的不同感官产生影响,从感官的知觉到心理层面的情感触动,引发人不同层次的共鸣。旨在分析光影在传统与现代园林景
于爱花.牡丹在北方地区的栽培管理及催花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74.  摘 要 牡丹也被称为洛阳花、富贵花,被称为“花中之王”,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代表着美好与富贵。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经逐步形成牡丹规模化栽培模式,为提高牡丹栽培效果,还应在栽培管理、催花等方面注意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对北方牡丹栽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北方牡丹栽培管理、催化技术及牡丹繁殖的方法,为
李旭平.银杏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24):-46.  摘 要 银杏素有“千年银杏”的称号,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在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栽培。银杏的用途极为广泛,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十分常见,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因此银杏栽培种植价值极高,对银杏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银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2.95 文献
沙糖橘口感独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前市场上对沙糖橘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沙糖橘作为我国需求量较大的水果类型之一,在其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多个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为沙糖橘提供最为优越的生长环境.为了提高沙糖橘产量和品质,对沙糖橘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沙糖橘的栽培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摘 要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
刘文珂.新时期林业发展中森林经营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4):-87.  摘 要 对新时期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林业经营问题,如经营方向亟需明确、改造水平有待提高等,提出了实行林木良种繁育、提高林木改造水平、加强政策扶持、运用人工造林加快森林恢复速度等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林业发展;森林经营;新时期;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0
2021年9月26日,在商务部召开“保障节日市场供应,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领导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在党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消费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21年1—8月,全国乡村消费品的零售额接近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市场的发育仍然不足,农村商业的服务能力还不强,与满足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期刊
提到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自然会想到群众路线,提到群众路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价值取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我们相信群众能够组织起来为自己利益而斗争。而共产党的作用就在于为人民指明方向。第二层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从认识论上看的。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  对于群众工作我们曾经有非常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
期刊
摘 要 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蔬菜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基于辽宁省中西部地区168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168位调研对象中有95户种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占样本总量的56.5%,超过半数,说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初见成效;二元Logit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
摘 要 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四川省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企业发展理念落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精深加工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够、推进体制不顺),提出了推进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强化企業主体意识,用大市场观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析透资源优势,在产业聚焦上瞄准靶点;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在原料上优质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