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诗韵——李国盛荷花摄影作品欣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装帧艺术家、画家、摄影家李国盛先生,六十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从事艺术创作四十多年。国盛先生的摄影作品,以人物、风景、荷花著称,犹对荷塘风光情趣横生。他的荷花摄影作品,春夏秋冬皆有映日临风之情,既可独立而视,又可合一欣赏。
其他文献
期刊
龚缨晏,男,1961年生,浙江省象山县人,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海洋文化史、古代地图以及浙江历史文化研究。热心文化公益活动,曾长期在宁波博物馆担任志愿者,2012年被评为“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
期刊
张钰,字涛波,原名张波涛。1967年生于长春市郊新立城镇齐家村,系清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爱新觉罗·显[王子]的养外孙女,毕业于长春大学美术系。自幼深受养外祖母“方姥”影响,
程朱理学以来,“自觉的”中国人纠结于“理”,以为“理”是一个最大的客观必然性.是人人、事事必然遵循的必然和应然。但这个“理”一经语言化,实质上就成为了人对“理”的一种把握。而非“理”本身。这就需要一种建立在认识论反思基础上的对“理”观念何以可能的追问。陆象山在程朱理学鼎盛时就发出了“学者孰不日‘我将求至理’,顾未知其所[未]知果至与否耳。所当辨、所当察者,此也”(《象山集·格矫斋说》“未”字衍——引者注)之叹。王阳明则在陆九渊基础上展开了明证性前提上的本体论、认识论、修养伦三位一体的哲学探讨。
郭道晖教授是德高望重的著名法学家,被尊称为“法治三老”之一。早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年轻的他徒步千余里,流亡湘桂黔川,历尽艰辛,饱受磨难。后来在清华大学博览群书,弃理从文,积极投身革命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在人生最宝贵的中青年时期因刚直不阿、仗义执言,备受迫害,年近半百之时追星赶月,投身法学事业,成果斐然。郭老多次长期身处逆境,但是矢志不渝,情系人民,襟怀坦白,对祖国充满拳拳爱心。郭老身上的很多可贵之处值得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勃兴的审议民主理论是在西方国家代议制民主遭受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其对话性、代表性、公开性的公民参与理念与程序设计主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治理创新公民参与形式、进行民事民议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以审议民主理论为视角,选取了“吉林省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民事民议实践为案例,对我国民事民议实践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中国最早记述高句丽情况的史籍当属西晋时期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高句丽传》,其中记载高句丽“其民喜歌舞”,常于“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说明喜好歌舞、戏乐是高句丽民族的重要特性和习俗,那么作为一个喜擅歌舞戏乐的民族,使用伴奏的乐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相关史料我们可以得知,高句丽民族乐器少有中原汉族的青铜金属等质地材料,大多是以木、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协议的交合,技术、资本、信息的民主化进程被大大加速,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格局,文学世界也因此而被“抹平”,迎来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面状结构”的扁平文学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