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广西A市100家中小型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高于中型企业,两类企业在了解中职学校的途径、参与方式、社会责任感、满意度、困难、建议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政府拓宽宣传渠道,强化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秉持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方法,加强对不同规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研究;建议职校加强实习生管理,深度挖掘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独特优势,与中小型企业开展务实的校企合作。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广西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2-0018-05
  一、调查背景和调查方法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中小型制造业的数量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使其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小型微型企业1 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2015年5月,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97.3%,增长迅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中小企业和中职学校的合作。然而,近十多年的文献回顾表明,虽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探寻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态度和建议的成果增多,但是以中小型制造业和中职教育之校企合作的论文却鲜见。
  为了了解中小型制造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2015年4月,课题组采用修订的2014年的自编问卷,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规模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将企业规模和企业类型分别分为5类和15类,再次委托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调查了广西A市企业226家。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小型企业占总数的71.6%,其中小微型企业5家,小型企业90家,中型企业71家,大型企业52家。就企业类型而言,制造业占66%,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占18.6%。课题组从中抽取了小型和中型制造企业100家,其中小型企业69家,中型企业31家,与中职学校具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分别为92.8%和87.1%。最后使用SPSS17.0软件,主要采用频率分析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形成了下述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一)样本企业了解中职学校的途径
  下页表1的频率分布比例表明,企业通过自身与中职学校的合作行为得以了解中职学校的比例高于通过媒体、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途径。89.9%的小型企业和83.9%的中型企业表示,他们对职校的了解是因为中职学校领导到企业进行考察交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了解学校的比例高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荐。显然,媒体、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企业和中职学校之间牵线搭桥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了解途径的中型企业比例远远低于小型企业。一方面表明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小型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表明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高于中型企业。
  (二)样本企业与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方式
  表2显示,企业参与比例最高的合作方式是“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占87%),其次是“企业参与职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占72%)和“科技合作(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占58%)。
  在9项校企合作类型中,小型企业的7项比例高于中型企业,其中,“企业为职校提供兼职教师”“企业为职校教师提供生产实践机会”“企业参与职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订单式培养”“科技合作(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等5项显著高于中型企业(P<0.05)。虽然中型企业在“企业向学校提供相关教育培训经费”和“提供生产设备”两项的参与比例上高于小型企业,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表明小型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被认为是职校培养方式与企业生产方式可以实现无缝对接的“订单式培养”合作方式,仅为样本企业的32.7%。另外,由于很多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是从高校到职校,理论强,但不熟悉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弱,“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提高职校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引起重视,然而调查却显示,只有3.2%的中型企业为职校提供兼职教师。其背后的原因还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接纳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最高,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方式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型企业自身发展条件较好,技术较为成熟,独立性较强,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从这个角度而言,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也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艰辛,希望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三)样本企业对中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
  表3显示,总体而言,样本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较高,且对人文素养评价高于职业能力。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实习生热爱本职工作(占57.6%)、人际关系好(占74.9%)、虚心好学(占58.2%)、学习能力强(占67.7%),但是仅有45.8%的企业认为他们一来就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任务,且57.6%的企业认为上岗前培训了也难以胜任工作。
  总体而言,中型企业对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显著低于小型企业(P<0.05),如人际关系好、热爱本职岗位,但是小型企业对关键指标的评价,如工作能力和易管理性的评价显著低于中型企业(P<0.05),高达79.7%的小型企业管理者认为“上岗前培训了也难以胜任工作”,仅7.2%的小型企业认为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好管理。制造业以物为工作对象,人际关系好和热爱本职工作虽然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素质,但是并不是制造业的核心专业素质。综上所述,基本可以认为小型企业管理者对实习生的满意程度相对更低,在小型企业实习的实习生职业能力较低,而且较难管理。   (四)样本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
  下页表4的数据显示,小型企业感知的困难更为突出,这些困难大多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经济利益相关。其困难程度与中型企业构成显著性差异(P<0.05)的有“学校认为企业给的支持少”、“实习工资和学校谈不拢”、“担心学生出事故和意外”、“职校更愿意和大型企业合作”。近50%的企业认为“培训实习生比培训学徒工的成本更高”。对于职校实习生管理教师提供的帮助问题,虽然小型企业(占50.7%)和中型企业(占38.7%)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是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另外,仅有11.6%的小型企业选择“没有学校来谈合作”,7.2%的小型企业认为抽不出人手进行管理。认为“职校更愿意和大型企业合作”的小型企业比例(占55.1%)显著高于中型企业(占23%)(P<0.05)。基于与中职学校具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分别为92.8%和87.1%(见表1),这似乎意味着,中职的理想合作企业是大型企业,但也不拒绝与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五)样本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意识
  表5显示,总体而言,企业表现出相当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合计93.7%的企业认为,育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与企业有关。在具体做法上,合计86%的企业愿意接受教师挂职锻炼,95.5%企业愿意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96.2%企业愿意接受实习生实习。
  比例相对低的选项是“培养学生是件光荣的事情”和“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合计67.1%企业具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显然还有待提升。合计60%的企业愿意承担购买保险的责任,低于接受教师锻炼(占86%)、学生实习(占96.2%)等方面的比例。一方面,企业的责任感还有待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求利的经济压力和心态。
  (六)样本企业对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期待
  表6显示,小型企业(占89.9%)和中型企业(占83.9%)更为一致的期待是希望职校与其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合计56%的企业希望职校教师进入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其他方面,两类企业的期待程度有很大的差距,小型企业的比例高出中型企业20%~50%不等,表明小型企业对职校的期待更多。其中,显著高于中型企业的期待是“学校放下架子,走出校门,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 “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 “将中职生交给企业培养,学校进入企业传授文化知识”“希望优秀的实习生留在企业”(P<0.05),其背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和“将中职生交给企业培养,学校进入企业传授文化知识”,中型企业的选择耐人寻味。虽然均关涉到职校人才培养问题,但是其对前者的认同仅为22.6%,而对更为具体的后者,其认同却高达64.5%。以学校为主导的职校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指导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企业深度介入职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亟需解决其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问题。
  (七)样本企业对政府服务校企合作的期待
  表6和表7的对比显示,企业对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期待比例在31.1%至70.3%之间,明显低于对学校的期待(占49.7%~86.9%)。小型企业(占82.6%)和中型企业(占58.1%)对“政府评选和奖励优秀实习企业”的呼声最高,期待程度上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中型企业(占78.3%)对“政府以实习生水平考核校企培养质量”的表态比例显著低于小型企业(占22.6%)(P<0.05)。
  表7数据清楚表明,小型企业更加期待政府的作为,82.6%的小型企业希望政府评选和奖励优秀实习企业,比中型企业高出24%,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8.3%的小型企业希望政府以实习生的水平考核实习生培养质量,比中型企业显著性高出约3.5倍(P<0.05);对于由政府支付实习生的工资,其认同比例为53.6%,显著高出中型企业(32.3%)(P<0.05)。
  令人意外的是,企业对“行业协会向学校提供企业用工标准”的认同度合计仅为31%,中型企业更是显著性低至12.9%。另外,合计44%的企业对“政府出台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的呼声并不高,企业规模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似乎当前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感受到利益的损害。综合前面对样本企业了解中职学校途径的分析,显然,大部分样本企业还不明晰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发挥何种作用,行业协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补位。
  三、调查结论与讨论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企业育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调查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企业和中职学校之间牵线搭桥的作用还有待加强。调查表明,企业通过政府推荐和行业协会工作得以了解中职学校的比例分别为35%和32%,中型企业更是低至12.9%和6.5%。
  政府要引领媒体宣传职业教育,加强企业培养人才的荣誉感。虽然高达93.7%的企业认为职校育人与企业有关,也愿意参与到具体的育人工作中,如接受实习生、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和锻炼、参与职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但是仅67%的企业认为培养学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企业的荣誉感并不强。荣誉感来源于成就感和归属感。接近70%的样本企业也希望政府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实习企业,50%希望根据实习生的质量来评价企业和职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和奖励企业,建立职校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的方式提升企业培养人才的荣誉感,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二)倾听各方诉求,秉持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企业数量虽然达到了统计分析的要求,但是受制于各种限制,并没有执行严格的抽样统计方法,所得出的一些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例如,仅有44%的企业建议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法规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仅有31.1%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可以向学校提供企业的用工标准。这些结论虽然支持当下主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建议,但是支持比例并不高。   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聘请具备教育统计与测量专业知识的中职教育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团队,编制调查问卷,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和其他中职教育的相关主体开展大范围的标准化随机抽样调查,收集实证数据,扎实分析所有企业以及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等相关主体对校企合作的不同需求,同时辅以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企业,深度分析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建议,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对困难的倾诉和对回报的需求,制定尽可能符合各方主体利益的政策。
  (三)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研究
  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研究。中小型企业可以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3年末,全国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8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6%。小型企业在我国呈井喷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以往的研究多将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合并称之为中小企业为分析研究单位。本次调查表明,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在合作困难、社会责任感意识、合作方式、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参与校企合作的小型企业更多,渴望投入职业教育的热情更高,希望得到支持的声音更强烈。
  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活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他们多为民营企业,其创业过程和管理模式及其创业者的个人奋斗对实习生将起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榜样作用;一人多岗的现象有利于实习生熟悉各个生产岗位及其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生产周期短和产品灵活使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得到灵活的应用和巩固,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多种能力;紧凑的管理空间和相对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在正负面清单约束下更好地发挥人文管理的价值;较小的生产规模可实施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更为个性化、细致、周到、尽责和高效的指导,有利于定位师傅的责任和荣誉,等等。中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义和方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四)中职学校应转变思维,加强实习生的管理
  调查表明,企业对实习生的整体满意度,对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均表现出高度的认同,但是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过半企业认为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来自学校的因素,例如中职学校更愿意与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习生的管理教师帮助不大、实习生比正式员工难以管理,校企合作的利益谈判困难,对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评价高于职业能力,实习生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等。在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对象,实习生的工资和实习管理方面,中职学校需要转变思路,一切本着为了学生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实习管理力度,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本研究对中小型制造业和中职学校之校企合作的调查结论或支持或质疑了已有的一些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例如,企业对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评价高于对职业能力评价;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支持当下主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建议百分比并不高,例如44%的企业建议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法规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仅有31.1%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可以向学校提供企业的用工标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活动具有中型和大型企业相对缺乏的一些独特优势。
  本研究的样本企业数量虽然达到了统计分析的要求,但因各种限制,并没有执行严格的抽样统计方法,采用的分析方法也较为简单,仅为频率对比和卡方检验,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建议仅为抛砖引玉,还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EB/OL].[2015-09-18].http://www.miit.gov.cn/n112934
  72/n11293877/n16553775/n16553822/16623135.html.
  [2]李淑云.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需求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5(28):48-49.
  [3]罗德红,唐雁飞.实存与期待: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证研究——以深圳百多家企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25):184-188.
  [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EB/OL].[2015-01-18].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5]谢敏慧.职业教育质量视域下中职生职场表现的调查与分析——以怀化振华职校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4.
  (责任编辑:张维佳)
其他文献
摘要:无锡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是高科技产业聚集之地,亟需大量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以无锡为研究样本,立足无锡产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国际经济局势变革,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方面,通过政策制度、创新联盟、平台打造、教学改革等维度,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价值意蕴;行动方案  中图分
摘要:传统明瑟收入函数将收入看作取决于学校教育、毕业后市场工作经验和毕业后市场工作经验平方项的函数,未考虑在校读书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然而,学生在毕业前往往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了消除估计偏差,使用哈尔滨市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估算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和不含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收入函数。估算结果表明,省略在校工作经验的传统收入函数中教育系数估计值比含有在校工作经验的收入函数中教育
摘要: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比较,评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现状、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05-05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1 世界最寒冷之极  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28℃,而其内陆的年平均气温在-40℃~-60℃,最低气温达-89.2℃,是目前世界上测得的最低气温。与南极相比,北极就暖和多了,它的年平均气温要高出20℃。可以说,北极的冬季相当于南极的夏季,而冬季的南极就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了。  2 暴风雪最强之地  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在它的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阵风可达40~50米/秒
摘要:当前,核心能力正日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重视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产教融合视角探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分别有合作式融合、嵌入式融合、关联式融合、共享式融合、一体式融合、内生式融合等模式,无论哪种路径,產教融合是其核心要旨,提高学生核心能力是其灵魂,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其目的。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能力;产教融合;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珊瑚礁里既有友善的寄居者,也有恶意的破坏者,钻孔动物就是珊瑚礁中的侵蚀者,比如海枣、小砗磲、海胆等。它们遍布整个珊瑚礁,像金属钻头一样使劲钻磨珊瑚礁的骨骼,或是分泌酸液来溶解腐蚀珊瑚礁,使珊瑚礁岩千疮百孔。而且这些钻孔生物都像高速钻头,能在短时间内就钻磨出较深的洞。虽然珊瑚虫有刺细胞做武器,但对有些钻孔藻类并没有杀伤力,所以有些藻类能钻穿活的珊瑚群体,甚至使珊瑚群体最终死亡。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高大、最冷酷、最纯洁、最美丽、最神秘莫测,也最桀骜不驯的一块陆地。  它高得出奇,平均海拔高度有2350米,犹如一个巨人。然而它又是最低的大陆。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在巨大冰盖的重压之下,南极大陆地壳向下弯曲,形成本特莱冰下槽谷,低于海平面2500多米,比北冰洋的平均深度还要深两倍多呢!所以,它又变成了海拔上的小矮人。但在这块几乎与世隔绝的陆地上,却藏着许许多多的地球奇观!  记载
生活在大西洋和北冰洋里的北极霞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它的外表一般是红褐色或者黄色,伞盖直径可达2.5米,伞盖边缘伸出8组共1200只触手,每组触手伸长达40多米,触手末端有带毒的刺丝。当北极霞水母将全部触手展开时,面积可达500平方米,就像天罗地网一样,陷入其中的鱼虾很难逃过此劫,任何凶猛的动物遇到它,也只能束手就擒。
莫笛妈妈将锅里蒸好的米饭盛出一碗,趁热倒进点儿白醋、糖、盐,然后莫笛拿着小木铲,像模像样地搅拌起来。妈妈则开始往锅里倒油,准备摊鸡蛋皮。  莫笛将米饭搅拌好,金黄的蛋皮也出锅了。妈妈一拍手说:“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准备寿司的‘夹心’啦。”只见妈妈将熟蟹肉棒、黄瓜和胡萝卜依次切成细长条,并且变魔术似的从冰箱拿出一盒三文鱼片,放在案板上一并切成长条。  接下来,妈妈把从超市买回来的制作寿司专用竹帘铺在干
摘要:生产性实习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生产性实习案例,针对职业院校的实习活动提出了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见解。  关键词:生产性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