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合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探究

来源 :东方药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与分析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合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三踝骨折疾病的5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随后遵循随机简单化原则将这56例患者分为改良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传统入路组患者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而对改良入路组患者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以及功能评定情况等方面,改良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合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其他文献
临床药学工作是现在社会医学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有利于提升医院诊疗的质量,对临床恰当使用药物、保障医疗环境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中开展的临床医院药学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本文就我国基层医院创立临床药学工作当中现存的缺陷进行探讨.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从我院选取120名病患当成研究样本,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对不同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表现的更高;而在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要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向心内科老年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程贯穿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效果.
目的:针对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对其采用疼痛关爱护理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随机对到本科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另外50例患者采用疼痛关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后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VAS疼痛评分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对其采用疼痛关爱护理法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缓解患者术
目的:急性传染病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探讨个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接诊的82例急性传染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个性护理方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来说,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之后的哭闹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相对更短.结论:针对需要接受治疗的传染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个性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稳定其情绪,缩短患儿的哭闹时间,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目的:药学服务对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以此间在我中心收集的药物治疗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段间患者分别纳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组患者未采取药学服务,研究组患者采取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来探究药学服务对药品不良反应发挥的临床效用.结果: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研究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组间数据相比较,P<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疾病的困扰,比如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在逐渐攀升,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我国民众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诸多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就是其中的榜首.冠心病发病情况多种多样,而心绞痛就是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而心绞痛类型的冠心病很有可能演变为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
期刊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病患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管路凝血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列入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HD治疗并护理的病患80例,通过全盲抓阄方式将其分为常例、预防两组,组均40例.常例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研究组病患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并发风险事件率及满意认可度.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并发风险事件率(12.50%)显著低于常例组(32.50%);研究组病患的满意认可度(95.00%)显著高于常例组(77.50%),比对数据具备差异性统计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要点及经验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6到2020年6月陆续入住我院,接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疾病治疗的60名患者为研究样本,将患者随机划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个性化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调查问卷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前者要显著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在治疗老年慢性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技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共120例,研究时间是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参照组应用CT诊断,研究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椎弓根骨折、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挤压神经、韧带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损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明确影像特征,有效检出疾病,且不良反应少,安全
目的:探究矫正母乳喂养姿势联合薄荷水在乳头皲裂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在江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病区收治的60例乳头皲裂初产妇,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n=30)以及实验组(n=30)两组产妇统一采用标准化母乳喂养宣教,对照组进行矫正母乳喂养姿势训练,哺乳后采用乳汁涂抹乳头和乳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薄荷水给予哺乳后的产妇进行涂抹.应用疼痛程度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