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和D(A)AT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比较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以HAT和/或D(A)AT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1例,总CR率66.2%,中数CR时间13.5月,3年持续CR率33.3%,预测5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25.9%。证明高三尖杉酯碱与蒽环类药无交叉耐药,HAT与D(A)AT方案疗效相似。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用D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完全缓解20例(54.1%),部分缓解9例,总缓解率78.4%。多数2、3个疗程缓解,至87年3月末止,仍有16例完全缓解存活,中数生存期14.4个月。讨论本方案的特点及实施本方案的注意事项。
期刊
期刊
观察了不同高热处理前后正常骨髓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形态、组化及GM-CFU、白血病祖细胞生长的变化,证实40~43℃热处理半小时后GM-CFU的生长较处理前无明显变化,而L-CFU的生长则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性下降。提示L-CFU对热杀伤的敏感性明显较GM-CFU高。为临床用高热治疗白血病,特别在体外用高热净化骨髓后作ABMT提供了重要的有用资料。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检测分析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BPC、TXB2、6-keto-PGF1α, pTG、ATⅢ, vwF,Fbg、FDP、PG等指标的改变,认为急白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临床少量出血由于血小板减少,明显出血则因高凝状态的消耗性凝血病所致。反映急白高凝状态的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TXB2ratio>FDP>vw F>IpβTG或βTGratio>Fb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