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菲律宾的经验研究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言宏观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及其对穷人影响这一课题愈来愈引入注目。虽然关于贫困和不平等的分析常被列入微观经济范围,但最近人们却对于分配问题的宏观方面开始注重起来。这一认识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实施严厉的稳定计划而得到加强。
其他文献
1990年3月,由日本东京大学林健久、高桥彰、植草益、三轮芳朗和植田和男五位经济学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并就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举行了报告会。林健久等对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与运行、市场机制的引进和形成、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以及日本中小企业转承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且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很多见解对于我国目前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分别将他们的发言做一扼要介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6—8日在北京召开。国内外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学者10余人。与会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英国经济学家R·克拉克和T·麦格尼斯在《企业经济学》一书(1987年)的《导言》中较全面地概述了企业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现译介于下。
一、财政困难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苏联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这集中表现在财政的三大平衡表均严重的不平衡。
多数西方国家在过去十年中经历的持续而严重的失业,似乎已经把有关就业分析中的争论推到了理论舞台的中心。宏观经济学在提出对这个问题的相对令人满意而有效的药方方面,似乎也并不更加成功。今天,不仅有过多的互相对抗的理论和模型,而且在它们发展的框架内部和对他们进行批评的标准当中,也存在着不一致。
访日期间,我们同日本国土厅计画调整局的官员就日本国土开发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及我们的一些看法整理如下。
整个80年代南斯拉夫基本上处于长期经济停滞、沉重的外债负担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的经济危机状态,尤其通货膨胀不断发展为恶性通货膨胀,1989年12月的通货膨胀率高达58.8%,1989年与1988年相比,通货膨胀率为2500%。
詹姆斯·科克是美国的一位造诣很高的产业经济学家,现将他的一些观点简介如下: 一、市场的概念 市场是厂商的一个集合地,该集合地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对相同的可购买者供应某种产品,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
期刊
从产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在我国,从“流通革命”兴起以来,已经历30年。这期间围绕着流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无论在数量方面或质量方面称发生了巨大变化。最近,又出现企业发展周期,大约为30年的学说,而对流通革命挑战,企业化完全取得成功的我国的综合超级市场(联营商店),也快要渐渐来到合乎30年周期说的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