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114例鲍曼不动杆菌HAP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为耐亚胺培南组和非耐亚胺培南组。比较两组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对耐亚胺培南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11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耐亚胺培南菌株66株(57.89%),非耐亚胺培南菌株48株(42.11%)。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组(P<0.01)。两组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分、血浆白蛋白水平 ≤25 g/L、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时间≥7 d、广谱抗菌药物使用≥14 d,以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HAP发生的危险因素(χ2=13.06、6.86、25.40、15.09、17.87、21.46、17.94、6.91和10.10,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气道的建立[OR=72.014,95%可信区间(CI):19.566~265.061, P<0.01]、广谱抗菌药物使用≥14 d(OR=3.892,95% CI:1.092~13.879, P<0.05)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应尽可能减少有创操作,严格控制抗菌药物长期和联合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在乳腺癌二线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以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住院接受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临床疗效评价为稳定,改行NP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动态增强MRI并参照RECIST1.1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实施手术后参照Miller-Payne病理评价标准进行组织病理学疗效评价,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共33例患者
期刊
目的应用肝酶、肝脏超声和肝脏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MRS)3种方法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病构成谱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代谢科1069例住院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和肝脏1HMRS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2DM人群肝酶升高检出率28.7%(307/1069),其中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临床症状谱特点及其对肿瘤诊断时间的影响。方法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院日期在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共1798例,采用系统抽样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00例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复习住院病历并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肿瘤TNM分期等;收集其他信息包括:(1)结直肠癌的首发症状:最早出现的肿瘤相关的症状或症状群;(2)结直肠癌的就诊症状:导致患者就诊的症状
期刊
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犬前列腺部尿道再上皮化的修复过程,并探讨基底层细胞角蛋白(CK)34(CK34βE12)细胞在再上皮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只老年家犬行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分别于术后3、7、14 d序贯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前列腺部尿道上皮细胞CK3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3 d手术创面未见CK34阳性表达细胞;术后7 d可见连接成片的CK34阳性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