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La对金属表面粉末渗锌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结构件表面经粉末渗锌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渗锌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但渗层结构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在金属结构件表面渗锌处理的渗锌剂中加入不同掺杂量的稀土元素La (0%, 1.3%, 2.7%, 4.0%, 5.3%,质量分数),采用SEM观察表面形貌、XRD测定物相以及占比情况、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生成超高分辨率的3D表面形貌图像以评估表面粗糙度特性、纳米压痕(Nano Indenter G200)研究渗层的硬度评估其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渗锌剂中添加4.0%稀土元素La可以更好地改善渗层的微观结构,增加渗层中柱状致密的δ相使渗层组织细化且致密,减少凹坑裂纹等缺陷的产生,提高渗层的均匀性。渗层在厚度方向上硬度有所提高,并且硬度分布更加均匀。通过测量材料开路电位(OCP)、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添加4.0%的La元素形成的渗层耐腐蚀性能更好。
其他文献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关于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具体的要求和建议,一些文献中也有详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量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量表是教师可以接受并容易操作的?否则再完美的评价方法也难以贯彻落实。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考
期刊
一、数学抽象的教学1.对数学抽象的再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中的基本思想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这三个基本思想同时作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数学核心素养"六核"中的前三个,说明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数学抽象作为基本思想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释了数学抽象的定义、内涵、地位、作用、具体
期刊
数学认知是指个体不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心理活动。学生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个体的数学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方法、元认知、非智力因素等。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因而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下面主要讨论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三个方面: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结构。概念既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命
期刊
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笔者在《小学数学教育》1993年第1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的文章,简要论述了这个问题。基本观点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明确教师围绕着教学所做的一切工作,主要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为了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明
期刊
在丰富多彩的语言类节目的大江大河中,一种新型的脱口秀赛制正悄悄崛起——以李诞、王自健为首的《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节目所代表的,围绕设定的主题进行比赛的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也意味着人们的"口味"悄然发生了变化。笔者以脱口秀选手呼兰的决赛稿为例,谈谈我对脱口秀的语言艺术和技巧的几点思考。
期刊
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逐渐代替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但其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并研究了低水平同质化发展、缺乏合作互补发展机制、“极化效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不同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本文对数学模型思想的本质、路程模型、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概括,结合案例进行解读。与模型思想相关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核心素养等层层递进,构成了模型思想的数学本质。构建实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重点体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整体自主建构、掌握重要思想方法、培养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
安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国家统计标准,明确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内涵和行业界定,利用经普资料和2010-2020年企业年报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行业结构、区域分布和企业规模进行结构化分析,测算“十四五”期间实现万亿跨越的可能性及路径选择,提出全力打造首位产业的对策思路,明确加快新一代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语文要素作为打开统编教材的一把钥匙,教师需要深入思考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路径,在探因、悟情、取法和改进中推进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双向发展,以基本语文知识、必需语文能力、适当学习策略和良好学习习惯为导向,引领学生在学习、交流和运用中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导向下建构学生科学化、发展化、创新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成为有建设能力、创造能
期刊
部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鲜明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的每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维度,为落实语文要素设置了不同层级的认知阶梯和实践平台。同一单元中,课文所呈现出来的具体位置,不仅决定了课文在整个单元的重要程度,同时也依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顺序。因此,教师要遵循编者编排用意,针对单元课文不同的位置,把握文本落实语文要素的侧重点,全面而立体化地构建单元教学的训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