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万鳄之湖的秘密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鳄鱼是地球上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非洲尼罗鳄更是以其硕大的体型和残暴的攻击力令人胆寒。如果在一个湖泊中生活着1万条尼罗鳄,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景象呢?
  在地球上就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地方,它就是非洲赫赫有名的万鳄之湖——图尔卡纳湖。
  漠中宝石
  非洲的肯尼亚可谓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那里绿草遍野,一望无垠,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动物。不过,肯尼亚北部是一个噩梦般的地方。
  如果乘坐飞机穿越肯尼亚北部地区,你会为造物主的残酷和不公感慨不已:脚下的土地极度干旱,沙漠茫无际涯,触目处一片荒凉,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在这里生存。飞机不停向前飞行,突然,茫茫荒野中出现了一方醒目的蓝绿色,仿佛是镶嵌在沙漠里的一颗蓝宝石。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蓝绿色越来越大,终于,一个美丽的湖泊出现在眼前。
  这个蓝绿色的湖泊就是非洲著名的内陆湖泊——图尔卡纳湖。它不仅是肯尼亚境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
  虽然周围都是沙漠,图尔卡纳湖却呈现出惊人的美丽。这个面积6405平方千米的湖里,生长着大量的蓝藻。蓝藻漂浮在水中,使得整个湖面呈现出可人的蓝绿色。站在湖边,微风轻拂,湖面碧波荡漾,让人恍惚置身于梦境之中。湖中还有3个小火山岛,如珍珠般点缀在碧波之中,看上去美轮美奂。
  不过,看上去异常美丽的图尔卡纳湖中游荡着一个个可怕的恶魔,湖岸边也卧着晒太阳的庞然大物——非洲尼罗鳄。
  身世之谜
  尼罗鳄是地球上最大的鳄鱼,它们体长达五六米,体重可以超过一吨。凶猛残暴的尼罗鳄不但能够攻击角马、水牛等大型食草动物,对人类也时常发起袭击。
  每天,当太阳升起时,图尔卡纳湖的岸边便卧满了享受“日光浴”的尼罗鳄,它们张开大嘴,面目狰狞,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湖面上也不时可以看到尼罗鳄游动的身影。图尔卡纳湖的尼罗鳄数量十分庞大,它们占据了整个湖泊,数量达到了令人恐怖的1万条。
  你可能会问:这么多的尼罗鳄是从哪里来的呢?
  顾名思义,尼罗鳄一般生活在尼罗河及其支流里,而图尔卡纳湖是一个独立的湖泊,四周都是茫茫沙漠,尼罗鳄想穿过沙漠到达这里,估计走不到半途就会被沙漠里的高温烤成鳄鱼干了。
  要解开湖中尼罗鳄的身世之谜,就得先弄清楚图尔卡纳湖的来历。翻开图尔卡纳湖的“家谱”,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湖泊的来历并不简单:它形成于几千万年前,人类的远祖也曾在湖边生活过,他们在这里打渔、狩猎,并从这里起步,慢慢走向全球。因此,图尔卡纳湖还获得过“人类摇篮”的美称哩。
  通过科学考察,专家们发现,最早的时候,图尔卡纳湖是和尼罗河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图尔卡纳湖是尼罗河的上游。为了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尼罗鳄们顺着河道,成群结队地来到这个湖里生活。后来,气候发生了变化,随着严重干旱的来临,连接图尔卡纳湖和尼罗河之间的通道慢慢中断,代之而起的是大片沙漠。因此,尼罗鳄们再也回不到尼罗河里去了,它们不得不世世代代在湖里“定居”下来。
  生命之湖
  尼罗鳄体型巨大,它们的食量也十分惊人,一条成年尼罗鳄一顿可以吃下几十千克的肉,它们的胃液酸性极强,动物的骨头和皮毛也会被消化得一干二净。虽然饱餐一顿后,它们可以一年都不再进食,但1万条鳄鱼要生存下去,必须得有大量的肉食供应。
  这些鳄鱼的食物从何而来呢?
  先来看看图尔卡纳湖周围,湖泊附近的环境十分恶劣,这里全是沙漠和荒地。白天,在烈日炙烤下,沙漠里的气温可以达到50℃,地面温度则更高,足可以把鸡蛋烤熟。湖周围温度虽高,降雨却少得可怜,常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往往雨还没下到地面,便被高温热浪蒸发殆尽。由于极度干旱,图尔卡纳湖周围只有一些超级耐旱的植物扎根,它们稀稀疏疏地生长在灼热的沙地上,动物们则踪影全无——没有任何动物肯冒险在这里生活。
  很明显,湖周围的陆地上是没有任何食物可供鳄鱼们享用的,它们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那片让它们安身立命的蓝绿色湖泊。
  人鳄争食
  尽管图尔卡纳湖周边极其荒凉,湖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盛产尖吻鲈、虎鱼、多鳍鱼等鱼类,特别是尖吻鲈可以长到两米,体重可以达到上百千克。正是它们的存在,为尼罗鳄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每天,尼罗鳄除了晒太阳,就是在湖里游来游去,肚子饿了,花不了多大力气,便可以捉到一条鲜美的鱼儿充饥。
  那么,图尔卡纳湖的这些鱼又是吃什么长大的呢?秘密就在蓝藻身上。由于湖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十分适合蓝藻生长,因此,蓝藻在这里铺满了整个湖泊,这为小鱼及一些水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大鱼又以小鱼为食,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物链。
  尼罗鳄依靠湖里的鱼生存,生活在湖边的人们也不得不以鱼儿为生。这里生活的土著人叫埃尔莫洛,意思就是“吃鱼的人”。因为周边的土地几乎不生长任何农作物,所以,埃尔莫洛人几乎全部以打渔为生。他们经常划着独木舟撒网,或者手持长矛到湖里捕鱼。人要捉鱼,而尼罗鳄也当仁不让;很多时候,人鳄之间便会爆发激烈的冲突。每年,这里都会出现人鳄大战的场面,鳄鱼们被一次次赶到湖的另一边,埃尔莫洛人遭到尼罗鳄袭击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然而,最严重的还不是人鳄之间的冲突。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图尔卡纳湖的水位正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下降,这使得湖水的碱性和含盐量越来越高。科学家指出,如果湖水水位持续下降,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尼罗鳄和埃尔莫洛人的生存,万鳄之湖的情景也可能会随之消失。
其他文献
翻译家杨苡今年102岁了。近年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一直在为她做口述回忆录。这一过程不像专门的访谈,他们就如往常聊天一样随意。余斌说,“碎碎念”恰是杨先生自述的特点。  杨苡与李尧林、巴金兄弟的书信往来,如今已是文坛佳话。不过在杨苡的“碎碎念”中,这段经历还有许多珍贵的光影片断鲜为人知,下文即对这部分内容的节选。如果你读过巴金的《家》,也许可以在杨苡的回忆中读到更丰满的觉民和觉慧,他们在现实中
30岁女孩卡珊德拉过着双面的人生。  在夜里,她是混迹于各个酒吧的风尘女子。她每夜都假装烂醉如泥,而每夜都会有“好心”男子前来,将她从困境中解救。但无一例外地,这些“好心”男子把她领向的终点站,是他们的家中。而无一例外地,卡珊德拉会让试图与她发生关系的登徒子们大吃一惊,尝到趁人之危的代价。  但在白天,卡珊德拉是个不思上进的大龄少女。穿衣与化妆风格浮夸幼稚的她,仍然与父母住在一起,安于为咖啡馆打工
最大的机动购物车  8.23米长,4.75米高,2.43米宽。要多大的钱包才能填满这个巨型机动购物车呢?美国人弗雷德里克·莱夫斯特克做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虽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能不能开进超市的限高门还是个问题。  最长的高尔夫球杆  丹麦专业高尔夫球手卡斯特恩·马斯用一支4.37米长的高尔夫球杆把球打到165.4米开外的球洞里。一杆打出去之后他还得再在头顶甩两圈杆子才能保持立定,否则就会因为
俄罗斯媒体《观点报》23 日报道称,9 月 22 日在特维尔州举行演习期间,俄罗斯空天军一架最新型的苏-35S战斗机,意外用30毫米机炮开火击落了一架同样参与演习的苏-30SM战斗机。被击落的战机坠毁在距离特维尔州霍季洛沃机场45公里的一处森林中,机组人员成功弹射跳伞,着陆后被搜救人员找到,并送到了附近机场,并无大碍。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可能是一连串错误导致的。在起飞前,地勤人员并未检查这架战机
在歷史的迷雾中,撒马尔罕沉睡了数个世纪,造访过这里的旅行者屈指可数。  或许正因如此,撒马尔罕成了人们想象中的“亚特兰蒂斯”。歌德、济慈、亨德尔……全都幻想来到这里1  很少有哪座城市神秘得如同幻影。  撒马尔罕曾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庞大帝国的首都。但与开罗、大马士革或伊斯坦布尔不同,撒马尔罕深锁于内陆深处,对东西方来说都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缘。16世纪以来,战争、劫掠和地震,几乎使它变成一座鬼城
渔民在青岛红岛渔港码头收购海星。图/IC photo泛滥的海星  下午两点的码头最是喧闹。“水里的(暗)流多了,不方便出海捕捞。”红岛人习惯这么解释潮汐的变化。刚把船靠岸的潜水员在岸边洗了把脸,便匆匆上岸转动塔吊。塔吊的一端连着钩子,吊上来满满一桶海星。尚留在渔船上的另一名潜水员也趁势拉着吊桶一同上了岸。  一个吊桶能装三百多斤。当日海里有大流,陈世良的这条渔船只捞上来一千多斤海星。塔吊移动了四五
决定去郑州,是20日晚上,当时关于地铁5号线的一些视频已在微信群流传。我看完觉得应该去采访。  这是我第一次跑大型水灾现场,首先查看了各种可能的交通方式,最后选择7月21日的高铁,买好票时已将近晚上11點。我开始准备物资,听说前方断水断电,又在外卖平台紧急买了手电筒、雨衣、压缩饼干等,拿了很多常备药出来,等东西全部送到,已经是夜里两点。  21日上午多趟高铁停运,包括我买的那趟。我想了很多替代方案
《悬础》施惠《悬础》施惠镜与凳  阳春三月,乌镇西栅露天电影院的广场,出现了一对巨大的不锈钢凹凸镜面。  在过客看来,镜子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好像植物钻破泥土,原因不同,逻辑一致。它们直立在广场正中央,不由分说夺去所有进入广场的视线——用“夺去”或许还太过轻巧,不如说是“吞噬”——周边有冠顶成伞的古木,有满是屋漏痕的白墙,有青灰色的砖瓦,都没得选择,这对双眩镜霸道地将它们噬进了自己的平面空间里。一
8月5日,印度政府突然通过总统令,废除保证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宪法第370条,将自治的查谟-克什米尔邦拆分为两个中央直辖区,同时调集军队进驻当地,实施宵禁,拘留了当地一百多名政治人士、活动家和学者,并中断互联网,钳制舆论。莫迪此举,等于中止实行了近70年的印度版“一国两制”。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分治时的遗留问题。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最多时存在554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所有土邦加起来占英属
小先在课堂上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趴在桌子底下,或者在过道爬行,这样他会觉得好受一点奇怪的孩子  仔細回想起来,凌小先在小时候就有一些奇怪的举动。四岁时,他去上英语兴趣班,常常课上到一半就跑出教室,老师拦也拦不住。玩击鼓传花时,他会冲动地把传递的东西扔出去。那时候,小先的母亲凌阿斯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比较淘气。  也有一些难以解释的行为:小先不能忍受手机充电器插在插座上,每次看到都要拔下来;走路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