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育心无痕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物理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物理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滲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物理学本身就是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底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将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通过物理概念规律磨练学生勤奋踏实的意志品质
  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如物理教材中讲到物体的运动时指出:“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霍赫就指出:“宇宙间一切都在运动。自然的本质就是活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然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看到没有一部分是绝对静止的,一切存在物只是继续不断地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在产生,壮大,衰退和消亡。”借此,我们就可以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整个社会在不断向前运动。又如讲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亡,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永动机是永不能诞生的,这被称为19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中没有“永动机”。教育学生要有勤奋,踏实的意志品质,不要投机取巧,患得患失。
  二、利用教材内容、课后习题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教材中能找到许多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的素材。在“动与静”这一节中,课后习题是这样引入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物,舟中人是运动;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精致的”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顺水轻舟的运动及其快捷程度,学生在学习了“动与静的判断方法”之后,再看到这首诗句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运动之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物理教材中还有许多阅读性材料,如“信息窗”其中有天壇回音壁、热岛效应,航天服的应用,磁悬浮列车等,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结合多媒体的演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学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物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游历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科学家们不仅给人类留下了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人文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的精神文明留下了巨大财富。例如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为“钋”,她身在他乡却心系祖国,曾多次回波兰,并创办了华沙研究院。为了祖国,她远涉重洋,把从美国带回的一克镭,捐赠给了这个研究院,她的爱国精神为世人所敬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条件,隐姓埋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工作着,直到身患绝症离开人世,方为人们所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并将之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树立,人生价值的升华,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性科学态度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材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滲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还将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正确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实验中,学生通过多次的思维碰撞,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再通过动手实验得到了正确的实验规律。学生从中既培养了规范、严谨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不怕失败,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体协作精神,体验到实验探究的艰辛。物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侧重于智慧的启迪,德育教育则包含智慧的启迪,人格的陶冶和行为的矫正。
  五、利用物理美提升学生美学修养
  海森堡曾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其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在物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许多物理运动图像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又如物理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物理命题与物理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物理中的奇异性等。宇宙、地球、分子、原子、核与粒子,就像交响乐团的各种配器,演奏出物质运动的雄浑主旋律;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之间相互渗透,还与其他学科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其节奏、韵律体现了层次和谐美。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引导获得物理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物理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物理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课程改革也逐渐深入,新课程理念同样得到广泛实施,教师也渐渐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到高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也同样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应该采取化简为易的方式去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知识深度化简为易进行策略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教学策略  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教师只有善于体察学生的个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以素材积累来说,教师并没有形成较强的素材积累的意识,使其在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素材积累意识和习惯,如此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素材的掌握少之又少,那么其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难以运用优秀的语言,组织优美的句子,提高语文作文水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对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高中教学体系结构的调整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重点的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解题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良好的解题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则应当顺应新课程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期刊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蕴含的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语感直接影響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以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阅读中积淀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的教育依旧有不少不足之处,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为此也对小学数学创新教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教法创新  小学数学的创新必须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当中,结合现阶段学生的的固有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引导学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新的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设计问题情境。要加强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还应该注重日常生活实践应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自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的生物教学正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课堂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自由,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变革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尴尬的教学问题:教学中既没有落实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没有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初中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提高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理念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而化学正是一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介绍,以期打造初中化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 有效课堂  在当今教育教学环境下,生活化因其特有的优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喜爱。然而,就目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