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家通过有效运用大数据的方式,对企业信用与风险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化管控,并依托完善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使纳税信用评价范围逐步扩大。尽管国家整体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力度逐步增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欠佳等诸多因素,导致最终的管理成效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控策略。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与防控的作用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则是我国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税务风险管理则是企业营运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风险识别与防控则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着以下诸多作用。首先,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税务违法行为,并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企业在日常营运过程中,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会对企业的各项营运行为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以此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出适宜的风险应对策略,防止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较低等级,保障企业融资等经营行为的正常进行。其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高质量的税务风险识别与防控工作,可以防止企业出现税务问题,进而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税务环境。具有综合素养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企业运行机制,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推动企业获得持续性发展,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税务风险管控工作足够的重视
  尽管我国多数企业逐步认识到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些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存在认知上的不足,亦或者将过多经营重点放在企业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纳税信用评价系统的逐步完善,企业极易因未重视税务风险管理而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而阻碍企业融资活动等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对税务风险存在认知上的不足
  企业在营运能力、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且企业对税务风险也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有些企业因对税务风险认知有误,进而无法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出适宜的税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部分企业在遇到税务问题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无法制定出专业化、适宜的风险防控策略,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营运活动的安全性与持续性。长期缺乏完备的税务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风险抵抗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在税务风险管理上的资金投入有限
  企业在日常营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税务风险。为了保障企业营运安全性,很多企业会通过税务风险管控科学合理规避企业中潜在或者已经存在的税务风险。然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有些企业为了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亦或者未科学合理认知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上的资金投入有限。一旦企业出现税务风险问题,企业往往缺乏防范能力,无法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导致税务风险逐步加大。当企业无法科学合理平衡税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二者间的关系时,企业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机率就将大大增加,进而将降低企业的税务行为信用等级,影响到企业持续性发展。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整体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纳税信用评价指标运行情况来看,往往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越完善,风险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经营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所制定的内部管理规范一旦未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与优化,将会导致企业补缴税款满足不了稽查或者纳税评估工作需要。由于企业无法每年及时增加评分,或者因为一些较小的差错被扣分,进而使企业在纳税人评级中无法获得良好的信用等级。当企业信用等级低于A级时,不仅不利于企业有效规范纳税行为,还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难度,而且企业信用等级长期维持在较低层次时,直接会给社会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策略


  加强风险识别与管理力度
  企业需要正确认知税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情况,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与资金等。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企业应组建一支高专业素养的税务风险管理团队。在招聘环节,要全面考查应聘者的税务风险管理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并坚持择优录用原则,保障职工的整体素养使之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其次,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企业应结合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变化,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帮助工作人员更新与优化工作理念、知识储备同时增强专业技能等,以此推动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税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掌握的专项技能高效地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及时发现企业日常营运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在风险识别环节,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要不惧困难,积极应对潜在或者存在的风险隐患。面对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要结合相关文件内容,科学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引发的负面影响。最后,在税务风险识别环节,工作人员要加大风险识别预测力度,以此最大程度上提高税务风险管理质量与效率。
  加大税务风险排查力度
  企业存在税务风险问题,一方面是企业对此项工作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识别中存在失误等。因此,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需要加大风险识别与管理力度。首先,企業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全体工作者认识到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性,并增强全体企业员工的纳税意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防止企业出现逃税或者漏税等行为。其次,要及时辨别企业内部存在的税务风险因素。企业内部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往往具有着多样性,比如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员工业务素养等,均有可能引发税务风险。面对不同的税务风险因素,管理人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引领员工积极辨别企业内部存在的各项税务风险因素,激励员工纳言献策,从根本上减少税务风险问题。再次,管理人员要全面分析企业营运中的各个涉税环节。通过全面把控各个环节,将其中潜在的税务风险因素及时排查出来,并结合具体风险制定出适宜的风险防控策略。   加强风险识别系统信息化建设
  首先,企业应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在遵循国家相关税务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保障企业财务会计系统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及企业会计信息的输出要符合现有法律法规。其次,企业应结合业务特点与成本效益原则两方面,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此将信息技术高效地应用到风险识别与防控工作中。企业可以结合本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建立起完备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以及有效减少税务风险信息产生、处理、传递与保存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
  有效识别与防范企业重大事项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
  企业营运中的重大事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性规划、重大营运决策、重大营运活动等。企业重大事项一旦存在较高的风险,将会直接引发税务风险问题。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关注企业各个重大事项,一旦发现税务风险问题,就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作,制定出最佳的税务风险管理方案。
  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防控预案
  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应全面分析税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税务风险转移、小心管理与承担策略。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税务风险问题,应该及时规避,防止税务风险问题影响到企业正常营运与市场竞争力。对于一些影响程度较高且发生几率较小的税务风险问题,则可以采取小心管理策略。对于一些影响程度较小且发生几率较小的税务风险问题,则可以采取承担策略。
  有效细化风险识别
  首先,企业应结合日常营运活动,有效收集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并保障所收集信息的完整性、持续性。结合所收集到的信息,有效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或者各个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稅务风险因素。其次,结合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有效细化各个风险识别任务。有些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企业可以结合各个分支机构具体情况,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团队,并将具体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最后,企业可以对税务风险进行动态化识别,并完善基础数据库,为后续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动态化的税务风险识别体系,企业可以定期评估原有的税务风险,并及时跟进新的税务风险。在税务风险识别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税务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以此保障税务风险识别的质量与效率,并为税务风险识别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现实中,税务风险识别体系也可以为决策者分析、处理税务风险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税务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家逐步给予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在现实中,有些企业因对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工作存在认知上的错误,或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欠佳等因素,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效甚微。为此,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内容结合企业税务风险识别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税务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并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税务风险问题。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探究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23):197.
其他文献
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共享发展的背景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完全契合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改革方向。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社会治理的典范,其乡镇治理新平台、基层自治、文化治理建设等做法,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更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应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之精华,探索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基层治理路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槐奇岭村的刘运桃,当了几十年组(队)长,大家都叫他老刘。他带领全组24户80多人学科学、用科学,全组水稻双季产量过吨,瓜果飘香,邻里和睦,成为从省至乡关注的科技示范组。学用《湖南农业》是他的重要秘密武器,他爱人说:“用什么品种,打什么农药,甚至家里有解不开的家务事,大家都会找他帮忙。”
沅江市漉湖芦苇场合兴洲管区的唐运清夫妻两人因患有慢性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微薄,家境贫困,一家人生活十分艰辛。2014年,唐运清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唐运清通过学做铝合金门窗,1年收入10多万元,成功脱贫摘帽,不仅还清了多年的债务,还建了新房。
Light coming from remote galaxies is redshifted and it is accepted that redshifts are produced by every galaxy running away from each other in a particular manner.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g
(续第7期第52页)七、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李某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案2020年12月24日,根据群众举报,经前期蹲点摸排,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望城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区公安分局组成联合执法行动组,对长沙市望城区黄金大道清泉水业旁一生猪私宰点进行突击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生猪6头、已屠宰生猪2头、生猪产品433千克、屠刀10把、挂钩40副、杀凳2张、磨刀棍2根,控制涉案人员7名。
传播是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的过程,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载体;而营销活动的过程其实也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大众消费者的过程,这种媒介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的,又是怎样影响影响传播活动的?本文通过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内涵、发展,探讨分析了大众传播媒介在营销活动中体现的营销传播特征。  1940年,加拿大经济史学家英尼斯在研究
近二十年来,移动通讯技术及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企业营销活动在营销环境、营销方式及营销价值等多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媒體营销活动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触及潜在的目标人群,搭建企业与消费者的高效互通机制,同时,经营者可以通过数据化手段对营销活动的传播效果实时监测并能及时跟踪市场竞争对手的反应,从而及时对营销策略做出调整,降低营销费用的浪费,获得预期营销效果。企业在享受着
我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国家发展需要,也是农村发展需求。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也能对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意见,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讲述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会阐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与战略选择,希望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系列性参考意见,并有效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引 言 
课余训练是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的必要途径。本文综合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详尽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是培养竞技体育基础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形成良好人格。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及身体情况。多数同学选择在晚上进行训练,建议晚上适当的开放场馆,为学生提供运动场所,同时学校组织老师指导,减少学生因技术动作而造成运动损伤,从而减少身体状况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
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是我国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建立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决定的。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面临着企业分散、规模小、投资力度弱、涉及面广泛而不精等问题。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层次低,缺乏成熟的发展体系,使得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业态发育十分稚嫩。文化产业中企业发展缺乏充足的融合动力,在体制机制建设和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文化产业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