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塑造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体、骨组织、软组织和修复体形态是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交界美学的4个构成要素,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位于这4个构成要素的交界区,是粉色美学的重要表现区。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穿龈轮廓的塑造也涉及数字化技术的大量应用。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塑造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患者男,52岁,因“劳累后呼吸困难2个月,发现皮肤结节1个月”于2016年5月就诊我院,皮肤结节病理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淋巴结病理符合结节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肤结节缩小消失,但纵隔淋巴结进行性增大,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最终诊断结节病合并结核感染可能性大,抗结核疗程18个月,随访5年病情稳定。
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例NEMO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MSM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男,16月龄,生后11个月出现反复发热,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伴淋巴结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不佳转入我院PICU。入院强化抗结核治疗并多次行支气管镜清理病灶,病情经久不愈,多次检测发现细胞因子组白细胞介素(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后经全基因二代测序:NEMO基因突变半合子突变,突变位点为C.189 4A>C(chrX;153770671),其外祖
期刊
本文报道2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其中1例以活动后气促为主要症状,另1例以间断咯血为主要症状,2例患者保守治疗后症状迁延不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均获得痊愈,且随访至今症状未见复发。血管内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作为肺动静脉瘘首选治疗方式,但其远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期刊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分布于皮肤、黏膜、眼部和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预后较差。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资料,应用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PD-1)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
期刊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重大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会出现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反之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增加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性。而普雷沃菌属是新发现的一种与炎症疾病紧密相关的肠道微生物,且在结核患者体内有明显的丰度变化。故该文就肠道微生物普雷沃菌与肺结核之间相关性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和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可以降低慢阻肺患者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接种时机与复种、疫苗种类选择等尚存争议。本文主要对慢阻肺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相关研究和接种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肺癌是当今病死率最高的两大呼吸系统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机制非常复杂,为更好理清两者关系,本文从免疫角度和基因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逐一梳理。其中,免疫聚焦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固有免疫和B细胞及T细胞的获得性免疫及氧化应激角度,基因聚焦遗传易感基因和调控microRNA角度。本文全面阐释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机制,以期对未来机制的研究、诊断和靶向治疗等临床方面的探索提供有益方向。
期刊
下呼吸道感染在我国所致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巨大,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早期快速检测,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途径。经典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等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存在如操作复杂、耗时长、阳性率低等诸多局限,因此,临床实践中迫切需求呼吸道病原体的新型快速精准检测方法。近年来,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其具备长读长、设备便携、可进行实时测序和直接分析等技术优势,使其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病原学诊断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将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病原学快检提
期刊
背景:患者接受可弯曲支气管镜(FOB)检查过程中能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支持中获益。本研究比较经FOB完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中,比较HFNC和标准治疗时气体交换、肺容积以及膈肌功能之间的差异。方法:共纳入36例门诊FOB的患者,随机分到标准治疗组(对照组,18例)或HFNC组(试验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FOB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基线(T0)、支气管镜插入时(T1)、气管镜操作结束时(T2)、操作结束10min时(T3)]以下参数的变化:血气分析、严重低氧事件、呼气末肺阻抗(end-ex
期刊
恒牙外伤牙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牙损伤的常用方法,为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外伤牙的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撰写了恒牙外伤牙固定术的适应证、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的专家共识,适用于牙外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后再植的保存治疗,也适用于外伤牙固定前的术前评估和预后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