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之举.文章就课程思政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微生物学专业课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在微生物学课程中有效实施进行了探讨,以确保以微生物学教学目标为立足点,自然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的目的,进而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
其他文献
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TEOS为硅源制备了有序介孔二氧化硅SBA-15,?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有序介孔碳(OMC).?小角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测试结果均证实SBA-15与OMC具有高度有序的孔结构、相对较高的比表面积,?且孔洞平均尺寸分别约为7.5?nm和3.3?nm.?分别采用固相反应法和浸渍填充法制备了OMC/SBA-15复合材料和OMC@SBA-15及CuO@SBA-15复合材料.?随着OMC和CuO质量分数的增大,?3种复合材料中o-P s寿命 τ4和其强度I4均减小
通过评价香菇野生菌株发酵产多糖性能,筛选高产香菇多糖菌株.以采自长白山野生香菇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6株菌株和2株人工栽培菌株为出发菌株,对不同发酵培养时间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胞外多糖含量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体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胞内多糖含量和胞外多糖得率变化趋势不同,筛选的菌株CB0903培养至第14天时,菌丝体生物量为13.77 g/L,胞内多糖含量为0.3024 g,胞外多糖得率及其含量分别为3.30 g/L和0.2839 g,总多糖量为0.5863
为研究市售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分两个季节从雅安市雨城区采集351份生鲜猪肉样本,采用K-B法检测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技术对分离株的mecA基因、传统肠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基因、杀白细胞毒素基因、溶血素基因和脱皮毒素基因进行分析和agr分型.结果表明,夏、冬季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5.28%和28.69%;分离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受性最强;5种传统肠毒素的检出率为80%,sea、sed的检出率均为4.11%,seb、sec的检出率均为12.33%;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基因的检出
近六十年来,?以硅为核心材料的半导体技术,?特别是CMOS集成电路技术推动了人类信息社会的深刻变革,?但也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和工程极限,?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性碳纳米管具有高迁移率、超薄体等诸多优异的电学特性,?因此成为后摩尔时代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有力候选.?基于碳纳米管的碳基电子技术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在材料制备、器件物理和晶体管制备等基础性问题中也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其产业化进程从原理上看已经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碳基电子技术在后摩尔时代的本征优势,?综述
纳秒级高压脉冲电场的生物医学应用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相比于微秒和毫秒级脉冲电场,?高压纳秒脉冲电场不仅能够导致细胞膜结构极化和介电击穿,?产生膜电穿孔,?还可以穿透至细胞内部,?引发诸如细胞骨架解聚、胞内钙离子释放及线粒体膜电位耗散等细胞器生物电效应,?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及其细胞器生物电作用的物理模型;?然后对高压纳秒脉冲电场与细胞骨架、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亚细胞结构的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强调高压纳秒脉冲电场的细胞器作用与细胞死亡、细胞间通信
“去水增金”是国家对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基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建设标准,依据多年课程建设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思路.发挥教研室工作职能,构建教研室教学共同体,依据专业培养需求设计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体现课程的“高阶性”;采用“互联网+”等线上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创新报告等线下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学模式,加强课程的“创新性”;注重学习过程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具有宽带吸收、窄带发射、发光量子产率高、发射波长连续可调等优点,?是制备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探测器、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优质材料.?单量子点光谱能够消除系综平均效应,?可以在单粒子水平上获取量子点材料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及与其他材料间的电荷、能量转移动力学等.?相关研究结果能够指引量子点材料的设计和为量子点的相关应用提供机理基础.?另外基于单量子点可以开展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制备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源等.?本文综述了单量子点光谱与激子动力学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单量子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盒4段含气层普遍具有低阻特征,识别难度较大,且成因机理尚不明确,制约了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盒4段致密气藏天然气高效开发,在总结该区低阻气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岩心分析、地层水组分、测井、试气和生产资料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区内气层低阻成因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低阻气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有两个方面,宏观上主要由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从根本上决定储层的岩性、孔隙结构及地层水特征等,控制低阻气层的发育及分布;微观方面主要是因复杂孔隙结构引起高饱和度束缚水(毛细管水)而形
针对页岩油藏焖井开发过程中,合理焖井时间难以确定、影响因素多、计算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页岩油藏合理焖井时间优化研究.基于Y区块268口压裂水平井物性与施工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合理焖井时间的循环优选计算,并生成机器学习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多变量线性回归以及多层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合理焖井时间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11个主要物性与施工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的合理焖井时间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准确率最高可达到94%.通过对比可以得知,在该模型条件下,支持向量回归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器官系统,是人体生理和代谢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的稳态失调以及某些代谢产物的分泌已被证实可以参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样,非编码RNA(ncRNA)数量庞大,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微小RNA(miRNA)、长链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ncRNA早期因无蛋白质编码能力未引起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了其对多种疾病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些年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目前,多项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ncRNA互作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