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研究局部滴Dapiprazole对眼的影响

来源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apiprazole是一种新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胆硷能缩瞳剂可以产生调节痉挛、晶体向前移位和变厚,前房变浅和促使瞳孔阻滞等不良影响,而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以避免这些缺点。本文研究目的是判定眼局部滴dapiprazole的真实作用。对象是24名健康志愿者,眼部没有任何疾病,年龄为22~38岁(平均为28岁)。用超声波(A-scan Xenotec Ultrascan 303 ABX:10 MHz的聚焦探头及具有“延迟”性能)测量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玻璃体长度,屈光状态是用主观方法检查,瞳孔大小是在恒定照明下用 Dapiprazole is a new alph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 Cholinergic miotic agents can produce spasms of regulation, forward shift and thickening of the lens, anterior chamber becomes shallow and promote pupillary block and other adverse effects, and α-adrenergic blockers can avoid these shortcoming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true effect of dapiprazole in the eye drops. The subjects were 24 healthy volunteers who had no eye disease and were 22 to 38 years old (mean, 28 years). Anterior chamber depth, crystal thickness, and vitreous body length were measured with an ultrasound (A-scan Xenotec Ultrascan 303 ABX: 10 MHz focusing probe with “delayed” performance) and the refractive state was examined subjectively with pupil size under constant illumination use
其他文献
作者对在电磁波谱2.7~3.0μm的红外光谱段激发的脉冲氟化氢激光切开角膜的效应作了研究。方法:使用实验室脉冲氟化氢红外激光器(PCLI型),持续辐照氟化氢主要激光谱线和总能
本文报告了一家族在有血缘关系的29人中,有7人因注射链霉素之后,发生了严重耳中毒的病例,通过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79;14:27)对一家三代27人
作者对慢性渗出性中耳炎(COME)100例和蓝色鼓膜(B ED)13例共113名儿童进行了中耳渗物抗体的研究,患儿年龄为1~11岁。从128耳(COME114耳和BED14耳)经鼓膜切开术抽吸渗液,存-80
眼科领域的恶性肿瘤往往可早期发现,所以预后良好,长期生存的患者比较多。为此,在初发肿瘤治愈后,发生其他恶性肿瘤的机会就多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的
本文用抗病毒药和IFN治疗HSK,以ACV和IFN合用效果最好,优于两药单用及IFN、IDU等合用。治疗HSK在早期应用效果好,尤以浅层型效果显著,在发病早期用IFN可以预防角膜病变的发展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与高中阶段的其它数学知识都存在紧密关联,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同学们在解高中数学题的时候,可以以向量为学习的桥梁,用强化做
转换思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把某一个数学问题变成另一个数学问题的思想。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题时,不能把视野局限在一个视角上,而要从多个角度看待数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对心衰大鼠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只SPF级SD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原因尚不甚清楚。近年来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观察了30例1~11岁(平均4.5±2.6岁)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的血清和中耳渗出液中的C3裂解
喉癌保守性部分切除术的主要原则,不仅要保住呼吸和吞咽功能,还要保存语声。有关保守性手术问题已创立了不少方法并已争论了多年,但文献中很少提及影响术后语声的确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