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方法 雌性BALB/c小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6 Gy组(28只)及10 Gy组(32只)60Co γ射线对小鼠腹部一次性照射,在照射后3、7、14和21 d检测血象及肝、肾功能,并取肠道组织做病理及一氧化氮(NO)检测.结果 照射后3、7 d,6 Gy及10 Gy组WBC、PIJT均较对照组降低;10 Gy组肝功能异常;10 Gy组照射后3 d肠道组织NO水平降低;照射后3、7 d,2个照射组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变浅、数目减少,隐窝腔变大,均出现放射性肠炎改变,10 Gy组死亡较多,6 Gy组更能模拟临床放射性肠炎,为研究提供模型.结论 60Co射线一次性腹部照射建立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6 Gy照射剂量更为合适。

其他文献
辽宁省疾控中心于2006年8-9月间首次组织了全省外照射个人剂量计盲样监测技术比对考核.这次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各市疾控中心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状况、监测技术水平和贯彻国家标准[1]情况。
期刊
252Cf中子腔内放疗和组织间插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显示出中子治癌的优势,笔者自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252Cf中子腔内联合60Co γ射线盆腔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探讨252Cf中子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发症及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通过对云南非铀矿山矿工血清IL-2、IL-6和TNF-α浓度及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对氡致非铀矿山矿工机体生物效应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浓度测定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TNF-α(-308,G→A)检测基因型采用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IL-2(-330,T→G)基因型检测采用PCR体外扩增后测序的方法 .结果 矿工组与对照组
目的 评价体位、性别、手术、膀胱充盈状态对直肠癌放疗后肠受照射的影响.方法 36例直肠癌患者被研究,盆腔放疗采用1后2侧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方法,处方剂量为50 Gy.利用每个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盆腔内肠的受照剂量和体积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充盈差和好时肠受照射的平均剂量分别是23.8和18.3 Gy(P=0.004),V45高剂量受照体积分别是15.7%和7.8%(P=
近年来,利用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药物和进行科学研究逐渐增加,由此产生的辐射危害引起了关注.有关调查报道了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1-2],但对感生放射性水平报道较少.笔者对一台18 Mev的质子回旋加速器调试机房内外的辐射水平以及感生放射性水平进行了测量,以便做好加速器调试过程中的辐射防护,选择最优化的维修和调试时机。
期刊
全身γ刀(OUR-OGD型)是由深圳舆沃医学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医用放疗设备,共有30枚60Co放射源.本院2000年3月引进该设备,经过6年多的使用,该设备放射源已过半衰期(60Co放射源的半衰期为5.27年),故于2006年8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辽宁省环保局对全身γ刀换源工作进行了辐射防护监测及安全评价。
期刊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的迅速发展,为医师、物理师和治疗师提供更精确位置验证工具[1].随着机载影像设备(on board imager,OBI)的出现,IGRT进入新时代。
期刊
脑转移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在全身肿瘤中,约50%发生脑部转移,肺癌又是其中最易发生颅内转移的肿瘤.发生脑转移瘤的患者,无论原发病灶控制如何,均严重影响生存期并最终导致死亡.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3个月,死亡原因多为颅内转移灶的进行性发展.本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4月,应用Leksell γ刀治疗并随访了296例原发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现将其治疗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鼻咽癌常规放疗加192Ir后装治疗国内已有开展,但调强放疗联合高剂量率252Cf中子后装治疗国内还少见报道.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笔者用该疗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初步治疗,现就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胰头癌合并黄疸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前是否减黄治疗,仍是外科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合并黄疸的胰头癌患者,放射治疗前是否减黄文献鲜见报道.本院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胰头癌151例(其中38例未减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