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治疗现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骨髓炎的病程迁延且反复,是创伤骨科面临的一项临床难题.近些年,随着医学、药学及材料学的研究进展,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有了进步。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经手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生存率显著延长,5年生存率达80%,但由于放化疗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而导致基因突变,故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发病率逐年增多[1].我们报道1例乳腺癌放化疗后,并发治疗相关性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t-AML)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
期刊
目的 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莱州市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行CEA的73例患者(88侧)的临床资料,84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70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5例术前曾患脑梗死.63例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均>70%,其中36例狭窄程度>95%,26例对侧伴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2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将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B型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给予宫腔镜诊断,两组均行宫腔镜下治疗.对比两组诊治效果.结果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治疗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诊断治疗子宫内膜息,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仅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
目的 评价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材料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61例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死亡1例,尸检提示双侧乳内动脉及左桡动脉桥血管通畅.l例患者并发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但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6例,桡动脉通畅率为93.2%.结论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应用中具有优秀的早中期通畅率,是安全可靠的血管材料。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原因与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剖宫产孕妇1518例,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剖宫产指征中,以难产为手术指征行剖宫产率下降,以胎儿窘迫及社会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不单纯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家属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可以降低的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320例颅脑手术后38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颅术后感染38例患者中,31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7例患者死亡.结论 开颅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凹手术、脑室外引流为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术中术后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清扫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随访,观察术后1、3、6个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仅出现轻微皮肤感觉异常,并且在感觉异常区域皮肤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 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双源CT脑血管造影(CTA)的结果,探讨双源CT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通过外科开颅夹闭术或DSA介入栓塞术等治疗.结果 78例CTA检查阳性70例,可疑6例,阴性2例.对可疑6例及阴性2例行DSA复查,结果确诊动脉瘤6例,阴性2例,假阳性及假阴性各2例.结论 CTA是一种快速、无创、可靠、简便的方法
目的 探讨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均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超声影像检查,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其CT及超声表现、手术方法安全有效性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呈现低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肿块边缘呈斑片状强化,并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