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21年5月10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罂粟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黏膜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罂粟碱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结合钝性分离送鞘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3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住院治疗需植入PICC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结合钝性分离送鞘技术为试验组,另1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结合手术刀扩皮送鞘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换药情况与压迫止血例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分别为93.33%、9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8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9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4.0%(6/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念的微信小视频沟通模式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阶段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将其家属146例经随机数字表分组,比较采用常规管理(对照组,73例)与基于赋能理念的微信小视频沟通模式(观察组,73例)患者家属的TCSQ量表测评分值、POMS-SF测评分值及探视制度遵守率、服务满意度、护理总投诉率及感染防护正确使用率.结果:干预前,两组TCSQ、POMS-SF测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观察组TCSQ、POMS-SF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采集患者血脂、血压、血糖等基础资料,监测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指标,对比高尿酸患者与正常尿酸患者各指标,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尿酸与NO、ET-1相关性.结果:高尿酸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指标与正常尿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NO、FMD、NMD低于正常尿酸组,ET-1高于正常尿酸组,IMT较正常尿酸组厚(P0.0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清扫淋巴结个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78例卵巢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应用开腹全面分期手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以及并发症、术后的疼痛分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比对照组显著短(P<0.05);研究组出血量比对照组显著少(P<0.05);研究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比对照组显著多(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性低(P<0.0
目的:探讨清胰汤加减辅以大承气汤、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各40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清胰汤加减辅以大承气汤、芒硝外敷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
目的:探讨持续泵入鼻饲喂养法对心脏病术后患儿呼吸循环功能及胃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本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注射器推注鼻饲法)、B组(重力喂养鼻饲法)、C组(持续泵入鼻饲法),每组30例,分别观察从鼻饲喂养开始至结束后1 min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三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B组、C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实施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8年8月20日-2020年8月20日进行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实施评价,应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纳入38例.护理过程中,予以观察组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予以参照组基础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情况、神经递质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统计两组研究结果得知,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低于参照组,苏醒时间早于参照组,4周内苏醒率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急诊血标本及时送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风湿免疫科病房医嘱开具需急查血标本的582例患者,于2018年6月开始对急诊血标本送检应用PDCA循环进行干预,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病房急诊血标本及时送检率逐步提高,9月份已达到预期目标90.42%,10月份提升至91.89%,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9月和10月标本及时送检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月和5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科急诊血标本开展PDCA干预,血标本的及时送检率得到了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92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I/TE、Rrs及VT/kg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