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水貂犬瘟热疫苗株工艺的优化

来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应用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水貂犬瘟热疫苗株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水貂犬瘟热疫苗株(CVD3-CL株)在生物反应器中微载体悬浮培养的相关参数[培养温度(30、33、37℃)、病毒感染复数(MOI,0. 01、0. 03、0. 05、0. 07)及收毒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动物安全性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在5 g微载体、1 L培养体系中,温度设定为33℃,MOI设为0. 03时,更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增殖,病毒滴度可在接毒后108 h达峰值,为106.7TCID50;制备的疫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免疫水貂,保护率为100%。结论优化了应用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水貂犬瘟热弱毒疫苗株的工艺,为水貂犬瘟热弱毒疫苗的大规模培养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正>1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青海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气象局在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协调中国区域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高精度观测,陆续建成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七大类30余种温室
期刊
2014年新高考综合改革拉开帷幕,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程标准,新高考引导学生从"解答问题"转向"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高考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导引作用。新高考英语试题中读后续写是新增题型,需要我们探究新理念视域下的应对策略。论文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程标准,结合由文学领域中的"三幕剧"模型改版而来的"四幕剧"模型和"见感思行"模型,从读后续写的命题特点出发,尝试融合以
[目的/意义]循证社会科学证据知识库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动态聚合、组织集成、转化传播社会科学领域证据资源的重要工具平台,不仅可以为研究者与决策者提供访问相关研究发现及证据资源的最佳途径和可靠入口,而且可以方便使用相关研究结果及证据标准来快速建立科学依据,辅助制定科技政策,对于促进循证决策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多个不同主题的证据门户网站进行调研,参考已有证据生态系统
针对西北地区强腐蚀条件下风机基础软弱地基处理和基础防腐的问题,对常规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原因进行研究,总结了强腐蚀条件下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并以青海某风电工程项目为例,对风机基础地基处理方式和防腐措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条件下风机基础软弱地基处理和基础防腐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风电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期刊
微短剧是近两年飞速发展的剧集类型。本文认为,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场景设备形成了叙事时间的“瞬间化”“场景化”以及叙事空间中“典型环境”的消失;场景连接中的情感连接构成了受众与微短剧的主要连接方式,并通过高情节密度和扁形人物的塑造使得这种情感连接得以实现;时空场景的再造促成了微短剧叙事逻辑的松散化和叙事题材的个人化。
<正>一、移动媒体技术为竖屏短剧的兴起创造条件《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网络视频用户的收看终端中,手机终端数量达7.25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9.7%。《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短视频发展态势强劲,用户黏性最高,喜爱度高”是该报告的六大核心内容之一。网络使用情况的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用户使用率为87%,用户规
期刊
青年工作是战略性工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民族才有前途希望。新时代青年的主流群像是自信达观、担当有为的,但也存在自我定位、发展本领、身份认同和叙事逻辑方面的“不担当”症候,映射出部分青年在加速演进的时代中思维与行动的矛盾样态。这种“不担当”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生成的实质原因是青年处理主客体关系的失衡。解蔽部分青年的“不担当”危机,根本上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和服务动员,促使青年在个人能力提升和社会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