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推荐课如何选择阅读文本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高水平的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级次,低级读物可以毁坏人的道德操守,阅读文本的选择尤为重要。
  语文自主推荐课,搭建了学生与书为友的平台。但时下的自主推荐课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序低效的困顿状态。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选择的阅读文本运用比较粗糙,既不成体系又缺乏实效性,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运用缺少必要的系统的研究和指导。如何选择合适的文本对象?如何科学运用文本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以期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交流。
  一、 心中有丘壑
  所谓心中有丘壑,主要是在选择文本的时候,心中要有一个框架,充分把握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时刻尊重课外阅读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特殊性,保证选择的科学性。文本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阅读即对话,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精神联系,是思维碰撞和心理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而读者绝不是消极被动的,反之则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因此,阅读文本的选择必须“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自我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文本选择中的自主性。新课程标准始终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手中的阅读文本则是学校或老师或家长硬“塞”给他们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就并不拥有阅读文本的选择权;同时阅读的指向无一不是直接服务于应试。如此反复,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一开始就被扼杀了。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主动发现、主动构建、主动创造,真正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必须实现阅读文本的自主选择。
  2、合作性原则。阅读文本的选择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的阅读是在集体氛围中进行的现实。除了共有的阅读文本(教材)外,一个班集体中个体的阅读喜好往往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诱导而走向趋同。因而,同一班集体中个体选择文本中有时会重复或雷同,甚至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样造成阅读资源的浪费,并不利于资源的共享。我们倡导同一集体中建立可以共享的阅读文本库,通常意义上人们称之为“图书角”(文本的意义不仅仅指图书)。阅读文本库的建立使得班级阅读文本更为丰富,更有利于实现班集体阅读的互动,实现阅读的多向交流。因此,文本选择需要阅读伙伴的团结合作,相互沟通有无,畅谈阅读体验,比较文本价值。通过合作,使同一阅读集体或小组中文本的种类更多,内容更多样,阅读氛围更融洽,交流更活跃,效果更显著。一个学生购买一整套中外名著也许比较困难,一个班的同学通过合作,分册购买,相互借阅,岂不快哉!一学期,同一班级就不仅仅拥有一套中外名著了。
  3、多样性原则。就阅读个体而言,阅读需求往往是多样的。其实,在很多情形下,学生的阅读文本一方面受老师或家长的左右,另一方面因大部分时间被完成试题所侵占,造成学生阅读面单一(有的仅局限于教材)、知识面狭窄的不良后果,更可怕的是带来读、写能力的下降。很多人认为提高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是多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固然对提高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绝不是唯一的,对初中生而言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又哪来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鉴别欣赏能力的提高呢?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知识之间同样是相通的。博览群书,方能触类旁通。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引导、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中贯彻多样性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课本或文学作品)”,那阅读教学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忽略时代活水,漠视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拒绝中外文化的多元融合,学生的阅读同样会是一潭死水。
  4、经典性原则。初中生好猎奇,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中,往往认为时尚的、流行的,就是“经典”的。无论是电视文化,还是网络文化,其中不乏泡沫。诸如卡通文学、漫画文学的东西正在流行中蔓延。当然,作为一种消遣,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调整一下凌乱的情绪未尝不可。但是,电视、网络、图书中泡沫文学、快餐文化的诱惑,使得很多的学生远离了阅读、远离了经典。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也在不知不觉中应和着这个经济时代“短”、“平”、“快”的节奏。其实,语文素养又岂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正确引导,必然会使学生思维的幼稚,思想的肤浅,文化素养的荒芜。古今中外留给我们的经典的东西丰厚博大,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经典数不胜数,可供选择的阅读经典文本不计其数。加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大师,亲近经典,让经典浸染学生的心灵,让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
  二、 眼前有航向
  目标是人类前进的终极向导和伟大动力。阅读教学目标同样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前进的航向和力量所在。由于应试的需要,很多时候课外阅读就被淡化甚至漠视,或者课外阅读演蜕变成了应考的基本手段。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阅读的视野狭隘,阅读的价值低下。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选择文本的时候必须明确目标,科学处理好课外阅读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应试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等,使课外阅读教学有的放矢。
  初中语文自主推荐课阅读的目标即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教改实验为基础,倡导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语文自主推荐课的目标蕴含了阅读的策略、层次、目的等重要因素,并对目标实现的过程做了较为清晰的陈述,在选择文本时,必须强调语文素养,选择具有知识性、综合性、思辩性等特征的文本,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手里有双赢
  其实,我们深知,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实体,它们共同诠释了阅读世界的丰富外延。因此,自主推荐课上推荐给学生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中外文学名著,首先要实现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双赢即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初中段有一篇课文《信客》节选自《文化苦旅》,作者表现出对“信客”这种独特身份的个性化的文化解读,此时顺势推荐《文化苦旅》,就更能促进同学们对文化的全面了解和科学认识,课内与课外知识上的衔接和互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淀,还很大程度上升华了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
  此外,自主推荐课上阅读文本的选择还要实现对语文能力测评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课外阅读不能决然回避“应试”这一话题,课外阅读在与课内学习双赢的同时,必然也会实现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文素养的丰富。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物流业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物流专业的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是我们中职老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案例教学让学生不仅能扎实的学到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能更好的提前接触并理解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以及思考并参与解决物流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物流专业课程的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 于是,笔者在本文中
[摘要]本文从艺术类职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艺术类职校所存在的问题,以广西艺术学校为例,提出了几种提高艺术类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针对艺术类职校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运用语文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艺术类职校 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 学习方法  语文作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育是无痕的艺术,班主任应以用心但不留痕的教育艺术进行班级管理。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职业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如何创新中职班班主任管理工作呢?我试
三峡库区是一个因兴建三峡工程而逐渐形成的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敏感的特殊地理区域。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但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主要包括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普遍,承载能力不足;环境遭受巨大污染;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多发,加上三峡工程尚未竣工,无法预测工程后续运行情况和带给库区的潜在环境污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现在许多学校以大阅读教育为特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展大阅读
民意表达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推进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在我国,能够实现民意表达的正式途径主要有: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改革的重点,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所以,在电子政务带来的众多问题中,本文选定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问题来进行研究。 电子政务不是一种简单的技
【摘要】阅读不仅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使他们达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困境 正确指导 有效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目前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浓,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以及阅读方法不对等因素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最根本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读物,让学生懂得选择读物的意义,懂得选择读物的几个方法,懂得选择读物的途径和方法读好书,并进行指导以至让学生读好。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读物,读好书  读好书,讲的是要读好的读本,也就是不读那些低级趣味的书,少读那些流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杠杆所完成的初次分配将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