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乡村:两种乡村发展转型典型模式的多级效益比较分析

来源 :热带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晰国内艺术介入乡村内涵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构并解析艺术介入乡村的效益层次体系,并选取广州市小洲村、凤和村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识别艺术家主导型与资本主导型两种艺术介入模式的效益特征与问题.结果表明:1)艺术介入乡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资本、艺术家与文化团体等主体,通过艺术实践实现乡村景观重构、综合经济效益、社区营造治理、地方文化传承等多级效益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依据不同的驱动主体,可将艺术介入乡村模式主要划分为艺术家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两种类型.2)艺术介入乡村具有物质、经济、社会、文化四级效益,呈现逐级递进的特征.3)艺术家主导型在实现高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低层级效益有所欠缺;资本主导型在实现低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高层级效益有所欠缺.4)构建资本与艺术家协同、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多方合作模式,能够综合两种模式的效益优势,使艺术介入的乡村实践更具推广性.
其他文献
利用2019年1—3月多源观测资料对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气温与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环流背景下温度和风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赛区气温分布受太阳辐射差异与海拔高度的共同制约,盆地或山谷温度日较差大,且逆温现象明显.环境风和日变温影响逆温强度,风速越小,逆温强度越大.赛区风速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中午前后最大,夜间最小.均压场下,古杨树赛场昼夜风向转换明显,而云顶赛场无明显昼夜风向变化;日落后赛区温度开始建立逆温结构,在日出前达到最强,日出后逆温迅速减弱消失,云顶赛场逆温强度弱于古
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中国地理学当代发展重要的议题.平行对比中、英、美三国地理学的发展特征,有助于摆脱从西方视角下审视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偏见”,同时也有利于透析“西方”地理学内部的异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总结中、英、美三国当前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并溯源其发展历程,对于在国际知识交互和融合的过程中,保持、挖掘和凸显中国地理学发展特色,具有一定意义.文章分别对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
在TFT-LCD制造工艺中,为降低封框胶涂布工艺设备的节拍时间,对封框胶涂布工艺的Pattern进行相关研究.首先,根据封框胶现有工艺设计制定出可以使用一笔涂布的Pattern.然后,对一笔涂布Pattern的框胶交叉点胶宽进行均一性调整与改善.最后,对使用一笔涂布Pattern后的风险点及相应规避方法进行介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封框胶一笔涂布Pattern对封框胶涂布工艺设备的节拍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封框胶的涂布Gap对交叉点的胶宽影响最大.封框胶一笔涂布不仅可以降低涂胶工艺的节拍时间,还可以使涂胶始终
作为一个在中国发轫较晚的人文地理学分支,社会文化地理学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研究话题的日新月异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推陈出新,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近年(2015—2020年)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同时涌现出一系列新的学科现象和值得反思的问题,如话题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交叉性、研究科学性的反思和质疑等.因此,从延续学科自省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坚持从中、西对比的角度,不断度量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定位学科的特点,以期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启示.借助文献分
利用探空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0.5°×0.5°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对小槽触发的雹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针对其发生发展特征,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预报指标阈值构建针对小槽触发的雹暴诊断方法.利用此方法对雹暴多发地黔西山区,小槽触发下3次雹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验证诊断方法对各类小槽触发的雹暴过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多个个例降雹前的环境条件特征,选取湿热力垂直螺旋度大于0.8×10-3 Pa·m3·K·kg-1·s-2和水汽垂直螺旋度大于0.8×10-5 kg-1·m3·Pa·s-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童在空间使用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同情境下儿童地理体验的差异性.并梳理了跨国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3个研究主题:从空间视角探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主体性出发探讨儿童在迁移链中的体验;在童年的差异性基础上讨论本土儿童的问题.同时从问题视角和积极视角分析了国内城乡迁移
现阶段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提出要求,需要提升其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抗震性能,在此种程度上需要对其减隔震技术进行应用和推广.在此基础上,提出基础隔震与上部结构减震混合应用的减隔震组合技术,对于减隔震组合技术的减震效率及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减隔震组合本身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在遇到地震的情况下,其上部结构基本保持弹性.借助于减隔震组合结构,可以进行叠加分析法,来实现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为其类似工程的开展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A股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行为所构拟的资本流、人口迁徙大数据所构拟的交通流和搜索引擎指数所构拟的信息流构建“流空间”网络,对珠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特征与演进趋势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并对城市群内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紧紧围绕广、佛、莞、深这一南北纵深的区域发展走廊,在信息流上呈现广州、深圳双核,交通流上呈现广州、深圳与东莞三核,资本流上呈现深圳单核发展的态势;城市网络呈现显著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的非均衡结构,珠江东岸成为珠三角地区功能集聚、要素流动与城镇联系的高地,在城
利用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和中国GDP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等各类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莫兰指数和GIS分组分析法,对广东省市际边界城镇发展的空间类型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市际边界城镇空间结构由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资源类、企业与人口集聚类、生态本底资源类、人民生活水平类以及边缘艰苦类5个主成分因子构成,不同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存在差异,其中生态本底资源类和企业与人口集聚类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最强,而边缘艰苦类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最弱.市际边界城镇的空间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高生活水平型发展强镇、产业与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建筑物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必须要注重材料性能,这方面对工程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原材料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其质量对整个施工及整个工程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混凝土建材种类不断增加,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改变,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试验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根据检测方法、检验要点和检验措施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