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换流站系统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高压换流站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为分析特高压换流站系统整体的地震易损性,根据换流站中各设备布置位置和功能实现逻辑关系,对换流站进行了关键回路及设备的划分并建立了整个换流站的系统功能逻辑模型,以震后能够正常输出的电量作为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将其功能状态分为5类,基于划分子系统的地震失效概率模型,利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枚举法求得了某?800kV换流站系统在具有不同输电能力功能状态下的地震失效概率和易损性曲线,并通过对子系统易损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指出了换流站系统的抗震薄弱环节.
其他文献
基于传统大功率变流器在提高输出电压等级时的可靠性问题,研究一种采用中性点箝位(NPC)拓扑结构,采用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器件研制出IGCT三电平变流器.结合电压/频率(V/F)控制的变速原理,采用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实现机侧变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V/F控制变速的可靠性及调制算法的可行性.
高压级联电池储能系统布局关系到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对电池簇和功率模块靠近布置、电池簇和功率模块分开布置两种方式,在损耗、热管理、电磁干扰、工程实施与维护方面的优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池簇和功率模块靠近布置方案连线短、损耗小,但电池和变流器热耦合强,适合需要移动部署的场合;电池簇和功率模块分开布置方案连线多、损耗大,但热管理设计容易,适合固定部署.研究为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在“双高”背景下,微电网中许多布局分散、随机接入的分布式电源不具备通信条件,这就要求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两种状态的切换不能依赖于通信.研究了同步定频微电网在无设备间信息交互条件下的并网/孤岛无缝切换技术,提出了利用卫星授时信号同步的孤岛状态检测方法以及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相位无超调跟踪方法,提高了微电网并网向孤岛切换的快速性和平滑性;提出了基于频率偏移的并网状态检测方法,实现了微电网重新并网后由同步定频电流控制向P/Q控制的快速切换.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轴心偏移是变压器绕组形变故障之一.为了更好地检测故障以提高变压器运行安全性,在常用频率响应法比较故障前后幅频特性曲线的基础上,附加考虑相位特征,并结合有限元法建立变压器绕组三维模型,绘制变压器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对比幅频曲线的变化,轴心偏移故障发生前后相频特性曲线的变化在高频区域更具规律性.因此,引入相位特征能为频响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形变故障提供新的思路.
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为育种目标,利用优良多丝量蚕品种与强健性品种为亲本,杂交后代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交替培育,经连续多代攻毒和活蛹缫丝筛选,育成了具有抗血液型脓病特点的斑纹限性新品种N33改K、8535CK、湘34K和湘48K等,最终通过多元组配方式组配成了一代杂交新组合N33改K· 8535CK×湘34K·湘48K(武·陵×映·秀).实验室鉴定、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优、抗逆性强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省级实验室鉴定新组合的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7.36 kg
为明确云南省桑褐斑病病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县市的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显示,物种水平上,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763,Shnanon信息指数I为0.4210,表明云南桑褐斑病病原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保山和曲靖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450,亲缘关系最近,保山和蒙自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8706,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居群每代迁移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昆虫对外源物质的解毒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克隆野桑蚕的BmmGSTs1基因,获得了cDNA序列,BmmGS Ts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3.53 kD,理论等电点为6.36.野桑蚕与家蚕的GSTs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51%.通过qRT-PCR方法测定BmmGSTs1基因在野桑蚕幼虫各组织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量较高,而在丝腺、表皮和血淋巴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野桑蚕添食微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为深入了解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8-2020年间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相关文献4047篇,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1)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发文量、篇均被引次数呈典型线性增长;2)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等是发文量居前的国家;3)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西澳大学等机构在发文总量、被引次数等方面优势明显.
多馈入直流系统(multi-infeed direct current,MIDC)多回直流间电气联系紧密,交流侧故障导致的换相失败若无干预极易引发后续连锁反应直至直流闭锁,严重毁坏系统安全稳定.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在电压跌落瞬间为换流母线提供有效支撑,抑制直流后续换相失败风险,但由于配置成本较高,大规模应用仍较为困难.为合理降低动态无功补偿配置成本,提高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提出一种考虑抑制MIDC后续换相失败风险的节点差异化动态无功补偿方法.首先对后续换相失败发生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抑制后续换相失败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快速、准确、大范围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GB)是目前研究热点,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因训练样本、超参数设置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实测草地AGB和同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选择与草地AGB相关性较强的13个因子作为深度神经网络(DNN)、随机森林算法(RF)、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支持向量机(SVR)、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高斯过程回归(GPR)算法的输入变量,建立草地AGB预测模型并从模型预测精度、稳定性、样本敏感性等方面综合评价6种模型应用潜力,分析2020年天祝藏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