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海县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2007年东海县灰飞虱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提出防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优化秧田布局、适期内适当推迟播栽期、积极推广物理防治、清洁田园、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药剂浸种、做好麦田、秧田、大田前期灰飞虱的化学防治,以供参考。
  关键词 灰飞虱;条纹叶枯病;发生;防治;2007年;江苏东海
  中图分类号 S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079-02
  
  灰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传毒昆虫,2007年东海县灰飞虱特大发生,发生量前所未有,同时越冬代灰飞虱带毒率较高,条纹叶枯病呈现大流行的趋势,全县干群围绕“治虫防病,治前保后”的方针,狠治1代、2代灰飞虱,控制了条纹叶枯病的大流行,为2007年的水稻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1发生特点
  
  1.1灰飞虱越冬基数高,带毒率较高
  2007年3月27日越冬基数调查,全县麦田虫田率81.3%,稻茬麦平均虫量87.71万头/hm2,较2006年多44.41万头/hm2,旱茬麦平均10.51万头/hm2,较2006年多9.29万头/hm2,田边杂草平均5.33万头/hm2。越冬代带毒率为18.8%,较2006年高1.3个百分点。
  1.2灰飞虱在秧田特大发生,发生盛期长
  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在2007年5月26日至6月10日,系统田从6月8日开始虫量持续在1.5亿头/hm2以上,6月20日虫量达2.287亿头/hm2,比2006年同期多1.846亿头/hm2。秧田普查6月9日达到高峰为8 338.05万头/hm2,幅度0.014~1.710亿头/hm2,最高2.70亿头/hm2
  1.3灰飞虱在大田轻发生
  2007年7月16日普查:平均82.3头/百穴,比2006年同期多59.1头/百穴,虫量幅度在3.2~140.0头/百穴;2007年7月23日普查,平均47.9头/百穴,比2006年同期多42.9头/百穴,虫量幅度在1.5~100.1头/百穴。
  1.4抗病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较轻
  2007年6月26日系统田始见病株,病株率为0.33%,至7月10日系统田病株率上升到0.66%。7月7~11日为大田第1显症高峰期,病株率0~0.42%,加权平均病株率0.06%,8月中下旬第2显症高峰表现不明显。
  1.5感病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较重
  东海县平明镇王烈村种植感条纹叶枯病保健品种Z系列病株率0.4%~18.5%,其中病株率大于1%的面积近66hm2
  
  2灰飞虱重发原因
  
  2.1气候因素
  2006年秋季温度偏高,雨水偏少,以晴好天气为主,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仅有4个雨日,降雨量仅0.9mm,造成灰飞虱残虫量大;2007年年冬天气温偏高,1~2月份平均气温为3.85℃,而2006年为1.49℃,平均气温是近50年来最高的一年,同时雨雪偏少,十分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2007年早春气候温暖,3~4月份平均气温为11.87℃,而2006年为10.53℃,且4月份气候波动大,有利于灰飞虱的繁殖。
  2.2栽培制度
  2007年小麦稻套麦面积2.67万公顷,占小麦面积的近一半,加之2006年水稻收获推迟,为灰飞虱安全转移寄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稻套麦播种多,苗情弱,生长嫩绿,有利于灰飞虱的繁殖;水稻秧田多在麦田附近,有利于灰飞虱的迁入危害;田园环境不清洁,多数农户只防除田间杂草和飞虱,而对沟、渠、埂等四周环境不进行清除,造成杂草横生,灰飞虱量特高,有利于灰飞虱的过渡转移为害及良好的避药场所;由于栽培方式的提高,我县稻田偏施氮肥,生长嫩绿,植株生长旺盛,也有利于灰飞虱的繁殖危害。
  
  3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
  
  3.1品种与发病关系密切
  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较为抗(耐)病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盐稻8号等,条纹叶枯病发病较轻;而感病品种,如平明镇王烈村种植感条纹叶枯病保健品种Z系列,条纹叶枯病发病较重。
  3.2病害发生与灰飞虱防治关系密切
  灰飞虱防治的好坏对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有极大关系,抓好麦田期、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灰飞虱防治及药剂浸种的田块条纹叶枯病不发生或发生较轻,而防治不力的田块发病较重。平明镇王烈村种植感条纹叶枯病保健品种Z系列经过适期防治的田块病株率在0.4%~1.0%,而防治不力的田块病株率高达18.5%。
  3.3栽培方式与病害关系
  我县栽培方式多样化,近年来大力推广机插秧,手栽秧、机插秧、抛秧及直播稻等栽培方式并存,麦茬、蔬菜茬等水稻茬口多样,不同的栽培方式,水稻的落谷期和移栽期前后相差20多天,灰飞虱随时都能找到合适的寄主。实践表明,移栽田病害重于机插秧,而机插秧重于直播稻,适期内适当推迟播栽期的田块轻于常规田。
  
  4防治对策
  
  4.1农业防治
  4.1.1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在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区,种植抗(耐)病品种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广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较为抗(耐)病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盐稻8号等。
  4.1.2优化秧田布局。秧田应选择远离麦田、排灌方便,同时要尽量集中连片,以减少秧苗被灰飞虱刺吸与传毒几率,同时便于肥水管理和灰飞虱统防统治。
  4.1.3适期内适当推迟播栽期。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机插秧等栽培技术,在适宜播种期内,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以避开1代成虫迁入秧田和早栽大田的时机,达到栽培因子调节避病。
  4.1.4积极推广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防虫网、无纺布笼罩秧苗,可有效阻止灰飞虱刺吸秧苗与传毒危害。
  4.1.5清洁田园。加大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防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减轻发病程度。
  4.1.6科学肥水管理。秧田要做到科学肥水,特别要适当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基肥),培育健壮秧,增强秧苗抗病力;大田在水稻分蘖期针对不同苗情,分类促控,促进苗情转化,提高植株抗病力。
  4.2化学防治
  4.2.1做好麦田灰飞虱防治。重治麦田1代羽化前的若虫期。抓住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的重要时期,结合麦田蚜虫防治兼治灰飞虱若虫。防治药剂:①20%麦虫光(异丙威)乳油1 200mL/hm2;②10%蚜虱净(吡虫啉)450g/hm2+4.5%高效氯氰菊酯750~900mL/hm2(或20%氰戊菊酯750~900mL/hm2)。
  4.2.2全面推广药剂浸种。使用药剂浸种,可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灰飞虱的传毒,赢得防治工作主动权。结合水稻种传病害的防治,浸种可选用25%先净悬浮剂4g,对水10kg,浸稻种5~6kg,浸种60h。
  4.2.3重点做好秧田灰飞虱的防治工作。秧苗现青后,立即进行秧田防治,施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要根据水稻品种的抗感性和带毒灰飞虱的数量来确定,对抗病品种和带毒灰飞虱虫量低的田块,可延长用药间隔期,减少用药次数;对感病品种和带毒灰飞虱数量特别高的田块可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同时在移栽前2~3d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实施全程药控。防治药剂:①10%吡虫啉600~750g/hm2+5%锐劲特600~750mL/hm2;②40%毒死蜱1.2kg/hm2 25%先净225~300g/hm2;③秧田后期可用80%敌敌畏2.25kg/hm2 10%吡虫啉600~750g/hm2。感病品种另加抗病毒制剂2%宁南霉素2 250~3 000mL/hm2,或3.95%救醒600g/hm2,或50%灭菌成600~900g/hm2
  4.2.4适期做好大田前期灰飞虱的防治工作。水稻移栽后大田前期,根据灰飞虱发育进度抓住2代、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防治,防止大田后期发病。防治药剂:①奇侠(30%噻异乳油)750~1 050 mL/hm2;②40%盖仑本1 200mL/hm2 25%先净225~300g/hm2。感病品种另加抗病毒制剂2%宁南霉素2 250~3 000mL/hm2,或3.95%救醒600g/hm2,或50%灭菌成600~900g/hm2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氮309.61kg/hm2,五氧化二磷89.09kg/hm2,氧化钾129.66kg/hm2,最佳产量7 998.04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目标产量8 250kg/hm2,氮、磷、鉀建议推荐量分别为315kg/hm2、
摘要 新春优80属中熟籼型优质杂交晚稻品种,平均产量7 749kg/hm2。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剑叶宽挺,叶色较浓,后期落色好。米质为国标三级,食味香软可口。栽培上要做到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确保安全齐穗;秧田使用多效唑,培育分蘖壮秧;科学配方施肥和管水;抽穗时喷施九二○;注意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 新香优8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用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R80配组育成的
摘 要 行政机关在工作中作出的行为有两大类:一类称为抽象行政行为;另一类就是具体行政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政机关作出的针对特定对象且基于该对象的同一行为,不能反复适用于该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就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备案是《行政诉讼法》界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之一。在实际运用中,与行政备案关联度较高且易混淆的行政行为概念主要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验收和行政检查。成都市现行上网公示的行政备案列
摘要: 阐述了鄂恩七号的选育经过,并介绍了鄂恩七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鄂恩七号的栽培要点,以期为新品种鄂恩七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鄂恩七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83-02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差异明显。小麦生长期间,多阴雨天气,寡照多雾,有
摘要以高产优质多抗的早熟晚粳品种南粳44为材料,通过培育壮苗、精确基本苗、平衡精确施肥、浅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丰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应用,667m2单产可稳定提高到700kg以上,比大面积增产15%以上。  关键词南粳44;栽培技术;示范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44-02    南粳44原名“宁4009”,属早熟晚粳
摘要:介绍了杂交晚稻新品种A优338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肥水、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以期为A优33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晚稻;A优33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59-01    A优338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用自育三野败不育系A4A与自育三系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了3种由巴西橡胶树花药离体组织培养的无性系组成的芽接树PR107/热研88-13、PR107/海垦2和PR107/大丰99接穗(PR107)胶乳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s)的含量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DH925A型微波胶乳测试仪测定了胶乳干含(DRC),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嫁接组合材料在不同月份采胶,胶乳中IAA或iPA含
关键词 罚金刑 执行难 执行诉讼模式  作者简介:王晓峰,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检察院,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12  眾所周知,在刑事执行领域自始即不存在生命、自由刑执行难,唯罚金刑执行难却是一个各国普遍长期
摘要 主要介绍特强筋小麦郑州9023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土壤、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适期精量播种、田间管理、化控等内容,以供该品种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特强筋优质小麦;郑州902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26-01    1特征特性    郑州9023为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产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特强筋优质小麦品种。
摘要 水稻是大丰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纵卷叶螟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水稻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之一。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综合防治    1发生概况    1.12006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峰次多  佳多虫情测报灯于6月9日始见,比常年早10d,至6月20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