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飞出的金凤凰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cheng7758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民灵感所酝酿的硕果。充分表达了客家人的真情实感,客家山歌题材丰富,艺术手法别具匠心。客家山歌与海外民谣对比既有共通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
  【关键词】客家山歌 外国民谣 艺术手法
  客家山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客家山歌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达男女之情的情歌,这是客家山歌最主要的部分。二是属于戏谑性的民谣,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态度先向对方唱一首山歌,然后互相讥讽对方。解放前大部分是情歌,解放后出现了歌颂革命的客家山歌。英国的古代民谣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歌唱某一真实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第二类是传颂神话与民间传说,
  客家传统山歌十有八九是情歌。在旧社会时期,人们婚姻不能自己做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代替,在客家地区盛行“童养媳”、“顿花妹”、“等郎妹”的陋习。劳动妇女受到严格的封建礼教束缚,男女地位不平等,妇女长期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在沉重的精神打压下,心情郁闷难以抒发,她们就借着山歌来控诉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客家情歌的曲调大多较为婉转、哀伤、幽怨、叹息、甚至像哭诉。传统客家山歌描写了不同情境的爱情,有爱慕,追求,热恋,山盟,离别,思念,拒爱,失恋,怨情等等。总的来说,客家山歌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自由的爱情世界的向往,也反映了爱情的质朴、纯真、专一,不被金钱诱惑。客家男女从最初的相遇再到相知最后相恋整个过程来看,两个人的情感慢慢加深,从芳心暗许到天长地久再到与子偕老。他们追求“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坚贞、永恒的爱情,这种激烈而奔放的感情,令人敬畏,令人震惊。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外国民谣也有歌颂爱情的,然而这种矢志不渝、相依为命的爱情意识在西方人的世界里是没有的。西方人喜欢探险,好奇,冒险,进取。这样的差异使得山歌和外国民谣的内容大不一样,虽然他们都有歌颂爱情的圣洁,纯真,热烈,但是客家情歌对爱情表达得更真挚,可歌可泣,惊天动地。
  外国民谣体现了西方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所以在民谣里面的表现就是主人公对爱人的平等对待,男女双方不存在支配的一方,他们勇敢追求爱情,不屈服于外在的压力和束缚。例如,英国民谣《一朵红红的玫瑰》“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直到四海干竭,直到四海干竭,亲爱的”,所表达的爱情的坚贞,其出发点就不在外在力量的束缚,也不是单靠双方信守山盟海誓,而在于人自身,在于双方对彼此的爱。这样,他们所许下的誓言就不是对对方的控制,而是表达内心深情的一种方式,抒发对对方最诚挚的倾慕之情,是双方感情力量的显现。
  由于客家山歌和外国民谣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这二者在写作手法上自然也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和句式结构上的不同。1.“客家山歌的歌词中仍留有中原文化的痕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夸张、双关、对偶、排比、直叙、叠字等等修辞手法”,客家山歌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反复,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针、夸张等手法。如“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生动传神。而外国民谣则多运用讽刺、夸张、比喻、重叠等手法,特别是讽刺的运用极为常见,如《伯爵某某对妻儿的谈话》是一类讽刺性的歌谣。“不分是与非,一律逃不脱,有罪或无罪,一概送监狱”,“若是有个人,送我点油水,他们骗了谁,一概不问罪”就采用了讽刺的手法,讽刺了一位官员的徇私枉法行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批评与不满,揭示了官场的黑暗。2.在艺术特色方面,客家山歌形象生动真切,意境清新,自然流畅,可即兴作曲的艺术特色.而外国民谣则极具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色彩,多是为反映社会现实而创作的,在客家山歌中的情歌里,展现封建社会旧礼教及媒妁之言包办婚姻现状的笔墨占了相当一部分,而在外国民谣里,通常较少出现表现外在约束的句子,而大多是描写男女双方情愫产生的缘由。除此之外,外国民谣在叙事方法上有一个特点是客观性,它经常用第三人称發言,有时用第一人称,主要也是为了显示故事的现实性、迫切性。3.在句式结构上,“山歌歌词多为对称的句式,一般情况下多为双句,四句式也多为平衡句,即逢双句”客家山歌注重押韵,韵脚工整,善用比兴,尤以双关见长,它继承了古代《诗经》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客家山歌的曲式结构上以四句七字体为主,每句都有七个字,结构工整对称,所以客家山歌的曲式结构比较简洁,语言简练。而外国民谣在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形式通常被称为民谣体,即每节四行,一、三行无韵,二、四行押韵,一、三行各含四个音步,二、四行各含三个音步。格律工整,读上去朗朗上口。
  客家山歌和外国民谣都隶属于民歌体系之中,都是立足于人民生活现状及其情感宣泄而兴起的,都是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及艺术形式。既然它们是不同国家的创作成果,此二者在背景、主题及写作手法上既会有共通之处,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始终在世界的民歌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余薇.红土地的奇葩[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EPS教学相关理论及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EPS教学及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学生对ESP教学模式的兴趣远高于EGP,通过增大ESP教学课时量,青海省高职院校学生在农牧业方面创新创业的意愿明显增多,更多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留在了市区,发展关于农牧产品方面的商业,成为链接牧区和经济发展的纽带,增大了青海省农牧产品的产能和销售量,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摘要】针对当前课堂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中部分词汇为例,结合笔者词汇教学大赛课堂实例探讨了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实施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词汇是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对词汇目标做了描述:
【摘要】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交往性、互动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合作与学习、竞争、独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探究学习的内涵包括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形”和“神”的关系。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实践 提高有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
【摘要】很多教师对体态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它的运用方法更加灵活,能达到的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从眼神语言、表情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魅力体态语言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体态语言 高效高质 实施策略  体态语言,即为基于肢体动作、表情神态、手势动作、距离位置等内容的语言形式,它不同于有声的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不需要说出什么,它只需要表现出一个姿势、眼神或其
Emily Dickinson is one of the most well known poetesses for her marvelous imagination. Her poems are famous for their own peculiarity. We can find ourselves in an entirely new world the moment we read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合作性学习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合作主动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中英语课课堂中,教师采取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 主动性  一、合作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开始出现合作性学习这一概念,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合作性学习逐渐得到了良好的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创设情景,对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同时使教学重点更突出,教学难点很容易突破,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 巧妙运用 恰当适时 发挥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
【摘要】在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精准教育和高校课堂的今天,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校准。为了促进中学教育的稳步发展,实现英语教学的高质高效,我们要在革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完善英语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设更利于英语教学发展的环境,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精品课程,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中学英语 精品课堂 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  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标志着
【摘要】本文就十字教学法中探究和应用两个环节,在教与学中通过与高考语法填空的考查相结合,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获取有效分,提出三点探究应用心得。  【关键词】语法填空 探究应用 解题技巧  语法填空在高考中是学生主观题中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词汇量匮乏;(2)所给词性和中文意思模糊不清;(3)不懂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语法知识混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
【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CL theory to China in the 1980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perts, scholars and front-line teachers of education have begun looking into its potential applic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