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推进化学一流专业建设

来源 :大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鲁东大学化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评价改进等方面介绍了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及成效,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西京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文介绍了本专业近年来在“双一流”背景下,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为同类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作为与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并列的第三种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计算物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学科发展相对较晚以及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计算物理课程协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情况.本科生课程定位于掌握计算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案例实践,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定位于构建计算物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性和前沿性,重视计算实践能力,并开设计算物理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高等院校人才培育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工科院校理科专业更应尽快完善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论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理科省一流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在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分类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凝练出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融合之路,形成具有理工结合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构建强基笃实、通专兼顾、产出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优化、改革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实践环节、质量保障等各个主要育人要素,全程、全方位育人,以达到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化学专业理工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行业性、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围绕新工科背景下专业特色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在职业岗位群调研和职业能力要素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地方院校理工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改进机制,强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并在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课程思政专业育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己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从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化教学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协同培训育人机制、优化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梳理了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国家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秉承“石油石化”传统办学特色,制定并实施了契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金课建设为抓手,创建了工程问题引领的课程群,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现协同育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持续强化了基础化学和专业特色多学科背景教师间的融合.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学研结合,建成9个实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重新审查了化学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总结和凝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化学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持续推进化学师范专业特色建设.
为了应对石化行业发展新态势,十三五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恒力石化、盛虹石化等一大批石油化工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升级,新一代“一体化”“智慧化”炼厂不断涌现.同时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开始深度融入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石化企业一体化、智慧化程度明显提升.作为紧密服务石油化工行业43年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步对标行业升级路径,积极开展“五结合”(专思结合、校企结合、内外结合、理工结合、新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本研究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和
江苏科技大学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和船舶绿色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化学为核心的\'Chem+\'学科专业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绿色船舶领域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学科交叉、多元协同、船魂引领,重构\'Chem+\'人才培养体系,开设“走向深蓝”系列金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创新能力和行业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深度融合,形成鲜明的船舶与海洋办学特色.\'Chem+\'学科专业建设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形成了系列化经验,相关成果对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