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MTI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MTI愈渐受到学生追捧,各类高校争先增设此专业,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财经类高校也纷纷抢占先机,增设MTI以满足市场对商务翻译人才的需求。然而,部分财经类高校缺乏科学有效的师资课程配置,无法发挥财经学科的特色优势,导致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无法达到培养目标与教育要求。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目前财经类高校MTI师资配备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课程设置,突出财经特色;优化教师队伍,落实实践导向;交叉学科发展,发挥渗透优势三种途径,在“建设有行业特色MTI”的背景下,探索财经类高校MTI师资配备
其他文献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2019年4月10日正式启动,其中“1”是传统的学历证书,“X”则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与内涵的有关职业技能证书。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对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指明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宏观上要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入手进行创新和优化,另一方面微观上也需要明确“1+X”制度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而确保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工匠人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改造的过渡时期,所以当下高职院校承担起培养大量工匠人才的任务,依托高职技能大赛可以快速实现高职工匠人才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移动学习多模态化的发展,英语口译教学呈现线上线下相混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基于移动平台的蓝墨云班课学习软件为口译在线教学提供了方便和挑战。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在英语口译在线教学中的实践,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探索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现代技术已渗透到高校教育领域,为高校日语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改革机遇。然而在现代技术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高校日语翻译教学不受重视、现有教材受限、教学环境不够良好等问题。对此,高校需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材内容、营造良好翻译环境,为现代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法学法研究。将行动研究纳入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式到习惯、从组织到个人的全面转变。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督导工作实际,将行动研究纳入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构建运行机制,发挥“督导+评价”的引领与激励作用,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探索新路。同时,采用“艾略特六步骤”模式,从行动发起、实施到考核与评价对将行动研究纳入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开展系统研究,取得良好的成效。
党员是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对于激发党员主体性、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大有裨益。党员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意识的唤醒、能力的提升和地位的明确,在此基础上,党员主体才能发挥其潜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去开展意识形态生活化工作。党员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二者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后者在生活化过程中需要将政治磁性与利益关切结合起来,为党员主体性提供利益保障。
医学化学是各大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为后续生物化学、解剖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将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医学化学教学,以实现医学化学课程系统性与思政教育协同性的耦合是大势所趋。从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价值,列举医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归纳出医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为信息时代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医学化学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综合素养的教育。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从这四个方面探索发展校园文化的途径,以实现TCDP层面的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目标。
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构成。以国家战略为主体,强化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新时代对外汉语教育发展趋势,使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教育能充分掌握人才教育培养实际话语权。
文艺作品作为文化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中的先进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文艺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具有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资源以及对学生的精神激励的意义,而构建“学校—教师—学生”联动模式的路径,更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