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梯度法与最优分割法确定温跃层边界的比较分析

来源 :海洋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直梯度法是跃层示性特征计算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海洋要素的跃变特征。针对垂直梯度法的不足,引入水团分析中的最优分割法,对典型剖面,以及边界型、逆变型、多层型等几类特殊剖面的跃层边界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垂直梯度法与垂直梯度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分割法确定的跃层边界更为合理。通过对两种方法确定的中国近海温跃层的整体分布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最优分割法能够弥补垂直梯度法在计算深海与浅海过渡区中的跃层时遇到的标准不匹配问题,较好地保持跃层的连续性。
其他文献
目前应用显微镜技术很难进行鱼卵种类的准确鉴定,本文尝试采用DNA技术开展鱼卵的鉴定工作。以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了其DNA基因组,并采
依据小洋山1997年8月至2002年12月的实测潮位,采用王骥、方国洪的分潮模式,进行潮汐调和分析,给出天文潮预报,对期间的实测潮位进行增、减水分离,获取洋山深水港区风暴增、减水特
为了解高频海浪的特征,通过在实验室风浪水槽中进行实验测量,获取了风浪高频部分的数据。实验采用直径为0.2mm的细钽丝作传感器,采样间隔为0.005s,每组采集30000个数据,以获得对波浪
采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检测对象,利用2006年4月的调查资料对三亚湾珊瑚礁海区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和摄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微型浮游动物的组成以纤毛虫为主
海岸区域的波浪引起的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存在不同于水流的情况特征。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混合系数,提出了确定混合系数的方法,给出了
采用密闭微波法降解紫球藻胞外多糖。通过测定多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及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淋巴
利用交叉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球等鞭金藻与纤细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等4种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这4种海洋微藻的胞外滤液萃取
从渤海采集卵巢发育到Ⅲ-Ⅳ,Ⅳ和Ⅴ期的银鲳59尾,采用重量法进行了生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90071.1±29750.9粒,单位纯重生殖力为349.34±119.1
通过动力荷载分析,确定海冰荷载可以引起平台筒边土体液化,并阐述了判别土体液化的方法。利用冰激振动软件以及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各筒边土体的最大剪应力。通
以整个东中国海为计算域,采用64个天文分潮控制外海边界,用台风中心气压、最大风速为参数,建立球面坐标系下平面二维风暴潮数学模型,模拟风暴潮与天文潮的耦合流场。数学模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