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初生代谢的发育特异性调控研究

来源 :植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 GC-MS技术对刺五加(Acanthiopana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和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叶片初级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运用PCA和OPLS-DA方法分析后,将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划分为3个发育时期:生长期(Growth period)、旺盛期(Exuberant period)、凋落期(Au-tumn period).刺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3个差异化合物,短梗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1个差异化合物.进一步分析表明,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在旺盛期和凋落期之间差异化合物最多,其中刺五加主要是糖类、有机酸;短梗五加则除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外,还包括脂肪酸、多胺类化合物.两者作为同属植物,在差异化合物的组成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果初步揭示了 2种同属药用植物叶片不同时期初级代谢物的积累模式,为2种植物叶片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科技、人才、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要素,科学精神的形成对于国家与民族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创造、社会文明进步均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受到教育界、社会以及家庭的高度关注,而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信息的学科,其本身则是形式科学,在科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承担着发展学生科学精神的繁重任务 .为此,为实现培养目标,本文展开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效途径的分析,以期实现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意识及行为习惯 .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资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解题技能 .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学生过多的是应付教师的任务,体现不出预习的真实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以讲授模式为主,偶尔会穿插探究活动,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 .
期刊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具有极其艰巨的发展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使命 .然而这门学科对学生却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既要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进入高中学段之后,数学知识呈现出高度的抽象化,而且教学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常见的教学方式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数学探究时间和思考时间,所以不建议推广 .但是探究型课程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微型探究的学习路径 .
期刊
本文中,笔者给出重要不等式五元及五元以上的推广及应用 .rn1重要不等式的推广rn推广1:重要不等式的五元推广rn结论1:设 a,b,c,d,e ∈ R+,当 A ,B,C,D > 0时,A a5 + B/A b5 + C/B c5 + D/C d5 + 1/D e5 ≥ 5 abcde ,当且仅当A2BCDa5 = B2 CDb5 =AC2 Dc5 =ABD2 d5 =ABCe5时,等号成立 .
期刊
三次函数 f (x)= ax3 + bx2 + cx + d(a ≠ 0)是比较重要的多项式函数,经常出现在高考题中,熟练掌握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能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 .根据极限的思想分析,当 a > 0时,x →+ ∞,ax3→+ ∞,bx2 + cx + d变化得慢,可以忽略,则 f (x )→+ ∞;x → - ∞,ax3 → - ∞,bx2 + cx+ d变化得慢,可以忽略,则 f (x )→ - ∞,又函数 f (x )是连续函数,其导函数为 f′(x)=3ax2 +2bx+ c ,设Δ=4
期刊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关联性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数学教材中每一模块知识都有一定关联的原因,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以及构建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 .根据新课标规定,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文化的支撑与引导,知名数学家庞加莱也说过:“要更好地研究数学这门学科,我们必须要有关联意识,以数学的发展史为参考去明确数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以更好地改善数学教学的现状 .”同时,历史相似原理也认同数学关联性这一观点 .
期刊
研究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水曲柳×小叶白蜡(Fraxinusrnsogdiana)和水曲柳×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3个杂交组合与母本自由授粉子代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变异及rnFmPAL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为水曲柳遗传育种和定向改良奠定基础.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林场白蜡属种间杂交组合及母本自由授粉子代共176个无性系的水曲柳当年新生枝为材料,测定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木质素含量差异、变异参数及均值比较分
以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LTP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该家族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筛选材性和抗性相关PdbLTP基因,为LTP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及林木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通过蛋白性质分析、多序列比对分析、进化树分析初步分析LTP家族基因的序列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重力、NaCl及PEG胁迫处理下山新杨LTP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查找获得8条PdbLTP基因序列,2条亚家族PdbGLTP基因序列.CDS序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课堂很少发生意外,课堂是静态的、封闭的 .然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学中合作交流变多了,课程中经常会涌现出许多新思路、新问题,课堂由静变动,由封闭变开放 .
期刊
以茎部木质化、叶片老化、顶芽休眠的水曲柳组培苗为材料,开发了一种液体—固体交替培养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快速高效的再生系统,该技术通过液体悬浮培养在短时间内使腋芽萌发,并在固体培养中腋芽离体再生获得新的组培苗.在补充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可以诱导水曲柳腋芽萌发并伸长成苗.发现在添加了 0.6 mg·L-1TDZ的WPM液体培养基中暗培养,7~15 d之内可促使水曲柳腋芽100%萌发,将萌发的嫩芽切下后接种到0.05 mg·L-1 TDZ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