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背景下任职基础必修课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举措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9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队院校教育围绕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合格人才和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总要求,笔者从課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对任职基础课程《火药分析基础》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关键词:教学改革;设计理念;职业技术教育
  一、 更新设计理念
  《火药分析基础》是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弹药检测专业的任职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与前导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如下:
  火药认知课程《炸药理论及应用》→任职基础课程《火药分析基础》→岗位任职课程《火药测定技术》。
  本课程以弹药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火药检测需求为牵引,紧跟火药测定技术发展,着眼高科技带来的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中弹药保障的任务,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充分考虑火药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发展的迅速性,突出火药检测的实际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在基础性和前瞻性上优化组合与动态更新,为火药测定技术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支持。
  本课程以部队实战对火药检测技术要求的需要及士官岗位任职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在内容编排上坚持理论先导、实践巩固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努力打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全面的新时代士官人才。
  二、 调整教学起点
  弹药检测专业培养的职业技术学生层次由中职升级为高职,要求入学学生具有的文化素质由初中提升至高中,因此学生们已应具备初高中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所以该课程的起点可随之提高,于是便删除了与初中、高中化学相关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两章共16学时的教学内容,而将火药化验所必需的基础溶液浓度的计算及溶液的配制增加为教学内容。
  三、 加强课程间内容的整合
  《火药分析基础》主要是为《火药测定技术》课程服务,为学生任职弹药化验岗位打基础。因此首先分析弹药化验岗位对知识及能力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坚持够用的原则,选材更具针对性,优化弹药化验教学组内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火药分析基础、火药测定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主要做法是:将原来两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固定在一门课中,如弹药化验技术实训室安全知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滴定管的校准等作为《火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试样准备、加热、冷却、蒸馏、提取等融合至《火药测定技术》相关的学习情境中。
  四、 增加实践课的比重
  基于受训对象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学生,应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的培养,所以《火药分析基础》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现在的50%。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火药化验的必备基本技能,具体如下:溶液的配制,电子天平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和校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气相色谱仪的开机、关机、密封性检查、流速测定及调节、日常维护、实验参数的设置、进样及发射药分析软件的使用。
  五、 突出气相色谱分析的地位
  气相色谱分析法是目前全军弹药化验的主流方法,结合学生毕业后任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将气相色谱分析法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现在的45%,主要讲授气相色谱分析的原理、气相色谱仪的构成、谱图的识别及应用、实验条件的选择,及练习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与日常维护、气相色谱法分析试样。
  基于采取了以上几点措施,共40学时的《火药分析基础》课程,其中理论、实践各20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火药分析基础》内容设置及学时安排表
  参考文献:
  [1]范洁,刘伯颖,王佩.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9).
  [2]李莉.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5).
  [3]刘宁.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1(11).
  作者简介:
  吕向群,邓振伟,陈玲,湖北省武汉市,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就是学生在数学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并由此开始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首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问”,其次,要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要抓住教学机会,引导学生“会问”。  关键词:问题意识;敢问;思考;会问     一、 情景回放  在上课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场景
摘要:基于问题学习的(Prob1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本课题组也将该教学法在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保障了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法;特点;关键  如何保障
摘 要: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更新,而“微课”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课内容丰富多彩,短小精悍,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小
摘要:本文将“挫琴”这种化石乐器与先秦时独有的击弦乐器“筑”加以比较,论证了筑在演奏形态上从“击”到“轧”的转化过程,从而得出了筑是弓弦乐器的先驱,在筑身上完成了从击到轧的演变,是最早的弓弦乐器的推论。而且挫琴技艺是潍坊本土的特色乐器,每一个潍坊人都有义务去保护与传承这门技艺。  关键词:挫琴;历史;保护;传承  一、 历史回顾  青州挫琴是一种形制奇特而古老的乐器,目前仅见于青州。梧桐木作琴身,
摘要:新时期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对学生情感因素缺乏应有的认识误区。情感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体育新课程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进行情感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和谐全面的发展,开发其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塑造其完美的人格,培养创造性能,帮助他们快乐学体育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说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
摘要:文学写作中的固定句式,宛若句子之楷模,便于材料的组织,便于视觉的彰显,便于语义的表达。基于写作实用,重点在于对那些结构稳定、个性突显、形象鲜明的句式的熟稔和运用。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学写作个性化运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学写作;个性化;淡句;浓句  写作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能力,但要写好作文还得有深厚的阅读基础和必要的写作技巧。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摘 要:在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学生负责写作文,老师负责批改作文,在学生看来,老师批改作文完全是老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说明当代学生还没有养成写完作文后自己精雕细琢的良好写作习惯。从本质上来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存在修改过程,例如:写作主题的确定,写作时语言文字的应用等,从最初的写作纲要到最后的完整作品,修改始终贯穿其间。所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推拿治疗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原始的课堂讲授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也符合推拿治疗学的课程性质。本文就“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推拿治疗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和总结,为推拿治疗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关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其中高中等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点。生物遗传概率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几年的高中生物考试当中,与遗传相关的知识更是其中的必考题目。从重视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得知,遗传的知识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遗传概率的计算也是许多学生感觉困难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高中生物遗传概率的计算、解决的方法是值得深入讨论。本文将分
摘要:遇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美好呈现。因为对幼教的热爱、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有幸参加涪陵区朱景瑞名园长工作室、重庆市学前教育罗虹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学习,完成了专业学习中最美好的遇见。遇见导师,我们的目标更有远度;遇见专家,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深度;遇见同伴,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温度;遇见未来的自己,让我们的专业成长更有力量。  关键词:遇见;专业学习;幼教  一、 遇见导师,生发新的发展机遇  (一) 遇见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