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乾坤天地宽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每次教这首诗的时候我总是心存疑惑,“紫烟”真的是紫色的云霞(云烟)吗?
  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典籍,但发现目前大多数版本对紫烟的解释仍然是“紫色的云霞”或“紫色的水汽”,有的版本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认为是“褐色的山石、太阳与升腾的水汽互为条件产生的条件色”,有个别意见认为“紫烟”是“带有印象主义般的光和色的瞬间感觉”。
  笔者数度拜访过庐山,从多种角度观察过香炉瀑布,也曾有幸目睹到香炉瀑布的水汽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彩虹,但没有一次有幸得见紫色的水雾或云霞。笔者为此又向物理、地理老师求教,让他们给我讲解色谱学原理,彩虹形成的原理,以及庐山的地理地质等方面的知识,都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香炉峰上的云雾是紫色的。
  经过大量的阅读和求证,笔者大胆假设,大诗人李白在写作“日照香炉生紫烟”时并非简单描写景物,“紫烟”绝非实际意义上的紫色云烟。“紫烟”作为一个富有宗教隐喻色彩的专有名词,出现于唐朝之前,并非李白首创,“紫烟”在某些诗词中应该把它理解成祥瑞的云烟、仙境等,是富有想象力的诗人或道士们对神秘莫测的高空或云遮雾绕的深山的一种美好想象。
  对“紫烟”探究的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词语作为串起语言这条珠链的颗颗璀璨明珠,在自身演进的过程中受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结构、性质、意义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探究一个词语的演化过程可以了解一个时代,懂得一种文化。
  近期我又要再次教学《望庐山瀑布》,能否让学生们和我一起经历一次“紫烟”探究的历程?精心备课之后。我选择了五(2)班的学生和我一起进行这次有趣的词语探究之旅。
  3月12日
  《走近特殊词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片段1:
  平等中的兴趣激活
  师: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绿色食品”、“红色政权”、“灰色收入”、“白色恐怖”、“大白话”等词语的含义,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共性的东西吗?
  生1:这些词语中都带有一个表示颜色的字,但是这些词语却不是在说颜色。
  生2:这些词语在最初使用它们的时候有的可能跟颜色有关,但是发展到后来跟它所说的色彩根本就没有关系了。
  生!……
  师: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和这些词语有相同的性质?
  这段教学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生活中时时在听、处处在用的词语其实是有自己的性格、温度和规律的。这些有趣的、看似简单的现象却越研究越有意思,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开始主动思考,同时,这段内容的教学也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做了铺垫。
  信赖中的质疑培养
  第一课时片段2:
  师:最近老师准备给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上《望庐山瀑布》,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白烟,在红目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为什么?
  生:科考书上都这样说的呀!
  生:老师也这样教的。
  师:同学们见过紫色的云烟吗?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诗中会出现“紫色的云烟”?
  (教室里沸腾起来)
  尽管在前面一段的教学中我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调查研究、总结归纳“特殊词语”的含义,但是当学生碰到教师反复“塞给”学生的知识时,还是很自觉地为这些知识进行“辩护”,他们认为:“老师是这样教的就一定是对的。”“参考书是这样写的,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
  3月13日
  晚上,我接到了男孩潘子杰的电话。
  孩子兴奋地告诉我:他从研究“紫”入手,从《辞海》第1170页上查到了“紫”。发现很多带“紫”的词语并不与“紫颜色”有关。道教跟“紫”有很深的渊源。因为“紫气东来”这个成语源自道家的鼻祖老子,所以紫色成了道教最为推崇的颜色。皇帝也很喜欢用带“紫”字的词语。“紫陌”,指帝都的道路。大家所熟知的“紫禁”,是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此称皇宫为“紫禁城”。长城的别称则是“紫塞”。
  这些知识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到一起去思考。显然这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他有很好的阅读和思维习惯。我非常热情地肯定了他的发现,并建议他根据这些“蛛丝马迹”进一步了解李白的生平和生活的时代背景,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3月15日
  收到了一封邮件,是学生的“重要发现”。
  林俊找到了李白与道教的关系:
  去年老师曾带领我们看《百家讲坛》,听康震教授讲李白和杜甫,从中我们知道了李白是个忠实的道教徒。昨天看《李白传》,发现他果然十分沉迷于道教,因此他的诗中很自然地出现了大量的“紫”。
  我们从《李白全集》中收集到了很多带“紫”的诗歌。看来。李白跟“紫”真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马上给他回了邮件,给他推荐了几篇有关“李白与遭教”的专业论文让他进一步研究。
  3月16日
  今天,李凡同学说他们一组分头到图书馆、书店和网络上查到了李白诗歌中的“紫烟”:
  我们在查李白诗中带“紫”的诗歌的时候,查到了李白在别的诗歌中也用到了“紫烟”。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查到了其他诗人诗中的“紫烟”。他们发现,李白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紫烟”的诗人,如,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写道:内含麝芬之紫烟。江总《箫史曲》中也写道: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一些唐代大诗人的诗中也出现过“紫烟”。
  3月17目
  《走近特殊的词语》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片段:
  碰撞中的愉悦分享
  师:了不起呀!刚才的交流,我们从“紫”文化谈起,说到了“道家与紫”、“帝王与紫”、“李白与紫”、“李白诗中的紫”、“李白诗中的紫烟”、“其他诗人诗中的紫烟”等话题,我们现在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1:我们的参考资料错了。
  生2:是的,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可以说“紫”是一种文化。
  生3:“紫烟”是个特殊的词语,它早就成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很多时候人们在用到它的时候并不是说它的本义。
  生4:我们可以肯定李白来到庐山,看到壮观的庐山瀑布,看到香炉峰上那终年飘缈的庐山云雾时一定不用思考,不用推敲,一下就脱口而出:“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紫烟”的探究性学习中去,对紫烟的每一步发现都是那样地令他们惊奇、惊喜,对“紫烟”的最终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词语本身意义之外的更多东西。
  3月18日
  反思中的豁然开朗
  五(2)班语文老师阮教导是个有心人,她让同学们针对前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写下了日记。
  生1:原来,一个小小的“紫烟”中包含着这么多学问,为了找到真正的答案需要查找这么多资料。我的古诗理解能力这次可是碰到了大的挑战了!
  这个考证的过程很刺激,就像侦破一个案件一样,你得用聪明的脑子去思考下个线索在哪里。太有挑战性了!我喜欢这样的语文学习,跟数学课一样锻炼脑子。
  生2:这次对“紫烟”的深入理解,让我改变了对语文的看法,原来语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枯燥,并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语文,要学好语文也需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需要逻辑思维能力。
  “紫烟”还让我对词语多了几分敏感,以后我手边一定要常备词典,碰到陌生的词语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这样真实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渐渐地懂得了质疑的重要,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知识。在学习中强烈的内驱使他们自觉地搜集、筛选、处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进行了语言的训练,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这次有“预谋”的词语探究活动落下了帷幕,我最初曾担心孩子们不会对“紫烟”感兴趣,后来又担心他们不能坚持探究到底,但是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相反,他们对所要研究的特殊词语充满了热情,对研究的主题有着浓厚兴趣,这一切不得不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回顾2007年3月第一次开始对教参发生怀疑到着手开始研究李白、研究“紫”文化,再到这次探究活动的圆满结束。“紫烟”这一特殊词语的探究之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告诉!
其他文献
有马一左出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马一右。 有马一右出现的地方呢?当然也少不了马一左。他们是双胞胎兄弟,可是有一天,马一右忽然冒出个奇怪的念头,他偏要说他们是绝佳拍档!拍档就拍档,再加上“绝佳”两个字,就更棒了。   两兄弟都喜欢赖在床上不起来,都想快点儿长大,都担心小乔老师让他们写难死人的作文,都愿意听表扬的话,还都盼望着有一天冰淇淋可以免费供应,就是吃掉一万个甜筒也不会有人管他们!他们一起做过很多
近日,为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桂林市叠彩区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阅读一本长征图书、学唱一首长征歌曲、观看一部长征题材影视剧、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演讲一个长征故事等。桂林市凤集小学的同学们化身“小红军”,用艺术传承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  (文、图/雷 琛)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要求学科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检思“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本文就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展开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2005年末,来自金坛市中小学的61名教师参加了在该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苏州大学心理保健师(金坛)培训班”开班典礼。培训班为期六个月,全体学员将于2006年6月18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中国保健协会颁发《中国保健行业心理保健师资格证书》,和由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颁发的《中国国际心理保健师专业人才资质证书(中级)》,成为金坛市首批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保健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  (
“买东西”使孩子们喜欢模仿的天性得以释放,生意火爆正是孩子们对角色游戏感兴趣的一种体现。自己区域内的游戏专注性大大降低,说明孩子们对此类活动的兴趣在逐渐减弱,而并非是买到的东西与区域材料混在一起导致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能片面追求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014年5月,南京市鼓楼区李琳名师工作室、周益民名师工作室联袂举办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专题的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我执教了“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诵读与欣赏”,课堂以儿童阅读的方式吟诵诗词,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特色与风格,尝试走进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  1.在精选诗词的基础上,建构整体性的儿童阅读  在整合课本中《七律 长征》等诗词的基础上,我选取了《清平乐 六盘山》
美丽的微观世界  显微镜技术员Teresa Zgoda和大学生Teresa Kugler合作拍摄的这张乌龟胚胎照片,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斩获了第45届尼康显微摄影大赛的第一名。该赛事旨在表彰那些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摄影创作的人们,是显微摄影师们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  野火烧不尽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安德鲁·摩根(Andrew Morgan)拍摄了这张令人瞠目结舌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野火照片。他表示,拍摄这张
思想溯源:    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目的在于“人格的全面发展”。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不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孔子承接周代的教育思想:“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保氏》语)并且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六艺即“礼、乐、射、驭、书、数”。礼,乃礼仪、礼节
最新版的苏教版教材仍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样安排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因为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不过,由“体”到“面”再到“形”的教学安排,让部分
摘 要: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大数据时代翻译教学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智能写作平台的学术论文翻译教学模式,并以句酷批改网为例对该模式进行解释说明。基于智能写作平台的学术论文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改革翻译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测评体系。  关键词:智能写作平台;大数据技术;句酷批改网;学术论文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